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人員占比升至8.2%
進一步分析相關數據,在全體基金管理從業人員中,從事銷售與市場推廣的人員占比從2004年的八成二逐年下降至2013年的七成一。同期,從事研究與分析的人員占比從百分之一點七逐年提升至百分之三點九,從事交易執行的人員占比從百分之一點五逐年提升至百分之二點九,從事基金行政的人員占比也從百分之六點二上升到百分之八點二。
研究分析、交易執行是直接創造基金價值的崗位,也是保持基金管理公司核心競爭力和差異性的關鍵崗位。因此這類崗位人員配置的變化,實質也是激烈行業競爭的結果。從事銷售與市場推廣的人員占比逐年下降,則是雙重因素導致的結果。
資源更多投向創造價值
一方面,基金管理公司的規模呈現小型化特點,2004年每家機構平均人數接近100人,而2013年平均人數下降至不足33人,在資源有限的前提下,基金管理行業把資源更多投向直接創造價值的崗位。另一方面,其它金融機構(例如銀行、證券、保險公司等)為努力拓展其中間業務收入,加大了對基金產品的推廣營銷工作,客觀上也為基金管理公司優化資源配置創造了條件。
中資借力RQFII立足香港
建設國際資產管理中心,是國家「十二?五」規劃中給與香港的戰略定位。過去一段時間,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為香港資產管理行業帶來跨越式發展,特別是部分中資金融機構的資產管理業務,因借力RQFII而成功在香港立足。展望未來,兩地基金互認安排將進一步加劇香港基金管理業的市場競爭。資產管理行業的利益攸關方(包括監管當局、市場參與者等)需要秉持開放、創新的理念,借力互聯網金融平臺,從而讓中國內地現有4,700萬基金投資賬戶、1億3千萬股票賬戶為香港資產管理行業的「中國故事」譜寫嶄新篇章、增添精彩內容!
]]>在默克爾訪華期間,中德在航空領域也達成多項合作協議。其中,德國漢莎航空周一表示,公司同中國國航簽署合作伙伴協議。根據協議,國航和漢莎計劃成立一個合資項目,允許雙方出售對方公司的機票,共享某些航線的收入。
此外,空中客車直升機部門周一與中國企業簽訂協議,將對中國銷售100架直升機。
據悉,目前德國是中國在歐洲最大的貿易伙伴,同時也是中國重要的資金及技術投資國。中德貿易額一直占中歐貿易的近三分之一,相當于中國與英、法、意三國的總和。2013年,中德貿易額達1616億美元,是1972年兩國建交時的580倍。
此前,中德在金融領域方面的合作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6月19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決定授權中國銀行法蘭克福分行擔任法蘭克福人民幣業務清算行。
央行稱,法蘭克福人民幣清算安排的建立,將有利于中德兩國企業和金融機構使用人民幣進行跨境交易,進一步促進貿易、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
今年3月28日,中國人民銀行與德意志聯邦銀行簽署了在法蘭克福建立人民幣清算安排的合作備忘錄。之后,將確定法蘭克福人民幣業務清算行。
德國對華投資占歐盟對華投資的四分之一,目前德國在華企業約8200多家,累計投資額超過200億美元。而中國自歐盟的技術引進也有四成來自德國。
金融危機以后,中國企業抓住機會去德國并購機床等領域的制造業,去投資的不在少數。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累計對德投資約40億美元,年均投資項目超過100項,在德企業已達到2000多家。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釣魚臺國賓館會見德國總理默克爾時表示,中德務實合作是全方位的,雙方步伐應更大一些,打造更響亮的合作品牌。雙方要落實好已經決定的合作項目,當前應著力打造兩國制造業合作,共同運作好法蘭克福人民幣離岸市場建設。
習近平還表示,中方歡迎德方共同參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方將繼續有序推進開放,歡迎德國繼續參與中國市場競爭。
]]>據了解,此次匯添富基金與渣打銀行強強合作堪稱“火速”。2013年1月,證監會對臺新增1000億元RQFII額度,臺灣方面則于去年年底調整了離岸銀行平臺業務規范,正式放行人民幣基金。在此背景下,匯添富成為首批進軍臺灣市場的內地基金公司。
匯添富方面表示,RQFII開通臺灣離岸銀行平臺后,不僅拓寬了人民幣回流渠道,同時還促進了臺灣離岸人民幣市場和國內金融市場的發展,是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重要一步。
]]>事實上,這是一個雙贏模式。英國在分享中國經濟發展成果的同時,中方也能開拓海外市場,加速人民幣國際化。
記者張環第五次中英經濟財金對話圓滿落幕。在59項互利共贏成果中,金融領域的合作尤其引人注目。中國國務院副總理馬凱與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在會后新聞發布會上宣布,中國和英國同意人民幣與英鎊在上海和境外開展直接交易,英鎊由此成為繼美元、日元和澳元后,第四種直接與人民幣交易的貨幣。兩國還同意在倫敦進行人民幣結算和清算。此外,英國金融機構還獲得了800億元人民幣的人民幣合格境外投資者(RQFII)初始額度,可用于投資中國內地的股票、債券和貨幣市場。談及兩國金融合作取得的最新進展,16日接受本報記者采訪的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李建軍認為,這對于中英兩國是雙贏的。一方面,英國全力推動倫敦人民幣離岸交易中心建設,能更多地分享中國經濟增長的成果;另一方面,中國也借此積累越來越多的經驗,充分利用全球金融中心的資源,擴大人民幣在國際市場上的使用,加速人民幣國際化。
