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西島作為富豪的避稅天堂,到來游覽當然也可享受低稅優惠,只有5%消費品稅,比起英國20%的消費稅便宜得多,入住四星酒店Hotel de France才百多英鎊,加上沙灘陽光充足,吸引不少英國子民來度假。澤西島是英國皇家屬地,行政司法獨立,只須向英女皇匯報但不用納奉,收入來源超過四 成來自離岸金融業務,走在圣赫利爾不乏也見于中環的銀行名稱,但這里的西裝友卻滿臉悠閑,五點鐘準時騎著單車收工,五分鐘步程就是沙灘,生活怎能不寫意?
澤西島雖屬英國,但更接近法國諾曼底,說這里是英法混血兒實在沒錯,街道、大宅名稱都沿用法文,靠近海灣又盛產面包蟹、蠔、龍蝦等法式海鮮,坐在西岸沙灘 cafe El Tico大擦龍蝦也不過十幾英鎊,不用億億聲也可過一個富貴假期,實在不錯!
]]>打擊逃稅、避稅將是5月歐盟峰會及6月G8峰會的重點議題。(圖片來源: 國際先驅論壇報)
歐洲的避稅天堂都在哪?
就“避稅天堂”的定性而言,鑒于國際稅收與監管尚無全球統一標準,國際社會目前并沒有達成統一判定。而根據經濟合作組織(OECD)頒布的定義參考,“避稅天堂”具備三大特點:免征或只征象征性稅款;企業和個人財務信息受保護,不受他國稅務機關審查;立法、司法及行政程序的執行缺乏透明度。
長期以來,歐洲境內有避稅天堂嫌疑的國家與地區包括: 塞浦路斯、馬耳他、英屬海峽群島(澤西島、根西島、奧爾德尼島、薩克島、赫姆島)、英屬馬恩島、英屬直布羅陀、愛爾蘭、盧森堡、奧地利,安道爾、列支敦士登、摩納哥、圣馬力諾及瑞士。其中,除后五國不在歐盟管轄區內,其余均為歐盟成員國(或成員國屬地)。
坐擁如此地利,加之歐盟成員國之間稅率的差幅,涉嫌通過開辦離岸公司、“空殼”公司躲避企業稅,或在避稅天堂開設私人賬戶隱藏資產、不付原籍國個人所得稅的歐盟公民自然不在少數。
歐盟委員會稅務委員塞梅塔(Semeta)的新聞發言人對新浪財經稱:“由于部分數據的不透明,很難準確計算歐盟境內的逃稅金額。但每年歐盟因逃稅避稅面臨的損失將近一萬億歐元(約人民幣八萬億)。”
這個數字幾乎是歐盟第五大經濟體西班牙一年的GDP、歐盟四年財政預算的總和。對于自己稅收錢袋的如此大洞,歐盟自然無法坐視不理,但抗擊時日已久卻成效不顯。
然而,近來先后爆發的歐盟境內離岸避稅天堂塞浦路斯風波、法國預算部長瑞士私人賬戶藏匿巨款丑聞,成了歐盟進一步加大聯合打擊力度的導火索。德國財長、法國總統、英國首相等先后發表聲明呼吁嚴打跨境避稅逃稅。
歐盟推行自動信息交換 與美聯手打擊避稅
事實上,歐盟25國已執行歐盟儲蓄指令下的自動信息交換。但目前僅涵蓋歐盟儲戶銀行利息收入,且缺少以信息隱匿、賬戶安全著稱的盧森堡及奧地利的加入。
為提高信息透明度,歐盟儲蓄指令現已修訂。一旦所有成員國一致同意,2014年后的信息交換范圍將擴展到包括勞動收入、退休金、董事袍金、人壽保險、財產收入等其他形式的收入。今后更可能擴大至股息、特許權使用費和資本收益。
擁有約150家銀行的盧森堡月初仍在反對營,但不久后便宣布將于2015年前加入歐盟自動信息交換。
盧森堡銀行工會的馮-雷斯托夫 (Philipp von Restorff) 告知新浪財經:截至目前,對于非居民銀行賬戶持有人,盧森堡征行歐盟儲蓄指令下的預扣稅。但從2015年1月1日起,盧森堡也將實行自動信息交換,屆時將不再征收預扣稅。對此盧森堡銀行界已有準備,也已通知其客戶做好準備。同時他透露:“盧森堡政府正力促經合組織將此自動信息交換設為國際單一準則。”
