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寶信托產品創新與研發中心 作為金融改革的試驗田,上海自貿區被人們寄予厚望。面對這一難得的機遇,傳統金融機構早已按捺不住,紛紛在自貿區設立分支機構開展業務。隨著銀行、保險、基金等金融機構落戶自貿區,資產管理規模已躍居“第二”的信托業,亦正加緊規劃,力圖在自貿區有所作為。 對于自貿區的影響,信托業內人士齊刷刷地給出了“長期利好”的答復。在他們看來,上海自貿區建設對信托公司的利好將是一個持續釋放的過程。 如其中的離岸金融對信托公司而言,便帶來了展開家族信托業務的直觀優勢。據部分上海本地信托公司人士透露,信托公司正在研究未來信托產品能否通過自貿區實現更為順暢的海外投資,以及從事海外的募集和發售。 當然,基于相關政策尚未明朗,信托的努力尚處于摸索狀態中。對于未來信托業能在自貿區做些什么的問題,華寶信托給出了四大路徑。 路徑一:做自貿區利率市場化的橋梁 信托在實體經濟領域內,一直發揮利率市場化的重要作用。金融創新和利率改革是自貿區的重要工作內容,因此,信托可以促進在自貿區建立和完善多層次、多渠道的資本市場,進一步在自貿區踐行利率市場化。除此之外,信托可以充分發揮其獨特的優勢,利用其過往投融資經驗,為自貿區內的機構和企業提供多元化的融資平臺和投資工具,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支持上海兩個中心的建設。 路徑二:深化跨境金融服務 在自貿區的政策的發展方向上,信托可以建立符合國際化和法制化要求的跨境投資和貿易規則體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首先,在現有QDII的實踐操作經驗下,進一步為客戶提供全球資產配置的財富管理解決方案,實現信托“走出去”;其次,引入境外的投資者,拓寬資金渠道,實現信托投資者的國際化,把握可能擴展的QFII業務機會,實現信托“引進來”;再者,為在自貿區內的境外機構提供金融配套服務,如投融資、人民幣流通、員工激勵等方面為境外機構提供信托服務;此外,在已有的QDII、QFII業務基礎上,進一步探索離岸金融服務,促進跨境融資便利化,進一步實現信托業務的國際化;最后,全面提升信托等金融機構的競爭力,設立區域性或全球性資產管理中心。 路徑三:滿足園區內企業多元金融需求 針對自貿區建立初期的特點,信托可探索園區內企業的多元化服務機會。構建中小企業金融服務機構體系,深化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在守住風險底線的前提下,確保園區內中小企業的成長,全面改進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實現鼓勵相關產業發展的目的。 路徑四:各項金融創新 信托還可以努力推動各項金融創新,如通過自身制度優勢開展各項金融產品的創新,擴大投資領域開放,推進貿易轉型和發展,并推進貿易發展方式的轉變。如擴大信托業務的領域,將在傳統業務領域內積累的投資經驗和管理能力拓寬到更廣領域。信托公司可將各項金融創新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和上海航運中心建設關聯起來,探索相關行業的業務機會,支持兩個中心建設。來源上海證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