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投資者密切關注的會議上,美聯儲在宣布9月不加息的同時,罕見地表示要緊盯中國。
美聯儲主席耶倫昨日稱,中國和新興市場是美聯儲的關注重點。長期以來,預計中國經濟增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有所放緩,問題是:是否中國存在更急速放緩的風險。
英國《金融時報》文章稱,由于明顯的外交原因,中國從未在此類會議上被提及。但美聯儲盡可能明確地表示,中國經濟增速放緩、股災等是導致暫不加息決定的因素之一,這在未來還會施加影響。
關于這一點,美聯儲是這樣說的:“最近的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發展可能在某種程度上抑制了經濟活動,并可能在短期內進一步施壓通脹。”耶倫也稱,8月份金融市場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了中國風險,重要的新興市場都受到負面影響。
美國金融市場也反映出中國對美國加息造成的影響力。美國聯邦基金利率期貨表明,今年年底前加息的概率已經跌破了50%,較年初的95%大幅下滑。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中國金融市場大幅動蕩的沖擊影響,其他還包括中國政府救市、引導人民幣貶值和經濟減速。
在美聯儲宣布按兵不動之后,原本市場預期應當上漲的標普500指數反而走低了,周四收盤跌了0.26%。《金融時報》稱,這可能是因為美聯儲對國際局勢的坦率態度引發了市場的擔心:美聯儲可能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現在,美聯儲不僅依賴美國經濟數據,而且還依賴于世界其他經濟體的變化。如果中國經濟增速持續放緩,并繼續向全球輸出通縮,那么,美聯儲可能將繼續維持零利率。
其實,從某種角度看,中國已經提前幫助美聯儲加了息。華爾街見聞提及,中國央行在8月中旬引導人民幣大幅貶值,這使得美元對人民幣相對升值。美元升值將打壓美國出口、令進口變得更廉價。與此同時,美國企業的海外利潤將降低,美國非美元方面的勞動力成本大幅增加。這就令美元升值達到和加息一樣的效果。
事實上,關注中國的全球主要央行不僅是美聯儲,還有英國央行。華爾街見聞提及,英國央行行長卡尼本周三表示,未來,如果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影響擴大至全球,那么英國通脹可能在低位徘徊更久。而影響英國央行加息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就是通脹。
卡尼還稱,如果中國經濟增速放緩至3%,那么將拖累全球經濟0.3個百分點,拖累英國經濟0.1個百分點。(來源:華爾街見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