美國:雖然市場已趨成熟,但美國仍是最重要的財富管理市場之一,因為全球60%的財富管理資產和由此產生的60%的利潤都在這里。 新加坡:主要扮演離岸金融中心的角色。由于擁有低稅環境和相對穩定的政局,新加坡被普遍認為是馬來西亞、印尼和泰國等東南亞國家的(投資)安全港。新加坡一位私人銀行家稱,即使臺灣人都更加偏愛這里而非香港。 香港:作為全球億萬富翁占總人口比例最高的地區之一,香港的財富管理資產(高盛估計目前約為3000億美元)正在迅速增長,預計在大約5年的時間內還將增長一倍。香港匯率穩定,企業與個人所得稅甚至比新加坡還要低,而且不征收房地產遺產稅。 一位歐洲銀行駐香港的私人銀行家稱,在香港,“一個典型的投資者會持有四個銀行賬戶,一個在美國,一個在歐洲,一個在花旗(Citi)或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這樣的美資銀行香港分行,還有一個在瑞銀集團(UBS)或德意志銀行(Deutsche)這樣的歐資銀行香港分行。 歐洲:擁有最大的離岸銀行中心。瑞士和英國曾經是最受歡迎的私人銀行家的最優選擇,在這里,你可以看到最為古老的私人銀行和最安全的保密設施。由于民族性格相對美國更為保守,所以歐洲幾乎擁有全世界設計最為復雜的金融產品;此外,悠久的歷史沉淀還讓全球半數以上的藝術品買家流連,法國人畢加索和荷蘭人梵高在上世紀幾乎囊括了各大拍賣排行榜的最高紀錄。 路線: 美洲到歐洲:私人股權投資,參與購并,2002年有超過250億美元的私人股權基金投向了歐洲。 中國到歐洲,美國,加拿大,香港,新加坡,開曼,百慕大,維京群島……直接投資,上市融資,注冊離岸公司,QDII 其他地到中國:QFII,私人投資資金投向金融、房地產、藝術品買賣等高收益的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