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經濟報道? 秦偉 香港報道 上周出爐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下稱“《決定》”)中,有關資本市場雙向開放的短短38個字,為未來幾年的發展留足了想象空間。 “站在銀行業的角度,可以期待接下來金融市場的各個方面還會繼續放開。”在接受本報專訪時,德意志銀行中國區環球市場部總經理李民宏表示,隨著利率和匯率市場的放開,利率和匯率的波幅擴大,將給銀行帶來風險管理、對沖交易等方面的業務機遇。 在跨境資本流動方面,《決定》提出,要推動資本市場雙向開放,有序提高跨境資本和金融交易可兌換程度,建立健全宏觀審慎管理框架下的外債和資本流動管理體系,加快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 李民宏認為,未來隨著中國逐步放松資本項目,可以期待更多海外投資者參與中國的債券市場。 風險管理需求將大增 《21世紀》:《決定》中提出了未來幾年跨境資本流動方面總的發展方向,對于離岸、在岸的投資者,這些改革意見如何與他們的日常交易活動聯系起來? 李民宏:與其他主要市場相比,中國市場的外資投資占比仍然相對有限,比如從固定收益業務來看,現在,海外投資者一般可以通過QFII、RQFII或者銀行間債券市場額度來投資中國內地,外資投資固定收益市場的比例不足2%,而亞洲整體而言這個比例一般是在10%以上。隨著資本項目放開,額度放開的速度或規模有望提升,可以期待會有更多海外投資者進入中國債券市場。 站在本土投資者的角度看,未來的方向是在岸機構投資者可以在海外投資,現在已經在討論QDII2,未來不僅可以期待外資更輕松地進入中國市場,本土投資者也有更多渠道出海。 《21世紀》:從企業客戶角度來看,已經開始在上海等地試點的跨境人民幣境外放款,以及選擇部分企業進行的外幣集中處理和跨境資金池試點,是否也有望進一步擴大試點范圍,推廣到更多企業? 李民宏:實際上,今年7月央行發布的文件中已經提出很多很重要的措施。 跨境人民幣境外放款業務,現在已經擴展到所有企業客戶。過去需要經過開戶行審核,再向央行申請,現在則省去了央行審批這個程序,企業客戶只需要選擇一家境內銀行,通過銀行的內部程序審批就可以對海外關聯公司放款。很多企業客戶,尤其是外資公司在中國的分支機構盈利狀況通常比較好,通過向外放款可以讓它們靈活運用閑散資金,同時又能支持海外關聯公司的業務發展。 有關跨境資金池方面也有很多討論,不僅是人民幣跨境資金池,還包括其他貨幣,相信從企業角度,在明年底之前有機會看到很多新的放松現金管理和風險管理限制的方案出臺。短期內,可以期待推出一些試點。 《21世紀》:《決定》中提到的改革方向比較寬泛,在這個大方向下,還會有哪些企業銀行業務可能受益? 李民宏:《決定》中提到在匯率、利率方面的一些改革,總的趨勢是向一個在更大程度上由供需決定的市場轉型。 這些改革都指向一個波動幅度更大的市場,市場價格變動產生的影響越來越明顯。在匯率市場,中國內地現在的波幅范圍大概是在1.5%-2%之間,而亞太地區國家貨幣匯率的波動幅度一般在三倍或更高水平;在利率市場上,過去,貸款、流動性都是根據央行訂立的基準水平來定價,隨著政府擴大貸款利率的浮動區間、取消貸款基準利率,可以預期流動性的定價水平波動幅度會更明顯。從企業客戶角度而言,利率、匯率波動幅度更大,意味著需要更多風險管理。 5年前,中國銀行的大部分收入還是來自于商業貸款,現在已經能看到越來越多收入來自金融服務,隨著市場進一步打開,會為銀行帶來機遇,提供更專業的風險管理服務。同時,企業客戶可選的借款方式也更多樣化。過去,客戶一般通過貸款融資,以后可以通過證券化融資,以及通過發債直接融資。 點心債市場將提速 《21世紀》:當企業考慮通過發債來直接融資時,是不是對于離岸點心債市場也有一定的推動? 李民宏:點心債是一個方向,事實上未來可能不僅局限于點心債市場,任何一個滿足企業融資需求的市場都有可能,我相信未來幾年會看到更多企業去海外發債。 2009年從零開始到現在,香港的點心債市場的發行規模已經達到4000億元以上,發展速度很快。隨著資本項目的逐漸開放,人民幣回流渠道進一步打開,點心債市場的發展速度和整體規模會比現在有更大幅度的提升?,F在,點心債市場發展的一個主要限制是哪些機構能夠匯回人民幣資金以及額度上的限制,另外還有離岸人民幣在境外使用或投資的渠道也相對有限。人民幣資金回流渠道的拓寬以及海外投資選擇的增加,也會推動企業在國外市場進行融資需求的增長。 隨著市場放開,如果人們可以輕松選擇任何一個適合的市場進行融資,需求量會繼續增長。 《21世紀》:與《決定》相對應,香港金融發展局也提出了推進香港點心債市場發展的措施,如吸引新興市場的企業來香港發行點心債,你認為將來哪些因素有助于點心債市場的進一步發展? 李民宏:從增長速度和規模來看,香港一直是一個重要的市場。雖然現在點心債的發行總量中,中資發行人仍占主要部分,但我們已經看到有越來越多的外國企業有興趣把人民幣作為發債和融資的貨幣,這肯定是一個發展趨勢。 如今,內地債券市場的規模則超過30萬億元,對一個擁有人民幣資金的離岸投資者而言,如果要投資,內地仍然是讓投資者最有興趣的市場。 伴隨更多海外投資者進入內地,投資者參與人民幣交易增多也會幫助提升離岸人民幣的交易量,會加快人民幣在海外推廣使用的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