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自貿區掛牌儀式上,上海市市長楊雄和商務部部長高虎城致辭。高虎城強調,上海自貿區“重在制度創新,重在改革開放”, 力爭用2-3年時間建成具備國際水準的貿易自由區。
據東方網消息,首批拿到金融許可證的11家金融機構分別為: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浦發銀行、上海銀行、交銀金融租賃公司、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星展銀行(中國)有限公司。
其中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浦發銀行、上海銀行將在自貿區設立分行;交銀金融租賃公司將設自貿區專業子公司;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星展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兩家外資銀行將設立自貿區支行。
據了解,在銀監會發布的《中國銀監會關于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銀行業監管有關問題的通知》中,給予了金融機構多項優惠措施,其中鼓勵銀行開展跨境投融資服務與支持區內開展離岸業務意義非凡。
]]>楊再平:首先我們的銀行走出去是改革開放以來就開始走了,這兩年步伐快一些,我們已經在29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60家分支機構和銀行,資產是2670億,大于在華的外資銀行的資產。到目前為止,從總體上來說我們在國外的資產是安全的,不存在有大的不安全的問題,因為到國外是雙重監管,我們有監管,在國外也要接受當地的監管。至于抄底,我認為還要謹慎,一個是總體到沒到底?單個的機構到沒到底?有個信息對稱的問題,你不了解。還有國外的金融環境、法律環境我們不了解,如果貿然抄底的話不太好,要抄底的話要謹慎。
主持人:前年有一本書《世界是平的》很熱銷,它主要講全球化的,隨著對外開放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中資銀行到國外去,也有越來越多的外資銀行到中國來。這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況下,對銀行業的如何有效的監管嗎?
楊再平:《世界是平的》這本書講的全球化肯定是客觀存在的,是不可避免的趨勢,而且這種全球化趨勢有利有弊,我們當然要為我所用,而且躲也躲不開。尤其是金融交易,按一按這個鍵,一秒鐘資金就可能跨國流動,所以這種全球化是避免不了的。我們要利用全球化來為我所用。但是另一方面,全球化有很多復雜的東西,最近又有學者寫了一本書叫《世界是彎的》,也是一本暢銷書,這本書就是說世界是復雜的,有很多東西你看不見,尤其是金融。所以,在這種金融全球化的情況下,在這種復雜的情況下,金融監管的跨境合作已經提上日程。
楊再平: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注意,10月還是12月份我們的總書記參加了20國財長會議,討論國際金融體系,討論國際監管,提出了五個方面的47項行動計劃,中間有一項就是加強監管的國際合作,分短期和中期目標。短期目標就是各主要銀行要定期舉行會議,通報一些重大的情況,還有監管機構要通報信息,還要對跨境的危機管理。中期目標是政府之間要有協作的機制,要進行監管方面的協作。當然,從銀行來說早就有這種協作,因為現在銀行的跨境很容易,而且沒有國際間協作的話,就會有國際間的金管套利。你這里金管了,我就不在你這里,我就到其他地方去,用其他的形式。所以有一種離岸機構,到開曼群島去開一個總行,誰也管不著,到處去行騙的情況也不少。所以,在這種世界既是平的也是彎的情況下,對金融體系尤其對銀行業來說,在這種復雜的背景下,一定要有國際的監管合作,這應該是一個共識。
楊再平簡介:經濟學博士,現任 中國銀行(行情 股吧)業協會專職副會長、中國銀監會政策法規部巡視員、中國金融學會副秘書長、北京市西城區人大代表。曾任武漢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到加拿大做過高級訪問學者,先后在中國人民銀行、中共中央辦公廳、全國政協辦公廳任副處長、處長、副局長、中國銀監會研究局副局長、法規部副主任。 (本文來源:中國經濟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