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退稅時。來到澳大利亞,需要了解的東西非常多,退稅就是其中一項和切身利益尤為相關的事情。稅收是一個國家政府賴以生存的財政基礎,而個人所得稅則是政府財政的重要來源。因此,上到總統,下到平民百姓,納稅成為每個人的義務和職責。澳大利亞是根據個人收入情況逐步提高稅率,從而以此來減少低收入者的負擔和控制高收入者的收入過快增長。最基本的原則是多收入多交稅,收入低的先交稅后退稅。對于剛來澳大利亞不久的新移民,可能不是很了解退稅,那么接下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在澳大利亞退稅。
自2014年7月1日起,你就可以準備遞交2013-2014財政年度的報稅表,而2014年10月31日是你自行報稅的最后遞交期限,而如果你委托會計師報稅的話,可以延長到明年三月三十一號。
根據澳大利亞的稅法規定,但凡是澳大利亞稅法上所認為的居民,不論其收入所得源在澳大利亞境內或是國外,都需要向澳大利亞國稅局申報所得稅。那何為澳大利亞稅法上認可的居民呢?一般來說只要個人住所設立于澳大利亞境內或澳大利亞居留滿183天以上者,便有可能認定為澳大利亞稅法上的居民并負有納稅的義務。當然了,不具備永久居留權或公民身份的個人,也不代表因此豁免納稅義務,因為澳大利亞國稅局在評估個人是否為稅法上認定公民時,除了考慮住所及居住天數的因素,還會考慮其它因素,比如說個人主要事業所在地,是否有意圖在澳大利亞長久居住等等方面。
用于報稅的文件資料有很多種:稅單group certificate或去年賦稅記錄tax return orassessment notice,工資單其他所有收入記錄如退休金、福利金、賣出股票、收進租金。所有和工作、生意、理財投資有關的支出憑證(收據、發票、車票、機票、賬單、私人醫保的編號、配偶和孩子的收支文件、有效便條等),公司或小生意的賬本明細冊。如果你有一些支出沒有憑證,比如說火車票,只要有合理的計算方法,稅務局也是認可的。所有報稅資料都要保存五年,因為稅務局每年都會抽查。在抽查的時候,一切憑證據講話,但是有時候合情合理的“忘記了”也是可能被稅務官接受的。但是如果查實了錯報漏報多報不報,罰款會很厲害,至少是年收入的13%。而對于工作有關的支出在$300以下的,一般不需要憑證,可以憑自己記錄獲得退稅。
網上報稅最簡單的遞交方式之一就是利用在線e-tax(電子報稅軟件)。E-tax是澳大利亞稅務局網站上免費使用的電子遞交系統,每周7天,每天24小時都能使用。只要上ATO網站鍵入E-tax,就可以下載E-tax的軟件并安裝到自己電腦里。用E-tax最大的好處是可以立即看到可退回多少稅或需要補交多少稅,但前提是必須要有基本的稅務知識,以免因為Claim太多而遭ATO審計,或者不清楚可以Claim多少而取不回自己應得的數目。
用E-tax自己報稅,手頭上要準備的資料包括雇主提供的PAYG Payment Summary(全年工資總結)、稅號、銀行賬號(如果選擇directdebit的方式)、Medicare card number(如有)全年銀行利息、投資(如有)股票的股息、投資房(如有)的租金收入和開銷.
