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世安在致辭中表達了澳門各界對設立廣東自貿試驗區、有效促進粵澳深度合作的歡迎。他指出,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掛牌,為粵澳合作的全面深化提升、互補共贏發展,為澳門特區更有效發揮獨特優勢、積極參與“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共建粵港澳大灣區提供了重大機遇,增添了強勁動力。澳門特區政府將全力支持廣東自貿試驗區建設,推動澳門業界和市民積極參與其中,及時把握機遇,實現自身的發展和提升。
招玉芳在致辭中希望澳門工商界充分利用地利人和之便,搶先把握機遇,積極來廣東自貿試驗區投資創業興業,攜手提升國際競爭力,實現互利共贏發展。(黃穎川)
5月8日,廣東省人民政府和香港特區政府8日在港合辦“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政策宣講會”,以加深香港業界對自貿實驗區政策措施的認識。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認為,廣東自貿試驗區掛牌,揭開香港與廣東全方位合作的新篇章,也是香港經濟發展新平臺的揭幕。
宣講會上,梁振英在致辭時介紹,香港和廣東之間的合作方式、內容不斷變化。上世紀70年代末期,內地改革開放剛剛開始,香港制造業的小老板提著當時流行的紅色、白色、藍色間條袋子,帶著材料、半成品到深圳去加工。后來,包括梁振英自己在內,香港人走過羅湖橋到廣東,介紹香港的專業制度、概念和技術。
梁振英表示,這些歷史可書、可圈、可點。那時,有人顧慮香港制造業搬到廣東去,會否掏空香港經濟?香港非但沒有被掏空,反而通過與廣東合作,經濟規模擴大。在香港以外,已有一個相當可觀的體外經濟。
梁振英表示,當時還有人顧慮,制造業工人下崗會否令香港失業率提高?這種事情也沒有發生。反而,因有大概100萬制造業工人從制造業轉移到服務業,使人均產值更高的服務業快速發展起來,今天香港經濟有超過90%是服務業。香港制造業轉移之后,“在香港制造”變成“由香港來制造”,提升了競爭力、生產力。原先的小老板很多已經變成今天上市公司的董事長、大股東。
梁振英指,香港一直是廣東最大的投資者。到2014年底,廣東省批準的港資企業累積達到13萬家,實際利用港商直接投資總額達到2180億美元。除了制造業,香港的服務業也輻射到廣東一帶。2010年到2012年,香港服務提供商藉著CEPA在內地設立的企業獲得累積大概港幣2560億元的業務收益。很多外商也利用香港作為平臺,發揮香港“超級聯系人”的作用,進入廣東一帶經營投資。
梁振英表示,如今廣東自貿試驗區與香港之間的往來更方便,自貿試驗區的條件更好、平臺更大、基礎更扎實。希望港商能好好利用自貿試驗區帶來的機遇。特區政府將全力配合,繼續聯系和聽取香港各界意見,與廣東方面保持緊密合作,一起推動香港和廣東在自貿試驗區的共同發展。
宣講會上,廣東省副省長招玉芳表示,目前,在自貿試驗區涵蓋的廣州南沙新區、深圳前海蛇口、珠海橫琴新區三個片區,登記注冊的企業已經超過一萬家。其中,有不少港資企業。希望在金融、航運、商貿、專業服務等領域,粵港合作有新突破,推動暢通與香港之間的物流、人流、資金流、信息流。希望投資者把握制度環境等優勢,相信自貿實驗區將給投資者帶來回報和發展商機。(完)
]]>下稿代中小型企業委員會發出:
深圳市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管理局局長張備及其他代表於座談會上介紹前海的投資政策與優惠、到前海投資需要注意的事項、及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等,并重點介紹前海發展對香港中小企業帶來的機遇,讓香港本土中小企業了解前海的投資環境,協助企業開拓內地龐大的服務業市場。
委員會主席蔡冠深博士表示,前海管理局在港設置辦事處,并積極以各項優惠政策,吸引香港中小企業進駐前海。座談會提供了一個有效平臺,讓委員會委員及商界代表與前海方面的高級官員,就香港中小企業在前海發展的相關事宜直接交流。
中小型企業委員會就影響香港本土中小企業發展的事宜向政府提出意見,并建議所需采取的措施,藉此支援及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完)
]]>日前,作為國家新時期重要的戰略平臺,前海的改革發展備受關注。在昨天的全市改革發展分析會上記者了解到,前海將緊貼國家戰略營造最適合改革創新的環境。
今年上半年,前海推進改革發展,創造了多項“第一”。其中包括前海優惠目錄正式落地,商務部率先授權前海計劃單列市的外資審批權限,海關總署同意深圳納入跨境電商進口試點地區等。
據悉,今年下半年,前海將創新思路,把服務香港、維護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作為前海開發的重要使命,將與香港權威媒體合作,打造繁體版和英文版的前海招商網站,讓更多的港人了解前海;創新招商模式,與香港有關機構合作,啟動在前海建立香港資訊、物流、創意等產業園,打造香港產業集群;與香港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合作,吸引更多的港企進駐。
現在前海成立或即將成立的全國第一家民營銀行、第一家金融消費公司、第一家合資證券公司等,都是在全國范圍內具有開拓性質的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