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臺灣地區人民幣存款迅速增長及清算業務開閘,臺灣地區離岸人民幣清算業務開始成為銀行爭奪的新目標。 昨日,平安銀行“跨海峽人民幣清算中心”在廈門正式掛牌。在此之前,農行、建行均已在廈門成立海峽兩岸人民幣離岸清算中心。 據平安銀行人士介紹,除了清算、結算業務外,其跨海峽人民幣清算中心還將對福建及全國涉臺客戶、臺灣金融機構的融資需求提供金融服務。該行迄今已與臺灣40多家銀行開展結算和清算業務,并與近20家銀行開展了國際貿易融資合作。 雖然香港穩坐人民幣離岸中心頭把交椅,但臺灣地區、新加坡等也“蠢蠢欲動”。交行、農行、建行、中行已分別向臺灣主管機關遞交了“寶島債”申請,共計發行67億元“寶島債”,其中交行已發行完畢。雖然臺灣人民幣規模尚小,但增長非常迅速。 數據顯示,自從今年2月臺灣人民幣清算業務開閘后,臺灣人民幣存款以每月100億元的速度增長,目前已達到1232億元。德意志銀行預計,臺灣地區的人民幣存款未來很快將突破2000億元規模。 “通過人民幣離岸清算業務,銀行可以擴大服務半徑,針對金融機構和境外客戶賬戶融資、貿易融資等提供多元化的產品,同時也能加快銀行”走出去”的步伐。”上述平安銀行人士說。 據華僑大學陳金龍教授介紹,借助離岸清算業務,將促進銀行同業代理賬戶增加,能獲得不菲的中間業務收入,還能獲得沉淀資金等好處。“離岸清算兩頭在外,但存貸款在境內,臺灣地區和大陸經貿往來這么頻繁,僅僅貿易融資一項,銀行就能獲得大量存貸款的機會。”他說。 據上述平安銀行人士介紹,其與臺灣地區金融機構合作的業務品種,包括跨境人民幣融資、海外代付、福費廷等,而跨境人民幣融資業務增長尤其迅猛。平安銀行已明確將目標指向供應鏈融資。“臺灣地區貿易經濟體量無法和大陸及歐美地區相比,目前清算和計算收入貢獻也比較低,但兩岸人民幣清算業務有助于銀行積累供應鏈核心客戶群。” 作者:楊佼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