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上海11月20日電(記者姚玉潔、季明)記者從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管委會獲悉,截至目前,上海自貿區已接待企業、個人咨詢和辦理業務超過5萬人次,累計新注冊企業800多家,年內預計將有19項服務業開放措施落地。 據介紹,上海自貿試驗區已對工商注冊受理實行預約方式,每天接待咨詢和辦理業務的人流量從高峰期的3800多人次穩定至1000多人次。在試驗區新注冊的企業中,約60%是貿易類企業,逾30%是服務企業,包括總部經濟、跨境電商和融資租賃等,還有1%-2%是金融機構。 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上海自貿試驗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戴海波表示,在服務業擴大開放的23項措施中,有12項已經落實,7項在相關法規和管理辦法調整后預計年內可以實施,還有4項尚待相關部委明確細則。“希望到今年年底,19個開放領域都有項目落地。” 目前進駐自貿試驗區的金融機構已接近30家。此外,從事外資游戲游藝設備生產銷售的百家合、從事海洋工程設計的艾摩珂、融資租賃兼營商業保理的利星行等紛紛落地,一批演出經紀、教育培訓、醫療服務等領域的外資機構也在跟進洽談;神華、五礦、中船等中國企業,正在考慮把自貿試驗區作為其走向世界的“出海口”。 據戴海波介紹,下一步自貿區管委會將對區內6000多家存量企業進行梳理排摸,幫助銀行建立企業數據底賬,爭取在年內推動企業和機構開立自貿區專用賬戶;探索外匯管理改革措施、外匯資金集中管理、外幣資金池賬戶等功能,并推動首批企業試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