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掛牌在即,多家中資銀行披露了自貿區內機構和業務籌備情況。記者昨天從交通銀行、中國銀行上海市分行獲悉,兩家銀行都將通過升格區域內現有支行,在自貿區新設一家分行。對于自貿區地域內原有企業,銀行將通過不同類別賬戶進行區隔管理,做到 “客戶什么身份,就開什么賬戶。” 交通銀行副行長錢文揮昨天表示,“未來自貿區內銀行機構可以為所有人辦業務,但會根據客戶的身份進行分賬管理。”他解釋說,由于歷史原因,在上海自貿區地域范圍內,已經辦理了不少銀行業務,原有業務不會自然升格為自貿區業務,仍受原有監管規則管轄。交行將采用分賬管理模式,嚴格區分自貿區業務和非自貿區業務,賬、表單獨設置、單獨計量、單獨核算、單獨考核。這意味著,哪怕其他區域客戶到自貿區銀行網點開戶,若不具備相應資質條件,也無法開立自貿區賬戶。 中國銀行上海市分行行長助理周和華告訴記者,在“分賬管理”過程中,中行對于自貿區性質的企業,將在登記企業名稱前加上“FTZ-”字樣(Free Trade Zone,即自貿區),其賬戶前加上“FTA-”字樣(Free Trade Account,即自貿賬戶),以示區別。離岸企業還可注冊開頭為“FTN-”的賬戶。自貿區地域內原有企業如果拿到了自貿區的工商執照,就可以開設新型賬戶。同一家企業名下也可以有兩種不同賬戶。 周和華表示,區內銀行與境內區外銀行不同之處在于服務對象和服務內容不同。自貿區內銀行可以服務離岸公司,可以根據自貿區金融政策,開展境內區外銀行無法開展的業務。從銀行經營模式看,區內外也不同。過去國內銀行是在政策保護下的非完全市場競爭環境下運行,但到了自貿區,就要在完全競爭環境下謀生存。業務流程、運行機制、報價機制和服務模式都不同,這將是銀行面臨的巨大考驗。 “不僅如此,今后自貿區企業所需要的不只是貸款這樣的單一業務,而是綜合的業務。包括匯率利率產品、大宗商品、衍生品、資產管理、債券發行、投資顧問等業務都會用到。”周和華說。 交通銀行負責人表示,自貿區內的金融競爭將十分激烈,外資行在境外有其經驗,中資行在跨境人民幣業務上有優勢,通過充分競爭,可以形成更好的利率價格,也有利于中資行學習借鑒。交行向監管機構遞交了300多頁的金融服務方案,交行將根據自貿區特點,對業務、產品、流程、風控和規則上進行調整,對系統進行適應性開發和完善。 (記者 孟群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