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大國創軟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大國創”)在證監會網站披露招股說明書,擬在創業板上市,保薦機構是國元證券。 科大國創專業從事行業軟件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提供IT解決方案,以及相關的信息系統集成、咨詢和技術服務。 根據招股說明書顯示,特別提醒投資者注意科大國創軟件股份有限公司的下列風險: (一)稅收優惠政策變化風險 公司及子公司蘇州國創為高新技術企業,2011 年度、2012 年度和2013 年度享受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的稅收優惠政策。2013 年度公司被認定為國家規劃布局內重點軟件企業,享受減按10%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的稅收優惠。根據國務院《進一步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 策》(國發〔2011〕4號)的規定,子公司國創恒星屬于新辦軟件企業,自2013 年度起,享受企業所得稅“兩免三減半”的優惠政策。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海關總署發布的《關于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有關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0]25 號)、國務院《進一步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國發〔2011〕4 號)及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軟件產品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1]100 號)的規定,公司及子公司作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銷售自行開發生產的軟件產品,享受軟件增值稅優惠政策,對實際稅負超過3%的部分即征即退。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技術創新,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決定>;有關稅收問題的通知》 (財稅字[1999]第273 號)規定,公司及子公司蘇州國創從事技術轉讓、技術開發業務和與之相關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業務取得的收入取得技術合同認定并經稅務局備案后免征營業稅。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商務部《關于示范城市離岸服務外包業務免征營業稅的通知》(財稅[2010]64 號)有關規定,公司從事離岸服務外包業務取得的收入免征營業稅。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下發《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方案》(財稅[2011]110 號)、《關于在上海市開展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1]111 號)和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下發《關于在北京等8 省市開展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2]71 號),公司及子公司蘇州國創自2012 年10 月1 日起,實行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根據《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過渡政策的規定》(財稅〔2011〕111 號文件附件3)和《關于在全國開展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稅收政策的通知》(財稅〔2013〕37 號),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后,公司及子公司蘇州國創、國創恒星從事技術開發和技術轉讓業務免征增值稅。 公司及子公司所享受的企業所得稅、增值稅等稅收優惠屬于國家對于高新技術企業和軟件產業的長期鼓勵政策,但如果上述稅收優惠政策在未來發生重大變化或公司不再具備享受上述優惠政策的條件,將會對公司業績產生一定的影響。 (二)銷售客戶較為集中的風險 2011年度、2012年度和2013年度,公司前五名客戶的銷售收入占同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54.67%、60.56%和57.94%,客戶集 中度較高。報告期內,公司客戶主要是電信運營商、電力企業等國有大中型企業以及政府部門、國有事業單位,上述客戶大多為集團型用戶,客戶黏性度較高,信息 化投資需求大。此外,公司客戶還包括日本恒星、富士施樂(中國)等跨國企業。憑借自身的技術和服務優勢,經過多年的發展,公司與上述客戶建立了持續穩定的 業務合作關系,業務發展勢頭良好。由于公司客戶集中度較高,如果公司未來技術水平、服務質量以及持續創新能力不足,則可能影響公司與主要客戶的業務合作, 進而對公司經營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三)應收賬款余額較大的風險 2011 年12 月31 日、2012 年12 月31 日和2013 年12 月31 日,公司應收賬款凈額分別為6,191.91 萬元、7,292.97 萬元和9,311.43 萬元,占同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5.87%、28.99%和34.21%。 報告期內公司應收賬款余額較大主要原因系:①行業軟件開發及系統集成項目從合同簽訂到項目驗收需要經歷項目部署、方案設計、實施、調試、試運行、驗收 等多個階段,項目實施周期較長;②公司主要客戶為電信運營商、電力企業等國有大中型企業以及政府部門、事業單位,上述客戶均執行嚴格的預算管理制度,受客 戶資金預算安排以及付款審批程序的影響,客戶付款周期較長,導致公司應收賬款回款周期較長。隨著公司銷售規模的擴大,應收賬款余額有可能繼續增加。 雖然公司主要客戶實力雄厚、信譽良好,且公司對應收賬款充分計提了壞賬準備,但仍然存在應收賬款不能按期回收或無法回收產生壞賬的風險,進而對公司業績和生產經營產生不利影響。 (四)市場競爭加劇的風險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公司在電信、電力、金融、交通及政府部門等行業軟件領域積累了豐富的業務經驗,發展了一批客戶黏性度高、業務關系持續穩定的優質客 戶,確立了公司在行業內的競爭地位,在客戶中贏得了良好的聲譽,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國內行業軟件市場是一個快速發展、空間廣闊的開放市場,未來會吸引 較多競爭者加入。隨著新競爭者的進入、技術的升級和客戶信息化需求的提高,若公司不能在產品研發、技術創新、客戶服務等方面持續增強實力,公司未來將面臨 市場競爭加劇的風險。 (五)行業需求變化的風險 公司所處的軟件行業是國家重點發展、大力扶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國內產業升級、兩化融合的背景下,軟件行業未來發展空間廣闊,尤其是公司所服務的電 信、電力、金融、交通、政府等領域信息化需求強勁。如果未來上述領域的信息化需求發生重大不利變化,將會對公司的業務發展和盈利能力產生影響。 (六)成長性風險 2011年度、2012年度和2013年度,公司營業收入為17,263.98萬元、25,160.56萬元和27,219.42萬元,年復合增長率 為25.57%;凈利潤分別為3,193.54萬元、4,054.81萬元和4,296.23萬元,年復合增長率為15.99%。 報告期內,公司業務快速發展,成長性良好。但如果未來市場出現重大不利變化或因公司不能滿足客戶需求而無法持續獲得銷售訂單或因其他不可抗力因素對公司經營造成重大不利影響,公司將存在難以保持業績快速增長或業績下滑的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