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集團首席執行官陸兆禧表示,暫時不會再考慮到香港上市。
與此同時,美國和英國三家證券交易所向阿里巴巴伸出橄欖枝。為爭奪阿里巴巴IPO大單,國際幾大證券交易所間的爭奪戰已經打響。而阿里巴巴方面關于“不趕時間上市,也沒有具體的IPO時間表,只會選擇在適當時間及合適地點上市。”的表態則令阿里巴巴IPO更復雜,看得出,馬云仍在“打太極”。
四交易所卷入爭奪戰
今年7月23日,香港《東方日報》率先披露稱,阿里巴巴集團已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正式啟動在港上市程序,預計十月份掛牌。7月28日,阿里巴巴的集團年會上,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證實了此則消息。
然而,由于阿里巴巴希望以合伙人制度上市,以確保董事局的控制權,但香港證監會認為其做法有損小股東利益,表明不會開綠燈,令阿里巴巴赴港上市事宜受阻。之后,市場就不斷傳出消息稱,美國的紐約證券交易所、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已經接受阿里的合伙人制度,正在爭奪阿里巴巴的首次公開募股 (IPO)。進入10月份,借倫敦市長鮑里斯.約翰遜前往香港訪問之機,阿里巴巴的高管與這一行英國官員舉行了會談。倫敦副市長馬特豪斯在會面中談到了阿里巴巴在倫敦上市的可能性,倫敦證券交易所加入阿里巴巴IPO爭奪戰。
10月24日,阿里巴巴集團高管團隊與香港媒體舉行交流會,集團首席執行官陸兆禧表示,暫時不會再考慮到香港上市,也沒有計劃和港交所溝通,等時機成熟雙方才能重返談判桌。顯然,從陸兆禧的講話看,并沒有完全排除未來在香港上市的可能性。
“目前不斷傳出美國和英國三家證券交易所加入阿里巴巴IPO爭奪戰的消息,不排除是阿里巴巴方面在主動向外界釋放消息,加大對香港證監會的壓力,為阿里巴巴最終在香港上市掃清障礙。”中國金融智庫首席經濟學家宏皓表示,這應該是阿里巴巴和馬云的陽謀,目前的四家證券交易所當中,港交所應該仍然是阿里巴巴上市的首選之地。
阿里巴巴為何受青睞
很多人并不理解,在阿里巴巴提出上市計劃后,為什么會有這么多家證券交易所加入爭奪戰?吸引阿里巴巴掛牌上市究竟對這些交易所有什么好處呢?昨日,本報記者電話采訪了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的李永森教授和武漢科技大學金融研究所所長董登新。
“首先,外界預計阿里的估值最高達1000億美元,融資額最高200億美元,將成為自Facebook去年上市以來最大規模的科網企業IPO。像阿里巴巴這樣企業的估值規模和融資規模,不論在哪個交易所掛牌上市,都會引起人們的極大關注,等于是幫助相關證券交易所做了一次免費的廣告宣傳。”董登新說。
李永森補充說,不論是國外公司制證券交易所,還是國內會員制的證券交易所,都是要追求盈利的,這是證券交易所運營下去的必要條件。證券交易所為企業提供上市的平臺并非是免費的,而是需要上市公司繳納一定的上市費用,這是證券交易所賺取利潤的一個重要來源。
最后,對于證券交易所而言,上市公司和交易客戶是其存在的兩個重要基礎。而吸引優質上市公司前往上市,無疑是任何一家證券交易所都要努力去做的工作。
本報記者 孫憲超
■最新表態
馬云:若在美上市再不回港
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日前在杭州對香港傳媒表示,合伙人制和香港的制度沒有沖突,香港遲早會接受合伙人制度,只是時間問題。阿里巴巴不會到不歡迎阿里巴巴上市的地方上市。不過他也坦言,自己對阿里巴巴以往和香港溝通不足感到很大歉意。
對于和香港方面的溝通,馬云承認曾經堅持要讓合伙人擔任行政總裁,如果總裁不是合伙人,寧愿不上市。對于美國上市,他直言集團內部大多數人都較為支持,因為香港投資者對淘寶等阿里巴巴業務認識不多,而美國的表現更為積極,“或許到美國上市是正確的”,阿里巴巴上市應該選擇更喜歡和歡迎阿里巴巴的地方。
他表示如果成功在美國上市,就不會再到香港上市,如果要再上市,會選擇在中國內地。
財政司司長回應阿里上市:
對修訂上市規則持開放態度
針對阿里巴巴堅持采取合伙人制度而暫時放棄來港上市,香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昨日表態,香港方面對于是否修訂上市規則持開放態度。
曾俊華表示,香港證監會及港交所應咨詢市場意見,探討是否需要更改現有上市條例。如果結論是需要修訂,則可尋找適當方法處理。
原標題:在哪上市馬云仍在“打太極”
]]>6月29日,阿里巴巴與杭州市公安局聯合召開發布會,會上表示,經過數月來得偵查、取證,專案組隨即前往福建莆田等地守候布點,并于4月15日實施集中抓捕,搗毀詐騙團伙7個,抓獲犯罪嫌疑人36名。
據悉,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進行欺詐已形成一個完整黑色產業鏈,從買賣平臺賬號,到提供虛假身份證、虛假銀行賬戶、通訊賬戶等作案工具,到最終實行欺詐、提款和轉移贓款等行為都有明確分工。
2009年至2010年期間,阿里巴巴10多萬中國供應商曾混入近3000家欺詐分子。原阿里巴巴B2B公司CEO衛哲因此于今年2月離職。
阿里巴巴表示,已就阿里巴巴B2B供應商的準入門檻做出調整,禁止簽入離岸公司,禁止合同轉讓,禁止個體工商戶簽入,同時對供應商會員服務購買、賬戶使用、在線交易、信息發布等行為加強了規范。
在保護買家方面,阿里巴巴加強了對用戶的普法和保護:上線誠信知識普法頻道,通過視頻、專題等形式進行防騙教育;繼續對買家推行適度補償政策,目前已累計補償193.6萬美金;開發國際版支付寶的擔保服務,提升交易安全。
隨著阿里巴巴越來越嚴厲的控制,大量犯罪分子開始向其他平臺包括海外平臺轉移。阿里巴巴B2B公司CEO陸兆禧稱,阿里巴巴希望聯手其它電子商務平臺包括全社會,協同作戰,共同維護中國制造的國際形象。
據統計,今年2月份至今,B2B平臺欺詐投訴下降率超過70%,被投訴欺詐客戶僅為個位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