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公司的財務模型需基本思路?

贊同來自: LX2013
建模前應要取得過去5年的財務數據,以便根據歷史數據做假設,通讀年報尤其是報表附注部分,掌握數據背后的信息。從基礎的利潤表模型開始,須對影響利潤表的一系列因素做假設,既參考歷史數據,也考慮未來發展,沒有絕對的正確與否。銷售額增長率最關鍵,其它參數的假設都基于銷售額的一個比例而來。
利潤表上,重要的質量監控指標是運營杠桿。一般而言,某個公司的運營杠桿相對固定。若預測未來公司的各項數字,發現運營杠桿與歷史相比發生重大變化,這時就應重新檢查各種假設,發現不合邏輯的地方。一般的模型假設沒有深入的固定成本與費用和可變成本與費用的分析,容易忽視了運營杠桿的效果。
利潤表上另一重要的質量監控指標是凈利潤增長率與ROE的關系。在盈利能力與資本結構不變的情況下,ROE就是凈利增長的極限。若凈利潤增長遠超歷史平均ROE,那么公司必定有重大變化,諸如增發或借貸等資本結構變化,或盈利能力大幅提高。若無重大改變,之前的一些假設一定錯了。
資產負債表來自現金流量表:
1,資產負債表中現金部分。
2,借款部分來自流量表的籌資部分。
3,固定資產及無形資產與現金流量表的經營現金流和投資現金流有關。
4,股東權益與現金流量表的籌資部分緊密相連。資產負債表反映的是公司在某時間點的狀態,而現金流量表就是資產負債表變化的記錄。
來自利潤表:
利潤表的凈利潤會進入資產負債表的存留收益,增加股東權益。剩下的很多項目須根據歷史與經營按銷售額比例做假設。資產負債表的重要質量監控指標是現金轉換周期。沒有重大,企業的現金轉換周期是比較穩定。若模型的現金轉換周期有大改變,說明假設需要修改。
現金流量表里的經營現金流與利潤表和資產負債表關系緊密。凈利潤來自利潤表。流動資金的變化是從資產負債表而來。在經營現金流中需要做出對攤銷與折舊的假設。這需要查詢公司歷史上的攤銷折舊占資產原值的比例,根據自己的判斷做出合理的假設。
投資現金流最重要的是資本支出假設,其對DCF估值有重大影響。因資本支出會自然地減少自由現金流。一般而言,公司維持運營需要的資本支出至少需要與攤銷折舊相似,若公司快速擴張,則資本支出要超過攤銷折舊。籌資現金流最重要的是分紅比例,需要看歷史數據,然后再做合理的假設。
最后與其他
另一重要的質量控制指標是杜邦分析中的財務杠桿。整個模型需靠資產負債表來質量監控。若建模后資產負債表不平衡,資產不等于負債加股東權益,肯定不對。三張報表聯系模擬財務狀況可進行幾乎所有的估值。若有統計、精算方面背景,可以把統計模型融入財務模型用蒙特卡羅的方式做模擬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