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貿區整體方案公布后,大家都有一個共識:一線放開、二線管住,從金融角度來看,自貿區有可能成為一個離岸區域,把自貿區和區外境內之間的交易視為跨境交易,把28平方公里當作境外市場來對待。”恒生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行長林偉中在北京接受中華工商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林偉中稱,上海自貿區政策依然還有很多細節有待公布。如區內的企業融資資金來自境內還是境外,銀行的支行向外拆借的時候母行是否能夠做擔保,拆借資金是外幣還是人民幣等。 區內運作更接近離岸市場 對于自貿區的定位,林偉中的總結是,其一,自貿區是離岸金融中心,一線放開,二線管住。自貿區內與境外的溝通是比較自由的,與境內可能還是比較嚴格。其二,基本是為了企業和個人投資服務走出去的。在此前提下,包括匯率、利率會自由一些,資金的來往,尤其是人民幣的來往會更自由,估計區內的運作會更接近離岸市場。 香港是最大的人民幣離岸市場,也是中國企業“走出去”最重要的出海口,今后自貿區與香港的聯動會更加頻繁。在這方面,恒生中國自貿區支行會處于非常好的位置,與母行聯動,更好地服務自貿區區內的企業和個人。 恒生中國自貿區支行于今年10月獲批籌建,預計明年第一季度準備就緒。 資金來源或多是境外 上海自貿區畢竟只有28平方公里,在區內的企業和銀行的資金從哪而來,資金來源究竟是境內資金還是境外資金? 林偉中稱,更多的資金來源應該是境外的資金,流動性方面是要求自我解決,有需要的時候境內的母行是可以給予支持的。 上海自貿區還有一些細節有待公布,現在還不清楚子行如果向外拆借,母行能給予它怎樣的支持,有沒有擔保、外債指標的限制,究竟是借外幣還是人民幣,有一些細節的問題還是要考慮。 區內資金成本也是銀行和企業所關注的重點。 “境內與境外市場,從成本的角度,境外融資成本低,境內成本相對會高些。如果用同樣的規則放在自貿區內的話,區內的融資成本不見得比境外低,或者還是有差距,如果是這樣,區內融資功能就不會很明顯。”林偉中稱。 利率市場化推動更多改變 “利率市場化是金融改革要跨進的一步。”林偉中分析,利率市場化需要有存款保險制度,而有了存保制度,銀行的經營和風險控制會承擔一部分責任,不會像美國一樣立即出現銀行的倒閉潮。 “中間可能會有一個大浪淘沙的過程,銀行一些業務同質化,將來會有適當的分工,銀行會集中在某些業務領域變得更專業,或者集中在某個區域,這是未來的趨勢。”林偉中稱。 此外,對于恒生中國的未來發展戰略,林偉中表示,現在還處于投入期,今年母行恒生銀行增資了20億元,為恒生中國下一步的投資給予支持。明年會繼續在原有的網點多拓展一些客戶,并會考量其他適合的城市。 相關知識:什么是離岸金融中心? 離岸金融是指設在某國境內但與該國金融制度無甚聯系,且不受該國金融法規管制的金融機構所進行的資金融通活動。 離岸金融中心(英語:offshore financial centre),又稱國際離岸金融中心,是指投資人的公司注冊在離岸管轄區,但投資人不用親臨注冊地,其業務運作可在世界各地的任何地方直接開展。離岸金融中心一般為離岸公司提供極低的稅率、極為松散的監管等一系列優惠,世界比較出名的離岸中心有英屬維爾京群島、薩摩亞、香港、開曼群島、關島、馬恩島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