在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和倫敦市市長約翰遜訪華期間,第五次中英經濟財金對話10月15日在京舉行。本次會議成果豐碩,中英簽署了多項金融、貿易大單。其中,開啟直接貨幣交易與批準倫敦加入RQFII制度并確定初始額度等成果,關注度最高。當天,英國財政部發布聲明稱,以前倫敦的投資者要通過香港才能投資中國股市和債券,提高了交易成本。今日簽署的協議使英國投資者可直接使用人民幣進行境內投資,不僅方便投資者,也為倫敦人民幣市場下一階段發展打下基礎。這將加強倫敦作為人民幣離岸交易中心的角色。奧斯本在新聞發布會上也表示:“人民幣國際化提速以及將倫敦作為中國內地和香港以外的重要人民幣交易中心,這都會為英國金融服務,為英國穩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帶來巨大好處。”
對于這些金融合作成果,全球各大媒體競相報道。美聯社評論稱,隨著中方逐漸擴大人民幣進行貿易和投資的使用范圍,全球各個金融中心都爭相想從以人民幣計價的業務中分得一杯羹。這一消息令倫敦在這場競賽中處于領先地位。彭博社稱,人民幣和英鎊的直接交易,有助于倫敦與法蘭克福、巴黎展開競爭。《華爾街日報》認為,允許境外投資者用人民幣進行境內投資,這是中國政府逐步放松資本管制和匯率管制的措施之一。英國《衛報》評價道,英國和中國在這一高層對話中達成大量的政策成果和協議,是雙方強化金融合作的又一舉措。英國廣播公司稱,中英簽署800億元人民幣的協議,使得人民幣在英國的運轉能夠按照中國的規則進行。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奧斯本中國之行成果豐碩,在金融合作領域,“英方有望向中國國有銀行提供特別待遇”,并鼓勵“中國應當尋求通過倫敦這個國際金融中心來發展人民幣業務”。
“上述舉措意義重大,從而加快了倫敦成為繼香港之后的第二大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建設步伐。”李建軍告訴記者。在他看來,這些舉措可謂層層推進。首先,開啟人民幣與英鎊的直接貨幣交易、并在倫敦進行人民幣結算和清算等舉措能有效降低兩國在貿易結算時的匯兌成本,從而提高兩幣種在貿易結算中的比例,同時有助于在倫敦市場上形成一定規模的人民幣存量。在資金池建立起來之后,便要解決中資銀行的牌照問題,方便其進入倫敦市場。可喜的是,英國政府網站日前已登載聲明稱,兩國將舉行談判,討論允許中國商業銀行通過設在倫敦的分支機構開展批發業務的可能性。
此時,隨著離岸人民幣存量增長,隨著跨境人民幣貿易結算范圍不斷擴大、人民幣境外投資及外商投資等業務的開展,運用RQFII這一政策工具則能進一步拓寬離岸人民幣的投資渠道,更好地為金融機構提供服務,也完善了海外人民幣的回流機制。“如果說傳統思路是需求創造供給,RQFII則創造了一個供給創造需求的新模式,為人民幣投資提供更多渠道,將倫敦人民幣市場做大。”他提出。目前,RQFII的試點單位優先選擇了境內基金公司和證券公司的香港子公司。中國證監會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3年9月有兩家機構獲得RQFII資格,分別是柏瑞投資香港有限公司和創興銀行有限公司,目前獲得RQFII資格的機構數量已達到35家,總額突破1300億元人民幣。其中,9月RQFII新增14個A股賬戶,賬戶總數達到96個。未來,商業銀行、保險公司、信托公司和資產管理公司都有望加入。而英國金融機構率先拿到800億元人民幣的RQFII初始額度,按照規定,這些機構一旦在2013年底之前提交申請,獲批后便可使用人民幣進行境內投資。
眼下,英國政府正全力將倫敦打造成為人民幣離岸交易中心,希望能得到廣大中國投資者的青睞。很顯然,中國經濟的發展成果為世界所矚目,中方的資金和市場是兩大尤為寶貴的資源。倫敦金融城市長葛若杰在上月訪華期間接受采訪時就表示:“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是在英企業希望進一步開拓的一個穩定增長的市場。英國希望通過雙向資金流通和知識交流來與這一全球經濟強國合作。”
“事實上,這是一個雙贏模式。英國在分享中國經濟發展成果的同時,中方也能開拓海外市場,加速人民幣國際化,抵制美元霸權。”李建軍表示。從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后,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速,人民幣在國際市場上的認可度和接受度不斷增強。記者注意到,從6月底開始,隨著人民幣跨境使用的相關政策陸續出臺,人民幣國際化已經開啟了新一輪提速。在與歐洲合作方面,6月22日,中英兩國央行簽署規模為2000億元人民幣/200億英鎊的雙邊本幣互換協議,這是中國與西方國家簽署的首個貨幣互換協議;7月12日,中國證監會、人民銀行和外匯局決定將人民幣合格境外投資者(RQFII)的試點拓展到倫敦;本月10日,人民銀行正式與歐洲央行簽署中歐雙邊本幣互換協議,規模為3500億元人民幣/450億歐元,期限為三年。特別是本次中英經濟財金對話上達成的最新金融合作成果,表明人民幣不僅用于傳統的貿易結算,更在逐步滲透到金融交易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