至此,奧地利成了歐盟內部的唯一反對者。關于這棵獨苗的未來決定,歐洲政策研究中心(CEPS)的首席執行官藍努(Karel Lannoo)向新浪財經分析稱:“雖國內反對聲一片,但奧地利很難不屈服于整個聯盟的大走向。”
歐盟稅務委員發言人也向新浪確認:“內部爭論也暗示了奧地利態度已有轉變。” 歐洲議會社會民主黨團主席、奧地利籍議員斯沃博(Hannes Swoboda)還認為通過反逃稅奪回的巨額資金可用于歐研、教育,以此幫助歐洲盡快擺脫危機。
雖非歐盟成員國,但瑞士的角色舉足輕重。瑞士私人賬戶以其私密安全享譽全球,其中不乏大批歐盟公民將財富隱匿于此。
早前有消息稱瑞士聯邦主席拒絕與歐盟交換信息。而瑞士聯邦國際財政事務秘書處在上周接受新浪財經采訪時,則表示尚未收到歐盟的正式要求。瑞士銀行家聯合會對新浪稱:“歐盟的規范并非全球準則,瑞士沒有義務履行。但我們一定會遵循全球范圍的標準。”
而瑞士財長的最新聲明則顯示瑞士有望與歐盟合作。瑞士立場的軟化,一方面是看到了原同僚盧森堡的態度轉變;而另一方面,則源于國際社會的不斷施壓,其中,世界頭號經濟體美國功不可沒。
早在今年2月,瑞士與美國簽署了執行《海外賬戶納稅法案》(FATCA)雙邊協議。根據協議,簽署國金融機構將向美國稅務部門通報美國公民在簽署國境內金融機構的賬戶情況。
盧森堡也正與美國積極商討,有望繼英國、丹麥、墨西哥、愛爾蘭、瑞士、挪威后于今年簽署該協議。另有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等國對該法案表示支持。
歐盟升級后的自動信息交換可視作美國FATCA的歐洲版,歐美聯手全球范圍內打擊避稅天堂的號角已吹響。
開啟稅務治理平臺監控成員國
除自動信息交換將終結銀行保密制度。本月23日,歐盟委員會宣布開啟稅務治理平臺。由來自成員國、歐洲議會、學界、商界及非政府組織的45名成員構成的新平臺將監控成員國打擊舉措,督促執行歐盟委員會制定的兩項建議,還將促成成員國頒布本國避稅天堂黑名單。
此外,24日歐洲議會經濟和貨幣事務委員會投票通過決議,建議歐盟委員會于2014年底前實現歐洲境內“避稅天堂”的統一定義并制定黑名單加以取締。歐盟委員會還被建議引入國對國報告機制,以此杜絕稅收漏洞。一旦機制確立,跨國公司必須公布其在經營國(包括避稅港)的納稅額。
影子經濟(灰色經濟與黑色經濟)規模現已占歐盟總GDP的21%。比利時國際稅法律師兼稅務庭法官尼莫基亞斯(Werner Niemegeers)解釋道:“洗黑錢的操作相對簡單,難的是合法避稅。”
歐盟一系列打擊措施下,對于避稅天堂未來的命運,CEPS的藍努總結道:“避稅天堂雖不會完全頃刻消失,但會越來越少。”
(本文作者介紹:Katholieke Universiteit Leuven 歐洲研究碩士,兼任前歐洲議會議員助手)
]]>6月16日,特瑞·樂蘇爾和杰夫·庫克接受了《國際金融報》記者的專訪。特瑞·樂蘇爾說:“第一次來上海,與不同機構見面后,相信未來的合作會更加緊密,尤其在金融領域。”
上市還是好時機
就在“華爾街欲封殺中國企業赴美上市”的傳言甚囂塵上之際,澤西政府為中國資本國際化打通了另一個渠道。作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評選的最佳金融中心之一(與美國和英國并列),澤西可以被用作上市工具。
目前,有89家在澤西注冊的公司在倫敦、紐約和全球各主要證券交易所上市,市值總額超過1030億英鎊。經過50多年現代金融業的發展,澤西管理及提供服務的資金總量達到1萬億美元,金融從業人員1.3萬名,同時擁有40多家國際銀行、200多家私人信托公司、400多家基金公司。
