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16年之感想,我參加工作已有16年了,90年畢業的學生工作還是比較容易得到的(包分配),當然要想進個有油水的單位還是要托關系的。我對社會關系根本就不懂,分配到的單位自然是很差的,但比起現在的就業形式,應該算是很幸運的。畢業后加入到財務隊伍里兩年后,幾個基本的證書都有了,但我們的單位不過是個百十人的國有商店,財務有三個人,只有我是財務專業畢業的。后來老出納退休,就只我一個會計和一個由營業員提起來的出納了。在這種單位想當然是學不到很深的東西,因為給你的舞臺就這么大。期間我曾出去找工作,92-93年是個動蕩的年代,很多大公司都在招聘,但我出來一看才發現自己是水平很差;接下來的時間我潛心在單位工作和學習,清閑的工作是很好的學習機會。公費的自費的我都去,這一“潛水”就到了98年企業因市政道路拓寬工程被折了,我當然不會去做留守工作,自然要出來找工作了。后來同一些朋友聊起這段經歷時,很多人覺得我浪費了太多的時間,但我認為這8年得到的東西不是拿錢和地位來衡量的。日后的發展得益于這8年的積累啊。 因此,先給剛參加工作的朋友們提一點建議: 首先,要能忍得下寂寞,甘于平凡,甘于清貧,不要隨波逐流,認定一個目標要走到底,游移不定對事業的發展是最有害的。很多人看今天這個職業掙大錢就去學;明天那個行業有發展就趕緊想辦法鉆進去;別人下海經商,也跟著辭職做生意;股市火了又開始學股市分析,整天研究K線圖什么的。到頭來一事無成(我們一起畢業的同學就有幾個是這樣的,一點都不夸張)。猴子扳包谷的故事從小就學過,可真要讓你做到丟開浮躁、氣定神閑可不是容易的事。 第二,要不斷的學習新東西,當時可能用不到,但對你日后的發展是只有好處的。順便提一句,我8年“潛水”期間的學習經歷最讓我有成就感的不是得到了職稱證書,是在94年自費參加了三個多月的會計電算化學習,從一個電腦盲開始,一周時間我學會了五筆輸入法;那時學的會計軟件還是DOS版的呢!后來為了加深,又買了個學習機來經常練打字。后來有新工作時,這些學過的東西可真對得起我,新公司都用電腦做賬,多好的機會啊。 第三,決不要輕視底層和基礎的工作,如出納、倉管、往來、統計等。如果你耐不住枯燥乏味的數字,就別在這一行浪費時間了。任何工作都要專心對待,“敬業”是任何時候都必須的。這也是對人的個性的一種磨練。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要學做事,先學會做人。 要有寬廣的心胸和氣度,能包容他人的缺點。有句話說一個人的成就有多大,要看他的胸懷有多大。與自己不喜歡或不喜歡自己的人相處,是對胸懷的一個極大的考驗,做大事的人的胸懷都是被反對者撐大的。 有了這8年的積累,后面跳槽就是很容易的。事實上,我工作的變動都是朋友介紹我去的。但我能在新的公司站住腳,是靠自己的能力,如果什么都做不了,我也不敢去丟人現眼。另外,做不了事,就是再好關系的朋友也保不了你的工作,現在沒有哪家公司會養一個吃閑飯的。 98年一年中我換了兩家公司,頭一家是外企,另一家是私企,我在99年進入了我參加工作以來的第四家公司,也是外企,由于公司的發展較好,至今我也沒有離開的打算。 我們這家公司是一個大集團駐外地的銷售分公司,總部是在廣東的一家大型生產企業,在全國大部分省會城市陸續都成立了分公司。外企的管理模式同國有企業差別非常大,而在外企工作久了,人的思維方式也變了。公司不斷的擴大,每年都有新的東西讓你學。每年集團都招集一次所有分公司的財務主管開會,各大區也要每季度集中培訓一次,每年都能發現有舊的面孔消失,又有新的面孔出現——有的財務主管適應不了越來越細化的管理要求和新的財務軟件而被淘汰出局了。要讓新的財務軟件運做正常,作為財務主管要付出比其他人更多的精力。 還是講講我在現在這家公司工作的這些年中最讓我有感觸的幾件事吧! 復試的題目是兩部分,筆答的是相關的財務知識和會計分錄,這部分大多數來復試的都能答得過關。電腦操作題是一個簡單的電子表格,但輸入漢字、數字、設表格格式、加公式的這幾個簡單功能都涉及到了,給十五分鐘的時間。這就看出差別了,大部分在簡歷上和口頭上自稱的“熟練掌握WORD和EXCEL”的人都不能在時限內做完,還好有三個人過了這一關,她們只用了不到5分鐘。后來從中選了出了兩個人,總算這次招聘活動沒有失敗,但招一個將來能培養為財務主管的人的計劃落空了。當地主管譏笑我:“你就留在這里作財務主管好了。給你講過我們這里招不來象樣的人,你這回相信了吧。” 所以,對技能的掌握不光要寫在簡歷上,重要的是能拿出手。如果自己認為出不了手的話,不妨把用來網游、聊天的時間多用些來練這些真東西,畢竟現在電腦已經不象以前那樣是什么多稀罕的東西。(我曾為學電腦在同學的單位經常過夜,當然還要幫他做手工帳,也曾主動要求留下來加班——無償的,為了能在電腦前多呆一會,也曾租過電腦)。 其實對EXCEL的掌握主要靠的是工作中的多學多用,很多技巧是在使用中自己發現的。