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他與中國外交部官員會談,又見證了澤西金融服務委員會與中國證監會簽署合作備忘錄,這為澤西島注冊基金參與QFII和QDII項目提供了先決條件。次日,他來到上海打算考察自貿區,他透露,澤西島正打算在上海設立辦事處。
作為全球主要離岸金融中心之一的最高行政長官,戈斯特還拜訪了中國多家銀行與金融機構,尋找彼此合作的可行性。戈斯特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坦言,自己還要做很多“功課”。
戈斯特透露,不出意外,今年底澤西島一家注冊基金有望獲得QFII資格,他也希望推動當地基金盡快獲批QDII資格,讓中國高凈值人群通過這個通道在澤西島投資。
截至去年底,澤西島注冊金融機構的存款達到1399億英鎊,但遠東地區的資金占比僅有4%。
離岸信托基金化正流行
《21世紀》:眾多中國高凈值人群已在澤西島、開曼群島、維爾京群島等“離岸金融中心”設立離岸信托架構用于財富傳承。你覺得相比之下,澤西島有哪些優勢?
戈斯特:中國高凈值人群無論到哪里注冊設立離岸信托產品,都會面臨復雜的稅收問題,比如資本轉移稅、預提稅與增值稅等,不同島嶼稅收制度不同。
澤西島的一項比較優勢,是長期保持“稅收中性”制度。只要全球高凈值人群在澤西島注冊發起基金或離岸信托品種,其所有資產、資本都不需要繳付任何稅費。
《21世紀》:截至去年底,澤西島有192家掛牌信托公司從事私人財富管理。你覺得中國高凈值人群要在澤西島設立離岸信托架構,是選擇離岸信托產品,還是發起離岸信托公司更合適?
戈斯特:以前,很多歐美富豪在澤西島會設立離岸信托公司,但這已滿足不了多元化財富管理需求。
最近出現一種新趨勢,就是離岸信托架構的基金化,即借鑒基金的運作模式設立離岸信托架構傳承財富,聘請一位專業金融投資人才擔任基金經理負責離岸信托資產的保值增值,甚至幫助富二代們更好地管理財富。
這種做法的一個好處是,當全球金融市場突發性系統性風險時,基金經理有主動管理能力,能最大限度保全資產安全。
雙稅務、雙法律顧問
《21世紀》:國內咨詢機構提供的離岸信托服務參差不齊,如果國內高凈值群體所認購的離岸信托產品在存續期出現法律問題,澤西島將如何確保這只產品的合規運營?
戈斯特:首先,每個在澤西島設立離岸信托品種的出資人,都必須證明資產來源合法合規;其次,澤西島金融監管部門會不定期現場審查掛牌信托公司的運營狀況,防止他們出售一些“存在法律風險”的離岸信托品種。
當投資者的離岸信托產品出現法律問題,首先他要明確這是離岸信托提供方的責任,還是自身問題。若是前者的責任,他需要盡快更換離岸信托提供方;若是自身問題,則要重新評估自己設立離岸信托的每個步驟是否合規合法。
若某個離岸信托被發現存在法律問題而使該離岸金融中心聲譽受損,這對在此設立離岸信托的其他投資者也會產生一定影響。比如,相關監管部門會從嚴調查你的離岸信托架構是否合規,資金來源是否合法、是否存漏稅等。
《21世紀》:中國高凈值人群該如何自我保障離岸信托架構的合法權益,你有何建議?
戈斯特:我個人覺得,中國高凈值人群在海外設立離岸信托時,應該先聘請兩個稅務顧問,一個專門負責自己國內資產的稅收問題,另一個則處理離岸信托所在地的稅務,這樣能確保自己的所有資產財富來源都是“完稅”與“合法”的。
其次,還建議配備兩個法律顧問,分別向自己提供中國與離岸信托所在地的相關法律建議,一旦投資者掌握相關的稅收和法律的建議,就能更清楚了解如何處理在海外管轄地設立投資實體/結構所遇到的法律和稅收問題。
但我聽說,中國某些高凈值人群將兩地稅務與法律建議,都委托給一家咨詢機構操作。(完)
離岸信托(Offshore trust)是指在海外離岸屬地成立的信托,在操作上與一般信托類似,它是一個具法律效力的安排,使一名人士(“委托人”)合法地把資產的法定權利轉讓給 另一名人士(“受托人”),但該資產的實益權利并不屬于受托人,而是屬于其他人士(“受益人”,可包括委托人本人)。因為特定的屬地對信托的定義或法條有 相對寬松或特別的政策,使受益人的利益能夠得到更多的保護。
參考:http://www.lxbsy.com/topic/Offshore_trust
]]>5萬美金注冊一家公司,資金不需實際注入,保密性強,可避高昂稅務
在世界地圖上,維爾京群島只是若干個的小圓點。第二次到達美洲的哥倫布發現了它,并賦予其一個音樂般動聽的名字——Virgin(處女之意)。
