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臨美國的稅收制度帶來的稅收壓力,許多美國企業傾向于購買國外企業,部分大型企業還迫切希望變為海外注冊公司,以規避高額稅收。過去10年里,美國已經有50家企業因追求低稅收而遷往海外。美國政府近日向國會施壓,希望能出臺政策阻止這一行為。美國財長雅各布·盧呼吁稱,需要提倡“經濟愛國主義”。
根據現存規則,美國企業可以通過并購將納稅地轉移至國外,只要海外企業前股東擁有至少20%的合資企業的股權。不過,根據奧巴馬提案,在2014年后,公司所有權變更幅度提高到50%;兼并后的公司管理地點必須設在美國。包括參議院金融委員會主席羅恩在內的數名議員應和總統提議,向國會遞交相關議案。
因此,許多美國企業正在加速推進交易的進行,并且表示一旦立法影響到公司將稅收地變更為美國以外國家,這些企業有可能終止交易。而宣布這些并購交易的企業股東也表現出擔憂。
美國制藥巨頭艾伯維公司18日宣布以320億英鎊(547億美元)收購英國同業Shire。這樁交易可以讓艾伯維將注冊地遷至英國,并大幅降低稅負,盡管該公司否認該項并購的目的不是為了避稅。Shire一直都在與艾伯維先前提出的四次并購進行周旋,直到后者將收購的報價上調至每股52.48英鎊。
目前來看,美國企業至少還有八項沒有完成的倒置交易可能受到立法影響。涉及的企業包括艾伯維、美敦力、邁蘭制藥公司、Salix制藥公司、Auxilium制藥公司、金吉達國際有限公司、地平線醫藥公司及應用材料公司。
此前,2002年,美國共和黨和民主黨的議員曾經宣布限制倒置交易計劃,并將生效期定為2002年3月21日。不過這一立法一直到2004年10月才由當時的美國總統布什簽署,而生效期也發生了變動,使得一些企業得以避免較高的稅負。
議員們認為,除了改變美國的企業稅收制度,以堵上避稅之門外,還應該限制企業對相關利潤的使用。民主黨議員Sander Levin還表示,稅收改革承諾不應成為越來越多的美國企業進行倒置交易的借口。
]]>是的,我還記得1997年那令人興奮的日子。在那一年,塞浦路斯第一次在里離岸金融展覽公司(Offshore Exhibition,簡稱Shorex)于倫敦舉辦的展會上現身,與瑞士、海峽群島(Channel Islands)以及加勒比海上諸多離岸天堂的展位齊肩比鄰,大張旗鼓地為其離岸金融服務提供商宣傳造勢。
我記得,當時我還和一位來自塞浦路斯的熟人一起吃了次三明治,當時他是我的投資簡訊(關于資產保護話題)的一位熱心讀者,他告訴我說,塞浦路斯的離岸金融業務正在蓬勃發展(主要是些俄羅斯的權貴),而且塞浦路斯未來前途光明。十多年之后,塞浦路斯形成了規模龐大的離岸金融產業,其銀行里堆滿了來自俄羅斯的金錢,而這些資金接下來將被轉往瑞士及其他離岸天堂。
然后,事情開始發生變化。普京在俄羅斯掌權,接著有不少如今已是億萬富豪的俄羅斯權貴開始遇到意外或是心臟病發作,而蹊蹺之處不只是這種事情發生的頻率,還有發生的情形。嗯,并不是他們中的所有人都發生了這類事情——僅限于那些抨擊普京的權貴。無論這最終是否導致資金流回祖國俄羅斯,這肯定讓那些正在考慮把資金轉移出國的富豪們猶豫不決。
接著,由于美國的房地產泡沫,加上貝爾斯登(Bear Stearns)和雷曼兄弟(Lehmann Brothers)等公司相繼倒閉導致局勢惡化,2007年全球經濟開始衰退。這同樣使得從工業化國家流向離岸避稅天堂的資金放緩了步伐,這其中包括塞浦路斯(對于許多離岸避稅天堂而言,由于儲戶從各自離岸賬戶中拿出資金,用以拯救自己在國內的生意,或者在金融危機中抄底賤價資產,這些離岸避稅天堂的資金流向出現了大幅逆轉)。
但一時之間,資金成本變得非常低,這意味著可以非常便宜地借到錢。對于政客們而言,廉價資金就像是海洛因,因為這使他們能夠在不增稅的情況下增加開支。如果你可以明天付錢的話,為什么還要今天付錢呢?世界上許多地方,包括眾所周知的美國,都沉迷于低息信貸,從而導致政府赤字飆升。而財政收入因離岸金融活動放緩而縮水的塞浦路斯,背負的債務卻越來越多——這無異于將繩子套住自己的脖子,只等著腳下的活板門被抽走。
而活板門果真被抽走了,就像希臘、意大利、西班牙及其他國家一樣(美國至少有一個州也面臨這種形勢,那就是加州),這些國家和地區通過借用低息貸款,來拖延政治上不受歡迎的征稅任務。
