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世安在致辭中表達了澳門各界對設立廣東自貿試驗區、有效促進粵澳深度合作的歡迎。他指出,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掛牌,為粵澳合作的全面深化提升、互補共贏發展,為澳門特區更有效發揮獨特優勢、積極參與“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共建粵港澳大灣區提供了重大機遇,增添了強勁動力。澳門特區政府將全力支持廣東自貿試驗區建設,推動澳門業界和市民積極參與其中,及時把握機遇,實現自身的發展和提升。
招玉芳在致辭中希望澳門工商界充分利用地利人和之便,搶先把握機遇,積極來廣東自貿試驗區投資創業興業,攜手提升國際競爭力,實現互利共贏發展。(黃穎川)
5月8日,廣東省人民政府和香港特區政府8日在港合辦“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政策宣講會”,以加深香港業界對自貿實驗區政策措施的認識。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認為,廣東自貿試驗區掛牌,揭開香港與廣東全方位合作的新篇章,也是香港經濟發展新平臺的揭幕。
宣講會上,梁振英在致辭時介紹,香港和廣東之間的合作方式、內容不斷變化。上世紀70年代末期,內地改革開放剛剛開始,香港制造業的小老板提著當時流行的紅色、白色、藍色間條袋子,帶著材料、半成品到深圳去加工。后來,包括梁振英自己在內,香港人走過羅湖橋到廣東,介紹香港的專業制度、概念和技術。
梁振英表示,這些歷史可書、可圈、可點。那時,有人顧慮香港制造業搬到廣東去,會否掏空香港經濟?香港非但沒有被掏空,反而通過與廣東合作,經濟規模擴大。在香港以外,已有一個相當可觀的體外經濟。
梁振英表示,當時還有人顧慮,制造業工人下崗會否令香港失業率提高?這種事情也沒有發生。反而,因有大概100萬制造業工人從制造業轉移到服務業,使人均產值更高的服務業快速發展起來,今天香港經濟有超過90%是服務業。香港制造業轉移之后,“在香港制造”變成“由香港來制造”,提升了競爭力、生產力。原先的小老板很多已經變成今天上市公司的董事長、大股東。
梁振英指,香港一直是廣東最大的投資者。到2014年底,廣東省批準的港資企業累積達到13萬家,實際利用港商直接投資總額達到2180億美元。除了制造業,香港的服務業也輻射到廣東一帶。2010年到2012年,香港服務提供商藉著CEPA在內地設立的企業獲得累積大概港幣2560億元的業務收益。很多外商也利用香港作為平臺,發揮香港“超級聯系人”的作用,進入廣東一帶經營投資。
梁振英表示,如今廣東自貿試驗區與香港之間的往來更方便,自貿試驗區的條件更好、平臺更大、基礎更扎實。希望港商能好好利用自貿試驗區帶來的機遇。特區政府將全力配合,繼續聯系和聽取香港各界意見,與廣東方面保持緊密合作,一起推動香港和廣東在自貿試驗區的共同發展。
宣講會上,廣東省副省長招玉芳表示,目前,在自貿試驗區涵蓋的廣州南沙新區、深圳前海蛇口、珠海橫琴新區三個片區,登記注冊的企業已經超過一萬家。其中,有不少港資企業。希望在金融、航運、商貿、專業服務等領域,粵港合作有新突破,推動暢通與香港之間的物流、人流、資金流、信息流。希望投資者把握制度環境等優勢,相信自貿實驗區將給投資者帶來回報和發展商機。(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