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岸快車從世界銀行和國際金融公司聯合發布的《2014 年營商環境報告》了解到,全球189個經濟體的全球營商便利程度排名,并列出每個指標的名次及該經濟體與前沿水平的距離。該報告分別從開辦企業、申請建筑許可、獲得電力供應、注冊財產、獲得信貸、投資者保護、繳納稅款、跨境貿易、合同執行、辦理破產等10 各方面予以了排名。
在該報告中,香港表現良好,其營商便利度排名與上一年度相比未有變化,仍然位列第二,僅次于新加坡。在各分項的排名上,香港在開辦企業的便利度上從第六位上升到第五位,申請建筑許可仍然穩居第一位,跨境貿易同樣沒有變化仍然是第二位,不變的還有獲得信貸和投資者保護,仍然分別居于第三位。
由此可見,通過電子注冊系統的全面推行,在香港開辦企業更為方便。此外,香港作為自由港對跨境貿易的環境一如既往地寬松。同樣,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資金充裕、流動性大,企業獲得信貸和融資的渠道比較多。對于投資者保護,由于香港公司法和證券相關的法例對股東和投資者的歸管非常現代化和嚴謹,因此當仁不讓地值得信賴。
但香港在注冊財產、辦理破產和獲得電力供應方面分別下滑了29 位、2 位和1 位。之所以會如此,很大原因是香港優先發展公司而對資產管理重視不夠,這一點與新加坡的差距在拉大。2013/2014是香港新舊《公司條例》過渡的階段。在此期間,香港將主要精力放在了新《公司條例》上,相比較而言則對分離出去的破產法用力不足,這也難怪辦理破產方面有所下滑,但好在變化不大。
]]>世界銀行旗下國際金融公司(IFC)副總裁兼司庫華敬東近日接受媒體獨家專訪,他表示,人民幣國際化是自然而然的趨勢,而短期內的波動并不會影響投資者對人民幣的信心。
上個月,IFC計劃在倫敦交易所發行3年期10億元人民幣計價的債券,該次發行受到投資者追捧,獲得了超過3倍認購。為了滿足市場的需求,IFC隨后將發行額度擴大了一倍,最終籌得20億元人民幣。
作為此次發行的主要推動人,華敬東表示,在海外發行人民幣計價債券受到投資者熱捧,向外界釋放出人民幣進一步國際化的“強烈信號”。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最大的貿易國之一,中國的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華敬東說,“國際上的貿易和投資活動將會越來越多地使用人民幣。”
據透露,購買此次人民幣債券的投資者,大多數為IFC的長期客戶,基金和企業、銀行、央行各自約占到投資總額的三分之一,這些客戶過去通常會購買IFC發行的美元債券。
“我們看到中國經濟在過去30年中飛速增長,目前依然是全球經濟增速最快的國家之一,”華敬東說,近期人民幣國際化的趨勢正在進一步加速,表現在以人民幣計價的更開放的金融市場
、銀行體系的利率市場化等方面。
“人民幣在岸和離岸的交易機會都是投資者樂于看到的。”華敬東說。
近期,人民幣出現了出乎意料的貶值走勢,甚至引發了美國財政部的譴責,對此,華敬東表示,對于由供應和需求所決定的開放經濟體的貨幣幣值出現漲跌是很正常的現象。
“我不認為這是多么大驚小怪的一件事,擴大人民幣匯率波動區間,出現幣值的雙向波動是自然的現象。”
上月15日,中國央行宣布擴大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浮動波幅,由此前的1%擴大至2%,央行行長周小川近期表示,中國將逐漸暫停對人民幣的干預,并繼續擴大人民幣交易區間,顯示了推進人民幣匯率機制改革的堅定決心。
“我認為短期的波動并不會影響持長期投資想法的投資者的信心。”華敬東說。他指出,IFC在倫敦發行的20億人民幣債券獲得投資者追捧,便體現了這樣的信心。(騰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