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假報出口
“假報出口”具體是指行為人根本沒有出口產品,但為騙取國家出口退稅款而采取偽造單據、憑證等手段,虛構已稅貨物出口事實,包括以下幾種情形:
1、偽造或者簽訂虛假的買賣合同;
2、以偽造、變造或者其他非法手段取得出口貨物報關單、出口收匯核銷單、出口貨物專用繳款書等有關出口退稅單據、憑證;
3、虛開、偽造、非法購買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其他可以用于出口退稅的發票;
4、其他虛構已稅貨物出口事實的行為。
(二)其他欺騙手段
“其他欺騙手段”,是指除了“假報出口”以外的為騙取國家出口退稅款而采取的欺騙手段。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零四條規定的“其他欺騙手段”:
1、騙取出口貨物退稅資格的;
2、將未納稅或者免稅貨物作為已稅貨物出口的;
3、雖有貨物出口,但虛構該出口貨物的品名、數量、單價等要素,騙取未實際納稅部分出口退稅款的;
4、以其他手段騙取出口退稅款的。

深圳隆泰祥公司 騙取出口退稅近1億元案
張某與深圳寶安10余家服裝生產企業實際經營者達成協議,按照每虛開100萬元發票給予1%的好處費或者提供每月場地租金的方式,利用這些企業為自己虛開增值稅發票提供條件。為逃避稅務機關的檢查,張某指使王某控制一幫老鄉,偽造購銷合同、記賬憑證、賬本賬冊以及劃撥資金,以控制10余家生產企業名義對外大量虛開增值稅發票到這一騙稅團伙控制的隆泰祥等8家外貿公司,再偽造外貿合同、接受境外資金入境、獲取空白外匯核銷,勾結貨運代理“配貨配票”,虛假報關出口騙取國家稅款。同時,虛開增值稅發票到福建、江蘇、甘肅、江西等省份。
南京利用香港臺灣離岸公司騙取退稅1億多
南京海關聯手國稅部門查獲一起案值巨大、手法隱蔽、性質惡劣的騙取出口退稅犯罪大案,案值總額高達6.92億元,涉嫌騙取出口退稅1.16億元,其中已實際退稅入賬1.09億元。據悉,該案為2013年全國大規模打擊走私專項斗爭和聯合行動中查獲的實際騙退稅金額最大的一起典型案件。
據調查,早在2009年,犯罪嫌疑人陸某就曾把其銷售到泰國、馬來西亞等地的設備以高報價方式騙取退稅,累計騙取出口退稅2600萬元。嘗到甜頭后的陸某,又指使其妻劉某在臺灣注冊成立一家離岸公司作為進口設備的境外賣方,并在香港注冊成立另一家離岸公司作為進口設備的境外賣方,構建了一個完全由陸某掌控的、以“道具機器”循環進出口騙取出口退稅的犯罪環鏈。
兩出口企業騙取出口退稅1.6億元被罰800萬
兩出口企業將不到0.5元/塊的廢舊液晶顯示屏,通過簡單加工包裝,搖身一變偽裝成“高科技產品”,然后通過多家出口企業以高出200倍的價格代理出口,企圖騙取國家1.6億出口退稅時被江門海關查獲,并受行政處罰800萬元。
2010年3月6日,該關緝私部門查獲廣州某物流有限公司出口至香港的太陽能電池和液晶顯示屏涉嫌高報價格,騙取國家出口退稅。通過立案調查,江門海關查到廣州、深圳等多家出口企業存在以相同手法申報這些出口退稅率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