當然,借債面臨的問題就是必須還錢,而且還要支付利息。如果在此期間,一個國家的經濟有所改善,其國內生產總值(GDP)呈現增長態勢,那么還債可能不是那么困難。但是,就像塞浦路斯所面臨的情況那樣,如果GDP增長持續低迷,那么你就面臨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如果債權人的情緒變得焦慮的話,你也會面臨一個問題。希臘近乎災難而且日趨惡化的經濟形勢使得所有歐元區債權人都非常緊張。但是,作為歐元區最小的國家,塞浦路斯并不擁有希臘所具有的那種影響力。所以,對于塞浦路斯而言,當經濟形勢變壞時,會變得非常糟糕——而且沒有人特別在乎于讓他們擺脫困境。
塞浦路斯的債權人和歐盟最終達成的解決方案是,其國內各銀行停止營業,以防止發生擠兌現象,只允許儲戶從自動取款機取出100歐元,然后對塞浦路斯銀行內存款超過10萬歐元的賬戶征收20%的存款稅,對改過其他銀行的賬戶征收4%的存款稅。
鑒于俄羅斯人在塞浦路斯擁有估計300億歐元的存款,他們因此而發狂,而許多俄羅斯政府官員威脅要報復歐盟國家——如果塞浦路斯征收存款稅的話。但他們暫時可以安心,塞浦路斯政府否決了征收存款稅的提案。
塞浦路斯及其歐元區債權人最終商定的是一個最不尋常的解決方案,即:
(1)“壞”銀行——塞浦路斯大眾銀行(Popular Bank of Cyprus,又稱Laiki銀行)——將其低于10萬歐元的存款賬戶全部轉至“好”銀行——塞浦路斯銀行,由塞浦路斯銀行按照正常情況維護這些存款。
(2)“壞”銀行(即Laiki銀行)將酌情利用余下顯然都超過10萬歐元的存款賬戶的部分余額,進行債務談判以及必要的債務償還。
如果你是塞浦路斯普通百姓的話,那么至少在短期內這可能是一個非常不錯的解決方案,因為你的第一筆10萬歐元是安全的,而且你國家的大部分債務將由俄國富豪在塞浦路斯的存款來支付。
相反,如果你是在塞浦路斯某家銀行里擁有存款的俄國富豪的話,那么這是一個相當不公平的待遇。塞浦路斯一再向你承諾絕對安全的這些銀行存款,現在實際上正在被其政府實施國有化,用來支付其債務,以及用于你從來都沒有從中得到任何好處的諸多事項。這就難怪俄羅斯的政府官員正連連抱怨,威脅說可能要切斷歐洲的天然氣供應,以此作為報復。另一方面,他們可能會安慰自己,如果塞浦路斯突然脫離歐元區的話,那么他們的損失可能會更慘。
塞浦路斯脫離歐元區這件事情不太可能發生,但已經發生(無論塞浦路斯人承認與否)的是:作為一個離岸避稅天堂,塞浦路斯已經滅亡了。對于頭腦正常的人而言,誰會把錢存放在一個在毫無預兆的情況下便通過搶劫存款來償還自己債務的國家呢?塞浦路斯人用外國儲戶的資金來清償部分債務,這樣做只能得到短期的好處,而代價是長期而痛苦的,那就是他們可能永遠失去其離岸金融產業,從而使得該國陷入一個難以忍受而無法擺脫的絕境。按照某些統計來看,離岸金融業是塞浦路斯僅次于旅游業的第二大產業。
很簡單,塞浦路斯的糧食和大宗商品產量都不足以自給,而且其出口也根本不創造產生任何貿易順差。鑒于該國近23%的人口早已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對于其普通百姓而言,長期發展前景早已相當慘淡,而塞浦路斯離岸金融業的消亡很可能為其經濟敲響了喪鐘。現在真的不是塞浦路斯最終是否會離開歐元區的問題了,而只是何時會離開的問題了。
然后會如何呢?塞浦路斯面臨的問題仍然是,其消費超過產出(這也是希臘面臨的根本問題)。對于塞浦路斯百姓而言,這種情況的最終結局很可能會相當糟糕。
塞浦路斯這場混亂局勢肯定會對國際金融界造成沖擊。如果塞浦路斯能在事實上對其銀行存款實施國有化的話,那么其他離岸司法管轄區在陷入財政困境時為什么不會采取同樣的做法呢?這確實是與微小國家打交道時所面臨的問題,這些微小國家在景氣時成為全球經濟的理性參與者,但在處于壓力之下的時候,你根本不知道他們會做出什么樣的事情來。
很容易看出,諸多工業化國家政府正在慫恿塞浦路斯。歐盟顯然提出了征收存款稅的想法,而諸如德國等歐元區主要成員國一直在非常積極地爭取各自在境外銀行擁有存款的本國公民。要想把資金趕回到“安全的”銀行,還有什么會比讓儲戶認為離岸銀行賬戶不安全更好的方式呢?