特瑞·樂蘇爾說:“我們的現代金融服務業擁有一流口碑,無論是法律、稅收制度都非常具有競爭力。”記者了解到,中國企業在澤西建立分支機構的費用只有在歐洲其他金融中心建立分支機構的費用的一半,并對國際貿易公司不收稅。
“事實上,已經有很多中國公司和政府監管部門到澤西訪問,我們希望進一步加深這樣的合作。”杰夫·庫克告訴記者,在倫敦創業板上市的中國公司中,有約25%通過澤西來運作。澤西可以幫助更多國際資產,通過對外投資的方式進入中國,也可為中國市場提供私人財富管理等服務。
監管非法資金
“澤西不鼓勵也不允許來源不明或非法資金向澤西轉移,我們的監管符合最高標準,也常接受外部機構的檢查。”特瑞·樂蘇爾并未回避離岸金融中心在寬松的經濟區域政策背后,如何規避人們所擔憂的為離岸公司洗錢、侵吞國有資產及公共財產、欺詐、轉嫁金融風險提供便利等現象的質疑。
作為全球最佳離岸金融中心,澤西不可避免地存在“人們也許逃脫了我們的監管”的可能。特瑞·樂蘇爾告訴記者,此前,非洲一些人曾因腐敗獲得非法資金,“我們通過澤西法院追回了這筆贓款,還把嫌疑人投進監獄,并把這筆錢歸還至該擁有的地方。”他強調,“澤西立于不敗之地的關鍵是良好的國際聲譽。”
對于同樣致力于打造離岸金融中心的上海,杰夫·庫克給出了自己的建議:“離岸金融中心應該具備3個條件:完善的法律體系、符合國際標準的監管體系、擁有專業技能的人才。只有這樣,才能吸引更多國際投資者。”
“稅收優惠難道不是離岸金融中心的最大競爭力嗎?”面對記者的提問,杰夫·庫克坦言,“這只是這場游戲的門票而已,非常容易解決;之前提及的3個條件才是成為離岸金融中心的關鍵。”
]]>9月4日和記者交流號碼心得時,Hiren正在準備兩天后啟程的一次重要旅行,參加一個澤西島(Jersey)州政府組織的赴中國代表團。代表團由9名身份不一般的成員組成。
這些客人來自一個隱秘的首富之島。很少中國人知道,澤西島的人均國民總收入富甲全球。這個明年將把稅率降到0%的彈丸小島,集中了48家全球排名前500位的銀行。
現在,想富上加富的澤西人把目光盯住了中國。他們希望幫中國企業海外上市、并購、融資,并為中國的有錢人提供私人銀行服務。
Hiren作為島上VerrasLaw律所的合伙人參與此次中國行。這個看起來對中國相當了解的英國律師,參與過多家中國公司的海外上市操作。因為在香港待過多年,Hiren說他的粵語“可以講得和香港人一樣好”。
隱秘的首富之島
介紹記者認識律師Hiren的是Tim Nash,他也是這個赴華代表團的成員之一。
Tim是土生土長的澤西人,現在的身份是澤西島政府中國顧問。
8月19日初識Tim時,他很熱心地在聊天中跟我介紹澤西“三大寶”,奶牛、土豆、運動衫。但顯然,這個島上如今更為重要的特產是金融業人士。
陽光燦爛的澤西島位于英國南方靠近法國的海域,是英吉利海峽群島五島之一。
一個曾在那里生活過一段時間的島外客說,在澤西的街上,西裝革履穿戴整齊的行人,十之八九來自金融界。
一點都不夸張。在這個方圓45平方英里、只有8.93萬人口的小島上,按照澤西島官方最新統計,從事銀行、信托與基金管理、財務和法律事務的金融服務領域專業人士就有1.26萬之多,占到當地就業人口的1/4。金融業給當地的稅收貢獻份額達到66%。
說起來,美國的新澤西州,就曾是當年英國國王作為禮物送給該島的一片土地。如今,澤西人依然闊綽。以人均國民總收入計,澤西島居民目前以3萬4425英鎊富甲全球。
