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建自由貿易港了

自由貿易港(free port)是指全部或絕大多數外國商品可以免稅進出的港口,劃在一國的關稅國境(即“關境”)以外。
自由貿易港與自貿區兩者的區別也是比較明顯。
首先關稅不一樣。自由貿易港基本是零關稅,自貿區沒有零關稅,關稅有一定幅度的優惠,但由不同項目決定。
出境,注冊方企業不一樣。自由貿易港主要是落地簽,自貿區必須得簽證。自由貿易港注冊企業不需要太多審批,自貿區注冊企業得報批。
自由貿易港可以先進貨后報關,自貿區得先報關后進貨。自由貿易港人員可以任意流動,自貿區人員流動有限制。國際認可的職業資質,在自由貿易港可以互認,而自貿區,則必須遵從區內相關規則和門檻。
自由貿易港企業進入沒有門檻,自由貿易港與自貿區建設完全沒有沖突和影響,因為自貿區與自由貿易港所在區域不同,市場服務對象也完全不同;同時,對于企業來說,自貿區完全遵守當地制定的境內相關政策,而自由貿易港則是遵循國際標準,落戶什么地方,完全取決于企業對市場的需要。

一. 海南或建自由貿易港
然而在不久的將來
海南的“自貿港”或許會比想象中更加“國際范兒”
《華夏時報》記者從博鰲論壇上獲悉,海南的目標是搭上中央改革開放政策的列車,在全島建立自貿港,對標國際最高水平,成為全球貿易樞紐中心。
自由貿易港對海南來說,機遇與挑戰并存
海南自貿港設想
自由貿易港建立后,可以取消當前的負面清單,把投資權限放開,
讓企業有更自由的投資和發展
自由貿易港可能會給海南,中國帶來很大的變化
以前的自貿區都是小打小鬧
自由港才是物流、資金、信息、人才的集聚地
成為引領區域發展合作的物流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心和創新中心
小知識:
自貿港是自貿區的升級:
自貿港和自貿區雖然只是一字之差,但卻是扎扎實實的升級。自由貿易港通常被視為開放程度最高的自貿區,在自貿港里海關一線真正放開,貨物自由流動,取消或最大程度簡化入港貨物的貿易管制措施,簡化一線申報手續。
從國際常規上看,自由貿易港往往是港口等交通物流中心,在關稅方面給予優惠,方便國際貿易船只出入港,進行裝卸、儲存與過境中轉等。
新加坡港和中國香港,均實施自由貿易港政策,吸引大量集裝箱前去中轉,從而奠定其世界集裝箱中心樞紐的地位。
二. 自由貿易港的發展的幾個特點:
1、是開放自由程度高
貨物監管和行業準入都比較寬松
比如,科隆自由貿易港企業注冊不需要營業執照,沒有最低投資要求。
迪拜港董事局則有較大的決策自主權,采取“政企合一”的“小特區”模式,允許外資不受阿聯酋公司法中“外資低于49%”的比例限制,單獨設立獨資企業。科隆自由貿易港和紐約自由貿易港貨物進出都不受國內配額限制,貨物種類除化學等嚴控品外都可自由進出港區。
2、是海關監管便利
自由貿易港一般都具有“境內關外”特征,或者至少部分功能區具備“境內關外”特征,以區別于“境內關內”的嚴格監管,使海關程序更加便利。在該特殊功能區內,報關的要求較為寬松,甚至不用報關。
只要不進入關境內消費市場,也不用繳納進口稅
3、是政策優惠
自由港定位之一為國際物流中心
設置稅收洼地,參與國家市場競爭
比如,科隆自由貿易港區內企業繳納的所得稅率低于10%,不到“境內區外”的三分之一。
迪拜杰貝阿里自由區內的所有企業在50年內免交所得稅,區內工作人員免交個人所得稅。
三. 雄安之后看海南 有望成高級別自由貿易港!
作者顏色系北京大學經濟政策研究所副所長
作者郭凱明系中山大學嶺南學院副教授。時間4月8日
海南建省30年,國家非常有必要對海南省規劃再次做出調整
海南省有望成為繼雄安新區后又一重大區域發展戰略
成為一帶一路中海上絲綢之路的中心樞紐
在國家政策的有力推動下,海南將集聚生態、科技、貿易、商業服務和旅游等高端產業,成為華南地區乃至整個中國內地面向港澳臺地區和東南亞地區的主要窗口。我們預測國家將有可能從以下四個方面為海南省制定新的戰略舉措。
第一, 海南自由貿易港,開放程度高于自由貿易區
國家可能賦予海南省更大改革自主權,比如在金融市場監管和金融開放政策方面由海南省全權制定,放寬金融市場準入,在跨境資金流動和外匯交易方面給予充分的自由度。同時推動實現對外貿易自由化,全面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比如擴大外國旅客的免簽待遇,通過特殊的貿易政策大幅削減關稅和鼓勵轉口貿易。
第二, 以改革推動生產要素市場更加自由流動
勞動力方面,海南省可能會強化吸引高端高學歷人才的政策力度,在落戶、住房和子女教育等方面給予較大幅度的優惠。
土地方面,地方政府將在土地開發上享有更大的自主權,有望形成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和流轉效率。
資本方面,預計國家將以海南省為試驗田,擴大金融市場對外開放,大幅放開銀行、保險、外匯等金融服務的外資限制和金融管制,充分調動資金資源發展海南優勢產業。
第三, 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從國家層面加強海南對外聯系
預計將興建高規格的國際港口,大幅擴大海口港等重要港口吞吐量。同時,將更大密度興建高鐵、公路和跨海大橋等道路網絡,把海南省與廣東省更加緊密的連接起來,此外還會加大島內城市間道路和鐵路的建設投入。
第四, 探索創新重點產業和新型產業的發展
生態農業和度假旅游都有望成為重點發展產業,比如國家可能會開展以海南為基地的南海和公海郵輪旅游,開通三沙和南海諸島的旅游線路等。此外,國家還可能給予海南特殊政策,大力發展競技體育,探索新型體育**模式等創新性產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