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筆者了解,海外基金的分紅主要跟稅務有關,投資者一般不太關心基金是否分紅。美國大概的情況是規范共同基金(mutual funds)的投資公司法(Investment Company Act 1940)對基金分紅沒有具體的規定,主要是說基金有盈余才可分紅;但美國的稅收法例要求共同基金每年把至少98%的盈余分給投資人,否則該部分盈余要征稅,這樣會影響基金的業績表現,基金公司一般都按稅法要求分紅;分紅后,稅務責任在投資者,不在基金公司;投資者收到基金分紅后,連同他/她的其他收入(包括贖回基金份額所實現的盈利)一并合算其個人應繳入息稅,為了避開額外的稅務負擔,投資者會待分紅后才購買基金;這跟中國的情況很不一樣,國內個人投資者自基金的收入不須繳稅,而且國內的稅款一般都是代扣代繳,國人一般不會另自向稅局直接繳稅。英國的情況跟美國又不一樣,賣給英國投資者的離岸基金(offshore fund)也不一定要分紅,筆者過去的經驗,離岸基金分紅的部份也只是基金在期間所賺的股息及利息收入,資本利得(capital gains)包括賣出股票所實現的利潤部份無須分掉;投資者若要盈利落袋為安,還是要通過贖回基金份額;據了解,英國投資者也須要為來自基金的收入納稅。香港方面,稅法關于基金投資相對簡單,基金是否分紅對基金本身及投資人沒有什么稅務影響,基金一般也不進行分紅。
關于基金分紅,開放式基金有別于封閉式基金,后者的退出機制依賴在交易所賣出,受供求影響,交易價格與基金凈值有差異,海外很多封閉式基金也是經常以折價交易,基金管理人會盡辦法壓低折價,在市場回購基金份額并注銷是一個主要手段,分紅也是減少折價對投資者不利影響的一個辦法,故此封閉式基金分紅就象股票分紅對投資者有一定的意義;在國內,封閉式基金管理人除分紅外,能回旋的余地不多。開放式基金的退出機制是贖回份額,價格基本是基金凈值,投資者要獲利落袋為安的,向基金公司提出贖回申請就好了,無須要等到基金分紅;有人說贖回要付贖回費,但贖回費率并不高,真能影響買賣這樣重要的投資決定嗎?
]]>專業理財師告訴記者,保持10%的現金,25%左右委托私人銀行打理,65%左右自己做投資。這是“唐駿們”的個人資產管理通用模式。
中國銀行私人銀行運營團隊副主管李先生介紹,每個有錢人的情況不同,決定他們資產管理的模式不一樣。但大部分會拿出一部分資產委托私人銀行進行管理,這也是近年來私人銀行在中國蓬勃發展的原因。
李先生稱,私人銀行提供給客戶的不只是理財產品,而是在“綜合考慮客戶意愿和客戶資產情況”的前提下,提供“一整套完善的財務規劃服務”。譬如,一位客戶剛剛賣掉企業,如果他準備用這筆錢進行二次創業,那私人銀行會為其尋找合適的項目;而如果他準備用這筆款項安度晚年,私人銀行會為其家庭設計一款收益穩定的資產運作計劃。
在中國,私人銀行的晚起步對應的是難免單調的發展初期,其所做的普遍是從幫助客戶管理龐大的家族資產,到提供避稅建議、參謀遺產遺贈問題,甚至還提供收藏鑒定、競標古董,“度身定制”的理財服務是私人銀行招攬富豪的絕招,其中最受客戶青睞的是信托類產品。大體上,目前私人銀行的業務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保險規劃業務:既可以為退休后的生活提供保障,又可以在遇到意外時獲得賠款,因此它算是降低意外風險的良好投資形式。
家庭客戶服務業務:私人銀行業務還有一個明顯標志,即它服務的對象還包括客戶的家庭客戶。
財產信托業務:財產信托也是私人銀行保障客戶財富的有效方式。受托人(一般是私人銀行)可按照客戶的特別要求制定信托協議。即使受托人發生意外或因犯罪而使資產被政府凍結,信托基金的資料仍受到保護,不會外泄。
稅務籌劃業務:私人銀行經理根據客戶的資產狀況向客戶提供一切合法的節稅、避稅建議,并通過保險、離岸賬戶、信托等特殊工具輔助客戶實現目標。
衍生理財產品:除常規的衍生理財產品外,根據客戶的風險偏好,私人銀行經理還能為客戶量身定做與期權、期貨掛鉤的更為復雜的衍生產品。
離岸基金業務:離岸基金也稱海外基金,是指基金資本來源于國外,并投資于國外證券市場的投資基金??蛻艨梢酝ㄟ^認購離岸基金實現財富的全球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