次按危機波及全球之際,澤西島的金融事業卻毫發無損。
“沒有什么影響,”Tim說,“單澤西島管理下的基金資產凈值在去年就增長了37%,達到2461億英鎊。”同期,銀行存款總額也高達2123億英鎊。15年里,該島的離岸控股額攀升5倍。
盡管傳統的離岸司法管轄區的地位一直在衰退,但自2007年以來,澤西島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數評比中卻攀升了7位。在今年3月全球金融中心新一輪評級中,澤西島排名第17,不單超過開曼群島、維京群島和百慕大等同類競爭對手,也超過很多傳統的全球金融中心。
次按風暴中的避險港
“是不是那些次貸危機的始作俑者,早都把錢轉移到澤西避險去了?”記者問。
“噢,也許吧。”Tim笑答。
9月4日倫敦金融城的一個晚宴上,勞埃德公司主席Peter Levene抱怨保險市場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脅,低稅率區域、尤其是離岸金融中心的稅務制度正吸引越來越多公司將稅務基地搬到海外。他游說政府應該將28%的公司稅至少休稅兩年。
在距倫敦只有30分鐘飛行距離的小島澤西,企業不但可以免繳公司稅,到2009年,稅率還將進一步降到0%,而且免繳任何代扣所得稅。
澤西島的行政長官由英國王室委派,但真正的立法權力機構是由當地53名選舉代表組成的澤西島州政府。按照澤西島的一份官方文書所述,盡管澤西島的法律以英國法律和全球金融標準為基礎,但作為一個僅有不到9萬居民的獨立司法管轄區,法規變革可在“極短時間”內完成,以滿足客戶快速變化要求。
《富比世雜志》今年稍早的報道說,為吸引更多對沖基金入駐,澤西島打算推行更寬松的稅收制度和投資監管制度。約有3.3萬家投融資機構受其吸引競相上島,對沖基金尤其贊賞澤西島施行的彈性的、不干預的管理制度。對沖基金往往選擇低稅率區域開設分支機構。總部在倫敦的國際金融服務研究公司曾統計,截至2004年底,高達2/3的全球避險基金資產,在名義上隸屬其海外分支機構。
隨著近年業務需求迅猛增長,各大銀行、律師事務所和會計師事務所紛紛在離岸區設立子公司,向客戶提供私人銀行業務、管理和信托服務。作為眾所周知的避稅天堂,全球貿易量的一半都通過各種離岸金融中心交易。從某種程度而言,遠離繁華都市的離岸金融中心,才是這個世界真正的全球金融中心。
現在這個彈丸小島上,就有48家全球排名前500位的銀行,187家信托公司和1311家投資基金。在澤西島的英國主板上市公司名單中,巴克萊、黑石等名字都赫然在列。
踏上中國財路
富裕之后的澤西人想富上加富,中國成了重要目標。Tim是實施這項中國計劃的排頭兵。
作為中國顧問,Tim給自己起了一個中文名字——師中平。
現在,他很快就要有個新的身份——澤西島駐中國辦事處首席代表。這是澤西島在海外設的第一個分支機構。不過,辦事處設在哪個城市尚未確定,代表團此行任務之一就是考察選址。
澤西島代表團此前已有過三次中國行,不過都是去香港和上海。據Tim透露,這回,他們將首次到訪北京,拜訪中央政府部門、金融監管機構、證券交易所及行業協會,尋求更多的合作——比如說,在澤西注冊的公司,能夠在香港和上海證交所上市交易。
九人代表團以Martin de Forest-Brown為首,此人主管島上國際金融事務。金融業作為澤西的核心行業,主管金融的部長也成為首席部長。
代表團成員還包括澤西島監管機構金融服務委員會總干事John Harris,澤西金融有限公司技術總監Robert Kirkby,以及4家知名離岸法律或信托機構的合伙人。