出于同樣這個原因,俄羅斯很可能也會被發現在其中串通一氣:“富豪同志們,這就是你為什么不應該把錢存放在祖國以外地區的一個教訓。”雖然俄羅斯人可能會對自己在塞浦路斯損失部分存款深感憤怒,但整體來看俄羅斯將會從中獲益,因為會有更多的資金留在國內,存放在俄羅斯各大銀行里發揮作用。
這股道德敗壞的歪風是否會蔓延到其他離岸金融業發達的國家呢?我認為未必可能會立刻如此,但國際儲戶無疑會擔憂各自的離岸資金是否會通過類似的方式遭受損失,因而流向諸多離岸避稅天堂的資金將不可避免地因塞浦路斯儲戶的慘痛損失而放緩步伐。敬請關注事態的進一步發展。
譯 陳瑋 校 李其奇
]]>這個消息對那些致富后就與美國國稅局(IRS)纏上關系的企業家來說,不可謂不是一個發人深省的教訓。游戲邦獲悉,Trip Hawkins在大約30年前創立EA公司時曾隱瞞了大量的個人財產,美國地方法院法官Feffrey S.White之前已開庭審理他的這樁避稅案件。
法官表示在美國國稅局追究他的避稅行為后,Hawkins明知自己已陷入破產的境地,但“仍在身負稅債的情況下奢侈揮霍……他打算通過破產來逃避納稅義務,繼續過著原來養尊處優的生活。”
有證據顯示Hawkins在此期間還購買了價值7萬美元的第四輛汽車,不過Hawkins本人及其公司并未對此事做出回應。
游戲邦獲悉,Hawkins現年57歲,其公司最近剛融資1200萬美元,主要投資者包括英特爾投資、Sutter Hilk Ventures和Bridgescale Partners。他本人及其妻在2006年遞交了破產申請。法院文件顯示,他的資產為500萬美元,另外還欠加州地方稅務局、美國國稅局共2800萬美元稅款。根據美國法律嚴禁債務人“故意避稅”的相關規定,兩家稅務局駁回了他們要求清空債務的要求。
在2006年,美國國稅局拒絕了Hawkins以補繳800萬美元結案的請求。這樁案件對當時的Hawkins影響不小,要知道他可是現代視頻游戲的創始人之一,在1982年成立了EA公司,成功帶領該公司推出了EA Sports等一系列熱門游戲,將EA推向了視頻游戲的神壇。他在1991年離開EA,創立了3DO,希望通過開發3DO的視頻游戲掌機設備與任天堂相抗衡。
在1990年中期,由于在EA持有大量股票,Hawkins的資本凈值超過了1億美元。后來他在1994年出售了EA,這筆交易產生了巨大的資本收益稅。KPMG(畢馬威會計事務所)的會計師告訴他,可以通過制造大量資本虧損的假象,巧妙避開這筆稅款。于是他們就通過向UBS AG(瑞士聯合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等離岸公司投資等途徑有意避稅。從1996年至2000年,Hawkins宣布資本虧損達到5600萬美元,但在2001年,美國國稅局認為這是一種違法的避稅行為,據稱當時也有成百上千的企業家同時受到牽連。
Hawkins在2001年算得上是“禍不單行”,當時美國國稅局開始對Hawkins進行審查,而索尼、任天堂也正對3DO展開猛烈攻勢,3DO只好在2003年宣告破產。Hawkins不得不在與前妻的離婚中凈戶出身,意圖通過減少孩子的撫養費,補上所欠稅款。但法官的裁決指出,Hawkins仍在大筆揮霍,他在2005年的每月開銷是9.49萬美元。而Hawkins卻辯稱如果美國國稅局不能證明他犯了欺詐罪,那就應該同意清空他的稅債,不過法官拒絕了這種要求。據稱美國其他法官對另外一些避稅的企業家也進行了嚴厲的制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