如果之前沒有報過稅,沒有Notice of assessment,ATO會要你提供一些只有你才知道的資料,如PAYG summary上的全年稅前工資或者銀行賬戶。如果有配偶(夫妻/同居),就填入對方的資料。最后就是填入銀行帳號,ATO會自動打錢到這個賬戶,要確定BSB和Account Number都對。填完這些,就進入收入和工作開銷的部分,這個就視個別情況而定來填寫。
應納稅年收入 | 納稅金額 |
0–$18,200 | 0 |
$18,201–$37,000 | 年收入超過$18,200部分的19% |
$37,001–$80,000 | $3,572加上年收入超過$37,001部分的32.5% |
$80,001–$180,000 | $17,547加上年收入超過$80,000部分的37% |
$180,001及以上 | $54,547加上年收入超過$180,000部分的45% |
從上面這個計算方法不難發現,高收入人士幾乎有一半的錢要交給稅務局,所以大家要好好研究,想法子投資,理財,退稅。有許多途徑可以合理降低你的稅率,澳大利亞的富翁大多數交稅很少。所以我們在這里奉上一些退稅的小貼士,讓大家合理地避稅。
實用退稅小貼士:
(來源:澳洲財富生活雜志社)
]]>出口免稅主要適用于生產性企業的小規模納稅人自營出口貨物、來料加工貨物、間接出口貨物和一些特定的商品如油畫等。在財務核算上要注意區分一般貿易出口免稅、來料加工貿易免稅和間接出口免稅三種不同的情況。具體操作是,首先將出口收入計入主營業務收入,不計算應收的退稅款。其次,因為是出口免稅,應將該出口商品耗用國內采購材料的進項稅額進行進項轉出,計入主營業務成本。如果該企業是生產企業,除了有出口免稅收入之外,還有出口退稅收入、內銷收入等,需按一定的比例將出口免稅耗用的國內采購材料的進項稅額計算并轉出。
例如:飛飛公司為一家生產性企業,2008年10月出口A商品,取得出口收入10萬美元,沒有內銷收入,當月可抵扣進項稅額為5萬元。假設A商品為免稅商品,匯率比例是:100美元=680元人民幣,飛飛公司該月無留抵稅額。
會計處理如下:
1.計算出口銷售收入
借:應收賬款 680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外銷收入 680000
2.將進項稅額轉入主營業務成本借:主營業務成本50000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50000。
如果該企業除了有出口免稅收入之外,還有出口退稅收入、內銷收入等,需按一定的比例將出口免稅耗用的國內采購材料的進項稅額計算并轉出。
而出口退稅率為零主要適用于一些國家限制出口的商品。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出口貨物退(免)稅若干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6〕102號)第一條規定,出口企業出口的下列貨物,除另有規定外,視同內銷貨物計提銷項稅額或征收增值稅:(一)國家明確規定不予退(免)增值稅的貨物。(二)出口企業未在規定期限內申報退(免)稅的貨物。(三)出口企業雖已申報退(免)稅但未在規定期限內向稅務機關補齊有關憑證的貨物。(四)出口企業未在規定期限內申報開具《代理出口貨物證明》的貨物。(五)生產企業出口的除四類視同自產產品以外的其他外購貨物。
出口退稅率為零的貨物視同內銷,計提銷項稅額。具體操作是:
首先,將出口收入計入主營業務收入,不計算應收的退稅款。
其次,再根據下列公式計算銷項稅金:
1.一般納稅人以一般貿易方式出口上述貨物計算銷項稅額公式
銷項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格×外匯人民幣牌價÷(1+法定增值稅稅率)×法定增值稅稅率
2.一般納稅人以進料加工復出口貿易方式出口上述貨物,以及小規模納稅人出口上述貨物計算應納稅額公式(都屬于進項抵扣)
應納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格×外匯人民幣牌價)÷(1+征收率)×征收率
注意將上面出口貨物離岸價格,換算成不含稅的收入。
再其次,該貨物的進項稅額不需作轉出,可以直接進行抵扣。應計提銷項稅額的出口貨物,如果生產企業已按規定計算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并已轉入成本科目的,可以從成本科目轉入進項稅額科目。外貿企業如果已按規定計算征稅率與退稅率之差,并已轉入成本科目的,可將征稅率與退稅率之差及轉入應收出口退稅的金額,轉入進項稅額科目。
例如:飛飛公司為一生產性企業,2008年10月出口A商品,取得出口收入10萬美元,沒有內銷收入,當月可抵扣進項稅額為5萬元,假設A商品為退稅率為零的商品,匯率比例為:100美元=680元人民幣,增值稅稅率為17%,飛飛公司該月無留抵稅額。
會計處理如下:
1.計算出口收入
借:應收賬款 680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出口收入 680000
2.計算銷項稅額先換算成不含稅的收入=680000÷(1+17%)=581196.58(萬元)
計算銷項稅額=581196.58×17%=98803.42(萬元)
借:主營業務收入——出口收入(或視同內銷的出口收入) 98803.42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98803.42
注:如果一開始就知道是出口退稅率為零,也可將上面兩個步驟合并處理。
3.將銷項稅額與可抵扣進項稅額相減計算該月應納的增值稅
綜上所述,出口免稅與出口退稅率為零雖然相當類似,但實際上其中適用了不同的稅收政策,會計核算處理上也是完全不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