為了廣拓財路,澤西島在2001年成立了一家非營利機構“澤西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澤西島經濟發展署代表政府在其中占股2/3,提供相應的公司經費預算,剩下1/3股份則把島上170個主要金融服務機構從銀行到律所、會計師事務所全部拉進來,收取會費,然后由澤西金融代表整個澤西島金融業出面找客戶,找到后回來在會員公司中分羹,由他們分別提供所有融資業務環節的全套一條龍服務。
在澤西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的戰略地形圖上,兩大區域目標客戶被鎖定為重點,一是東亞的中國、印度公司,主要是做海外IPO;一是中東的主權財富基金,主要做大宗投資,如購買港口之類。
2004年,當中東公司開始在歐洲巡獵收購目標,中國公司開始注意到倫敦股票市場時,澤西島就捕獲到這些市場的“未來能量信號”。一番摸索后,澤西人的觸角甚至已伸到中國西部內陸的偏遠地區。位于陜西蒲城的華西水泥公司就通過澤西島完成了倫敦創業板上市。
澤西島記錄下的第一個來自中國的企業,是在英國主板上市的廣東發展基金,早在1994年,后者就在澤西島注冊公司。
目前在倫敦上市的84家中國公司中,1/4都由澤西島協助完成IPO。也就是說,它們都在澤西島注冊成立了公司,然后以澤西島公司的身份去倫敦上市。
稅收政策是澤西島的重要競爭力,在島上成立的公司,免繳公司稅和資本所得稅。不過,按照Hiren的說法,這并不是關鍵。在他羅列的中國公司與澤西島合作所能得到的七大好處中,有關稅收的一條被放在最后提及。
“是澤西島的公司在上市,而不是中國公司在上市,”Hiren說,“因為倫敦的投資者們不了解中國的規則,但他們對已經在倫敦證券市場出現40年的‘JERSEY’會感到比較熟悉,更愿意通過‘JERSEY’來投資中國公司。”
正是Hiren當年引入了第一家通過澤西島在倫敦創業板上市的中國公司——中國萬德包裝機械有限公司。這是一個很小的上市公司,在澤西島擁有的200多億英鎊上市公司總市值中只占200萬英鎊,但對澤西島卻意義非凡。
通過自己在香港的業務關系網絡,Hiren被介紹給萬德,隨著萬德順利上市,澤西也踩出了一條通往中國市場的捷徑。
按照倫敦創業板的上市規則,一家公司只要獲得那些擁有證交所頒發執照的指定保薦人輔導并審核過關,即可順利登陸創業板。
不過,大多數中國公司的上市通道都沒想象中那么快,先要通過自己公司的會計師對公司賬戶進行審計程序,然后等待通過政府相關部門審批。“這可能長達一年,”Hiren經驗老到地評價說,“關鍵要看公司在哪個省份,上海、天津就很好,其它的省份我不是很確定,還得看公司經營的業務,高科技公司走這種程序肯定會很快。”
“澤西島就像兩種不同文化的黏合劑,”Hiren說,“西方投資者不用去費力了解中國的法律和政策,澤西的會計師和律師會向他們解釋如何操作;中國公司也高興在得到資金發展壯大之余,仍然可以按中國的規矩做事。”
過去3年里,有69家公司通過澤西島完成上市操作,其中16家是來自中國的公司。
除了IPO,Hiren也看好參與中國公司的海外并購業務。“中國現在30%的海外投資集中于并購,澤西島有成為中國對外投資歐洲的樞紐港的可能。”他說。
不過,近期倫敦上市的中國公司佳爾華面臨退市,有業內人士提醒指出,海外上市和并購風險也不可忽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