這里曾是加勒比海盜的虎踞地。19世紀蘇格蘭作家史蒂文森的名著《金銀島》曾為維爾京群島引來無數尋寶者。不過,如今維爾京群島已成為來自世界各地資本的集聚地。除了旅游業外,金融業為其貢獻了超過一半的稅收。
1985年,維爾京群島頒布了《國際商業公司法》,開始成為離岸公司注冊地,政策相當優惠:投資可免稅,無國籍限制,注冊資本低,不需申報管理者資料,也不必年檢等。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8月,維爾京群島這個只有153平方公里土地,2萬人的彈丸之地,已經擁有80萬家左右的注冊公司。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離岸投資中心之一。維爾京群島上注冊公司最多的羅德島便不時閃爍著中國公司的身影。
5萬美金可注冊一家公司
天津商人歐陽森已經從事多年國際紡織產品出口貿易。一直以來,他的出口生意都是通過代理商進行的,這讓他頗有些不放心。他擔心公司的商業機密和結匯安全。
兩年前,他在英屬維爾京群島注冊了一家離岸公司,其離岸賬戶開設在北京的一家外資銀行。
歐陽森注冊英屬維爾京群島(BVI)公司后,通過這家BVI公司自己直接進行出口貿易和結匯,享受到英屬維爾京群島政府免稅整的同時,也避免了匯率差額損失,保證貿易安全。
某香港公司注冊中心一位林姓工作人員告訴理財周報記者,當前,注冊英屬維爾京群島(BVI)公司相當便捷,優勢較為明顯,而且成本頗為低廉。
林介紹,注冊BVI公司,需向英屬維爾京群島公司注冊處,提供相關材料,繳納必要費用,等待審核記過即可。英屬維爾京群島政府在香港的代理注冊機構。
“實際上只要提供注冊人的身份證復印件和公司名字就可以了。”這位中介表示,注冊BVI公司所需材料很少,僅包括公司名稱、注冊人身份證或護照復印本,以及住址證明。
“提供公司名字,英屬維爾京群島審核沒問題即可。”深圳瑞豐德永商務咨詢有限公司的一位陳姓中介告訴記者,此過程僅需1-2天。“公司名字可為中文。”
“而且,一個人就可以注冊一家公司,不論國籍。公司經營業務也幾乎沒有限制。”陳介紹,整個注冊程序為15天左右。
根據英屬維爾京群島政府于2005年頒布的新公司法,離岸公司注冊資本為5萬美元。“事實上,這5萬塊錢并不需要實際注入,只是一種形式。”這位陳姓中介表示,所有的注冊費用折合人民幣大約為6500元,包括650美元的政府牌照費,以及注冊代理人費、注冊地址費等。
而直接購買現成的空殼公司,費用則為5000元人民幣左右。
對于很多公司而言,英屬維爾京群島簡直是個“避稅天堂”:只要注冊公司不在英屬維爾京群島當地經營,BVI政府免收公司任何稅款,即使在當地有業務,稅率也極低。同時,注冊公司也不用向英屬維爾京群島政府遞交年報及財務報表,僅公司內部保留資料反映公司狀況即可。公司股份轉讓不受任何限制,而公司資料也能得到嚴格保密。
2010年,高盛便通過其在英屬維爾京群島注冊的公司,在境外轉讓雙匯發展的股權收益,但沒有向河南省國稅局納稅,避稅4.2億元。
維爾京群島上的中國人
對于不少中國上市公司而言,維爾京群島無疑是最“可愛”的控股公司注冊地。
據商務部資料顯示:2008年對華投資前十位的國家和地區中,以實際投入外資金額計算排名,維爾京群島以159.54億美元高居第二。更有數據顯示,80多萬家島上注冊的公司中,就有近20萬家與中國企業有關。
在國內地產大鱷潘石屹眼中,維爾京群島就很可愛。
數年前,潘在英屬維爾京群島注冊了離岸公司Boyce,借此吸收了其名下國內部分實體項目的權益。此后,潘的Boyce公司與其妻名下的Capevale(BVI)公司共同成立SOHO中國(開曼)。之后,SOHO中國(開曼)相繼收購了潘在國內公司的權益。
通過BVI公司實現美股上市,陳天橋是個中高手。
2002年,陳天橋在維爾京群島注冊成立了控股公司Shanda BVI。一年后,陳天橋與軟銀在維爾京共同設立新控股公司盛大 Cayman。很快,Cayman與Shanda BVI進行股權置換,Cayman成為Shanda BVI股東。借此,盛大最終成功登陸納斯達克。
而蒙牛乳業控制人牛根生,也是借助其與其他公司發起人成立的BVI公司金牛、銀牛公司控制蒙牛乳業。
碧桂園的實際控制人,位列理財周報2011年3000中國家族財富榜單第8位的楊惠妍家族,也通過一家在維爾京群島注冊的“必勝有限公司”持有碧桂園95.2億股份,約占上市后58.19%份額。
此外,在維爾京注冊離岸公司或控股公司的大型公司還有中移動、中聯通等。公開資料顯示,國內石油巨頭中石油就注冊了BVI公司中油國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