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2月27日電 (記者 章斐然)“你們是騙子協會!民政部的備案你們拿出來!”中央財經大學金融法研究所所長黃震教授直指協會負責人,厲聲質疑,繼而憤然離開會場。 這一場景發生在“全國P2P行業規范管理指導意見論證會”上。該論證會是不久前由中國擔保協會在北京舉辦召開的。 中國擔保協會并無民政部備案,是一家注冊在香港的離岸公司。人民網財經記者以入會咨詢的名義撥通了中國擔保協會的電話,接線的徐姓工作人員表示協會為“事業單位性質”。2月25日人民網財經頻道名為《離岸公司“變身”事業單位 游走監管“空白地帶”》的調查稿件報道了其具體的“包裝”過程和疑點重重的會員服務。 該協會提供收費的注冊擔保風險管理師培訓服務,培訓費用為2990元/人,協會網站宣稱統一開具培訓費發票。協會聲稱合格學員可獲得三本證書,其中一本具備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和教育部三部委的授權認可。 一家無民政部備案的香港離岸公司是否具備部委認證的職業能力測評的資質?人民網財經在調查過程中發現該證書具備的全國認證效力存疑。 2990元的培訓證書價值幾何? 人民網財經記者在中國擔保協會網站“考試認證”版塊下找到該協會去年舉辦的“注冊擔保風險管理師”研修班的通知。通知內容顯示,中國投資擔保專家委員會與全國金融人才管理辦公室為培訓的主辦單位。經培訓考試合格后,學員將獲得由全國職業能力測評中心頒發的《注冊擔保風險管理師全國職業能力等級證書(高級)》,中國投資擔保專家委員會頒發的《全國金融人才專業化從業資格證書–注冊擔保風險管理師資格》,和全國金融人才庫管理辦公室頒發的《中國金融人才入庫等級證書》注冊擔保風險管理師方向。 記者分別對這三項證書和其頒發機構做了調查,發現其中隱藏著不少貓膩。 據中國投資擔保專家委員會網站介紹,該委員會為中國擔保協會的下屬內部科研部門, 而中國擔保協會為香港注冊的離岸公司。全國金融擔保人才工作委員會則聲稱是人社部人才流動中心授權成立的內設機構。記者在人社部網站上并未找到名為“人才流動中心”的機構,只有“全國人才流動中心”顯示為人社部部屬事業單位。記者致電全國人才流動中心得到回復,該中心無資質授權成立任何機構。因此,前述兩機構頒發的證書不存在官方認證,可以說是“白紙文憑”。 該培訓還聲稱通過考試的學員可以獲得由全國職業能力測評中心(下簡稱“職業測評中心”)頒發的“注冊擔保風險管理師”全國職業能力等級證書(高級),并稱該證書獲得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和教育部三部的授權支持認可。記者在網站提供的證書樣本上見到了職業測評中心的公章和三部委的全稱。但記者在職業測評中心的官方網站上卻找不到名為“擔保風險管理師”的測評專業。與其名稱最為接近的是“信用擔保與小額貸款項目管理師”,與證書上顯示的測評專業“注冊擔保風險管理師”不符。 記者致電主辦培訓的中國投資擔保專家委員會和全國金融擔保人才工作委員會。兩機構的工作人員均表示參加由其組織的培訓并通過考試后可直接獲得《注冊擔保風險管理師全國職業能力等級證書(高級)》,無須參加其他考試。記者詢問如何驗證證書是否入庫全國職業能力測評中心時,中國投資擔保專家委員會工作人員表示“不清楚”,全國金融擔保人才工作委員會工作人員則表示“只要他們(全國職業能力測評中心)系統配套就可以查到”。 既然學員參與該機構組織的培訓并通過由其組織的考試后即可獲得由全國職業能力測評中心頒發的證書,說明后者應已授權前者為其合作測評單位。而記者查閱全國職業能力測評中心建站標準發現,無論是中國投資擔保專家委員會還是全國金融擔保人才工作委員會,都不具備申請資質。 標準顯示,申請建立測評中心的機構首先必須具備政府機關、事業單位主管的機構資質,而如前文所述,中國投資擔保專家委員會和全國金融擔保人才工作委員會都不具有該資質。 標準同時也顯示,申請建立測評站則只需要“具備合法的培訓考試資質”。記者致電全國職業能力測評中心希望就“合法培訓考試資質”獲得更多解釋。截至記者發稿為止,該中心電話無人接聽。 人社部信訪中心工作人員回復稱,并未聽說過全國職業測評中心,“我們這兒只有職業技能鑒定中心,也叫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該工作人員還表示,只要是人社部支持認可的證書必須由人社部頒發,“這種職業資格在國內才能是有效的”。 記者致電教育部舉報電話,教育部工作人員表示對此事并不十分清楚。在工作人員建議下,記者在教育部網站的政策咨詢欄目下提交了留言。截至發稿,教育部尚未回復該留言。 記者隨后致電工信部信訪電話,該電話無人接聽。 一套班子 多塊牌子 人民網財經記者在調查過程中發現,中國擔保協會、中國投資擔保專家委員會、全國金融人才庫和全國金融辦工作協會或為“一班人馬、多塊牌子”。 全國金融人才庫網站、全國金融辦工作協會和中國擔保協會網站所留的聯系地址和電話均相同。而中國投資擔保專家委員會秘書長張信良同時還擔任金融人才平臺服務中心主任。中國金融辦工作協會李建民副會長向記者表示,中國擔保協會馬上就要作為二級單位并入中國金融辦工作協會。 黃震教授此前接受人民網財經記者采訪時就警示說,“中國擔保協會又搞了一個中國金融辦工作協會。目的就是互相支持,混淆視聽。” 中國擔保協會執行秘書長何建華告訴記者,他加入中國擔保協會就是為了接下來成立中國價格信用認證委員會。在何建華的名片上還印有“中國價格信用認證委員會執行秘書長”和“全國信用認證管理辦公室副主任”的名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