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規模上看,大部分私募海外部分資產較小,幾乎集中在數千萬到一億元之間。值得注意的是,盡管不少私募沒有發行公開產品,但是卻托管客戶的港股賬戶。“主要是一些移民賬戶,金額一般在幾百萬到幾千萬之間。”深圳一陽光私募人士表示。 不過,這中間也不乏一些海外資產規模相對較大的私募機構。如景林資產、天馬資產等,這些機構管理投資海外的基金市值都已接近或超過1億美元。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國內客戶的出海投資熱情高漲,不少私募海外部分仍在迅猛增加。張英彪表示,“由于海外市場表現較好,美國市場明顯處于牛市,投資海外收益比較好。目前客戶申購熱情非常大,近期整體規模會有較大的增長。” 張英飚表示,對很多持有外幣資產的客戶而言,投資股票基金收益明顯有優勢,香港、美國、日本等國家地區的利率都非常低,存銀行收益明顯趕不上人民幣升值的速度,而一些優秀的海外中國私募基金,年化收益率都能穩定在20%以上。 eVestment提供的數據顯示,去年投資中國市場的對沖基金回報率為17%,這幾乎是最近4年以來最好的表現,遠遠超出去年全球對沖基金的平均水平,2013年全球對沖基金的平均回報率僅為9.2%。 數據顯示,目前內地已有10%的陽光私募發行海外基金,40%的陽光私募參與海外市場投資,還有30%的陽光私募正在籌備設立海外基金。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海外基金設立通行模式是設立離岸的資產管理公司,并在香港設立公司型基金。基本上是投研團隊在內地,而香港的辦公地點往往只負責后勤和市場。“香港的辦事處,實際上也沒有多少事,主要是為了應付香港監管部門的檢查。”一私募坦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