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上海市中心四五十公里車程、位于上海浦東新區的基隆路9號,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引人關注。一批批來自天南海北、操著南腔北調的投資者紛紛涌向這里,他們有一個共同目標——到剛剛掛牌成立的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尋找商機。 9月29日,上海自由貿易區試驗區、上海自由貿易區管委會同時掛牌。10月10日,《中國企業報》記者來到上海自貿區管委會探訪。管委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自貿區掛牌以來,每天都有數百人過來咨詢,國慶過后第一個工作日更是達到2000人的高峰,現在基本每天都保持這個數字。 蜂擁而至的淘金者 自貿區已被瞬間激活。 10月10日,《中國企業報》記者遠遠地就看見許多人在管委會大樓下或交談或合影。而大樓一樓的注冊大廳則排起了長長的隊伍;二樓咨詢大廳也是如此,領上號后差不多要30多分鐘才能輪上。二樓另一個大廳更是座無虛席,過道上都擠滿了人,有的人干脆直接坐在地毯上,原來這里正在進行自貿區的業務知識講座。由于人太多,講解人員不斷地強調:以前聽過的人員請先離開,給其他人一個機會;沒聽明白的,可以到咨詢大廳進行更詳細的咨詢。 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自10月8日以來,每天差不多都有五六場這樣的免費講座,講座持續75分鐘,每場都有二三百人參加,由自貿區派出專人分別講解涉及自貿區工商、外貿、金融、稅務等業務知識,期間講解人員還對相關咨詢問題進行現場解答。 近水樓臺先得月。來自上海優邁會展咨詢公司的劉先生告訴記者,他是做會展和電子商務的,來這也沒什么具體計劃,主要是來看看這兩個行業在自貿區里面會不會有優惠,會不會有商機。另外,也擔心全國各地的人都過來注冊公司,到時是不是會提高注冊門檻。所以,也可能提前注冊一家公司。 來自安徽亳州做藥材批發的林先生告訴記者,他已經來這里兩天了,主要是想和大家多交流交流,充分了解自貿區的一些相關政策。 記者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只要有兩個人在一起交流,馬上就有人圍上來,形成一個交流圈子。上海某集裝箱公司總經理韓先生頗受歡迎,只要一站定,馬上就有人找他聊,以至于有人誤認為他是自貿區管委會安排的講座人員,甚至有人打趣讓他給大家講講。韓先生連忙擺擺手,說只是自己的一些見解,大家互相學習。 在自貿區管委會大樓對面的可的連鎖超市里,記者遇到來自東北的李先生,他正帶著母親和五六歲的孩子在超市吃快餐。李先生告訴記者,他是做外貿生意的,這次帶母親和孩子來上海旅游,順道過來看看有沒有適合企業發展的優惠政策。 據可的超市的一位工作人員介紹,國慶放假結束之后,感覺人特別多,超市的生意也好了不少,每天快餐都要多賣出不少。 中國式離岸公司嘗試 在管委會大樓門口,某工商注冊代理公司負責人朱先生一邊發著宣傳單,一邊為外來人員當咨詢員。據朱先生介紹,在自貿區注冊公司,如果沒有辦公地址,就需要租賃一個注冊地址,目前價格在2萬元/年,一次性付清,租金還可能隨行就市。 “其實就是一個虛擬地址,這個地址可能根本都不存在,或者一個地址有幾萬家企業登記在這里。”朱先生告訴《中國企業報》記者,出租地址的是管委會下面的一個三產企業。 “就在對面那幢大樓里面。”一位剛剛簽訂好了注冊場地租賃協議的小伙子指著管委會馬路斜對面的外高橋大廈告訴記者,注冊地址就在大樓的三樓。 然而,針對虛擬地址一說,自貿區工商分局張科長在講解過程中專門進行了“辟謠”。他說,根本不存在什么虛擬地址,按照工商登記相關規定,企業注冊必須要有企業注冊實際住所。 “這只是官方的說法,更符合法律規范而已。”上述朱先生告訴記者,“如果都要求在這里有住所,自貿區哪有那么多空房子,況且在這里注冊的企業大部分都不會在這里辦公,要房子干嘛?說白了,就是離岸公司。” 在外高橋大廈,來咨詢和承租注冊場地的人絡繹不絕。上海外高橋保稅聯合發展公司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公司提供的就是虛擬地址,自貿區統一把這些注冊的公司安排在自貿區內的一些商務樓里,不為公司提供辦公場所。記者提出“擔心工商檢查”,這位工作人員說:“沒問題的,我們都會做好,我們是自貿區的國有企業。自貿區10平方公里的房子都是我們開發的,沒什么好擔心的。” 公開資料顯示,上海外高橋保稅區聯合發展公司主要負責保稅區內基礎設施建設、房地產建設和經營。 “這可是一筆大買賣。”針對租賃虛擬注冊地,一位正在咨詢的人員給《中國企業報》記者算了一筆賬:“每家企業2萬元,一萬家企業就是2億元,而10萬家就是20億元,而每年都將有這筆固定收入,這個錢賺得太容易了。” 據上述工作人員介紹,他們也提供實際注冊,但每平方米要4.5元/天,房子面積最少的也在80平方米以上。記者粗略估算一下,以80平方米計算,每年的租金也要13萬多元,還不算物業管理等費用,這個價格相當于上海市中心區域的房租。 搶注背后的一夜暴富心態 由于各種管理細則尚未出臺,在自貿區開辦企業還看不到很直觀的優惠政策。自貿區一位咨詢人員告訴《中國企業報》記者,等細則出來之后,金融業和外貿業應該會有直接的優惠。 “雖然沒看到直接的優惠,但感覺辦事效率會更高。”上述來自安徽亳州的林先生告訴記者,藥材出口往往要過工商、稅務、藥監、質監、商檢、海關等七八個部門,這樣一路檢查過來,到進入海關交貨,差不多要50天的時間,其間還要擔心各部門吃拿卡要;自貿區里面的企業就不一樣,按照他們的承諾,將來2個工作日就能完成上述手續,非常便利,而且不擔心有人卡你,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他說,藥材是有保質期的,所以時間非常重要。“不過,我們的藥材主要是委托外貿公司在做,所以也不著急一定要自己在自貿區內注冊企業,與我們有生意來往的外貿公司正準備到自貿區來注冊公司。” 自貿區工商分局的張科長告訴記者,現在在自貿區注冊公司的確非常方便,他們簡化程序,實行“多頭送審”變“一口收件”、“串聯審批”變“并聯審批”。新流程既能免去申請人多次遞交材料之苦,也可節省因材料報送不及時而引起的行政審批資源浪費,7個工作日就能拿到相關證件。而內資企業及屬于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列表即負面清單外的外商投資企業,快的話可在4個工作日內領取到包括營業執照、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等在內的各類證照。 針對大量投資者蜂擁而至到自貿區注冊公司,相關專家表示,注冊公司不要頭腦發熱,應理性思考。在自貿區海關、金融等相關細則沒出臺之前,這種行為都顯得有點盲從。如果盲目搶注,日后可能會發現搶注的公司對投資者沒有任何價值。另外,注冊公司容易注銷難,公司成立之后,除了每年繳納2萬元的注冊住所費用外,你還得有專人報稅、打理公司,這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另外,專家指出,隨著國家法律法規更加健全,特別是自貿區作為一種試驗性改革,政府必然會更加謹慎,那種靠一項政策推動一夜暴富的事情已經不可能再發生。 本文來源:中國企業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