說得冷酷些吧,大部分公司招人來工作是不會針對這類辦公自動化軟件來給你崗前學習培訓時間的,要來了就能干活,這些東西就象我們上學時珠算考試過級一樣,要當作必修課來練,說得直白些,要把電腦當作手中新型的大算盤,你要用得好,你的工作效率就要高得多。電腦以及財務軟件實際是運算工具的進步,你要緊跟上這個變化的步伐,才能立住腳。(我見過不少的會計在WORD中劃表格,填進數字,再用計算器加好后,把合計結果填在表格內。) 另外,要多同他人進行經驗交流,每個人工作都有各自的習慣和特點,交流中你會發現他人的方法可能要更簡單快捷,有時只是別人給你點一個關鍵,你都會有恍然大悟的感覺。當然也不能把自己的經驗壓箱底,看到別人用很笨的方法時教他幾招,交流本來就是相互的嘛。 財務這一行門檻并不高,但要做得優秀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如果只想學會記賬、編憑證和出報表,一般財經類專業畢業的人不出幾個月就能獨立完成工作,但這不是財務工作的全部,現在的企業更注重財務管理,一個好的財務主管不但要能領導本部門完成工作,還要能充分關注到其他部門的業務活動,能夠對公司業務活動做好事前的預測和事后的分析,記賬和報出報表都是對事情的事后記錄,好的財務人員不能只鉆在賬本堆里,還要能從中看到問題和找出解決的方法。 有的朋友不明白會計員、會計主管、財務經理(財務總監)之間有什么區別,也不明白為什么有的人能夠不斷的升職,而有的人卻只能一直埋頭記賬。這除了公司要有足夠的發展空間來給你創造機會以外,個人的能力是主要的。依照我自己的理解,合格的會計員能完成記賬和報表的工作,會計主管要能夠培訓和指導每個財務人員的工作,能為一個公司建立起完整的財務核算體系,財務經理(總監)則不僅要能夠組建一個完整的財務工作團隊,更主要的是能夠用財務的觀點對公司的經營決策、業務開展產生重大的影響。以上這些完全是依靠工作能力來實現的。 財務這一行門檻并不高,但要做得優秀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如果只想學會記賬、編憑證和出報表,一般財經類專業畢業的人不出幾個月就能獨立完成工作,但這不是財務工作的全部,現在的企業更注重財務管理,一個好的財務主管不但要能領導本部門完成工作,還要能充分關注到其他部門的業務活動,能夠對公司業務活動做好事前的預測和事后的分析,記賬和報出報表都是對事情的事后記錄,好的財務人員不能只鉆在賬本堆里,還要能從中看到問題和找出解決的方法。 有的朋友不明白會計員、會計主管、財務經理(財務總監)之間有什么區別,也不明白為什么有的人能夠不斷的升職,而有的人卻只能一直埋頭記賬。這除了公司要有足夠的發展空間來給你創造機會以外,個人的能力是主要的。依照我自己的理解,合格的會計員能完成記賬和報表的工作,會計主管要能夠培訓和指導每個財務人員的工作,能為一個公司建立起完整的財務核算體系,財務經理(總監)則不僅要能夠組建一個完整的財務工作團隊,更主要的是能夠用財務的觀點對公司的經營決策、業務開展產生重大的影響。以上這些完全是依靠工作能力來實現的。 有許多做財務的朋友都是從出納這個崗位開始的。出納工作本身比較簡單,但畢竟是開始接觸了財務工作。但不少出納都有這樣的感覺:自己想多學些東西,可是會計不愿給你教,把許多關鍵的東西保留著。會計的想法是:“你都學會了,我的地位就不穩了。”這種情況多出現在小型的企業,財務人員一般兩三個人的那種。 但在大型企業中,財務部有七八個、十幾個人的時候,要多學一些東西就更難了,因為每個人接觸的只是一個環節,可能長期都在做一些簡單不用腦子的工作。但先拋開公司的模式不談,因為每個公司的發展狀況不一樣。作為個人來講,保留自己的所謂的秘密并不可取,世上的“高人”多著呢,并不是你控制了公司財務的所謂最核心的部分就能保證自己的飯碗,這首先就表明這個人的心胸太小,沒有大的前途。 經驗都是通過工作中的不斷實踐得來的,當然有前輩的指點可以少走很多彎路,但作為擔任會計一職的人,如果永遠抱著自己的“絕活”密不示人,在工作中必然是不會再有進步。因為前面講過,會計人員只有擺脫只會記賬,學會從賬目中看問題,運用財務管理的手段參與到企業的經營和管理,才能使自己身得到提升。 因而你不能終日埋在賬務堆里出不來,要放心讓新人來做事,你只要從旁邊指點一下,如果遇到異常的問題由你出來決定處理辦法,而日常例行的工作你只做審核一關,把時間用在管理分析上,參與公司的經營活動,如果你的建議真的讓公司得到的很大的利潤,或是為公司減少了不必要的損失,而且使公司在管理上有明顯的改觀,你在公司的地位自然會提高,這時你才會由一個普通的會計員轉變為一個財務主管,即使沒有上級任命這個名稱,你大可不必在意,你的能力已經提升了,這是第一重要的。再一點,你要在工作中發現別人有哪些不足,用你的經驗幫他們進步,他們才會信服你,承認你的財務主管地位。 做會計的人要想有大的發展一定不要怕被別人“偷師”,如果別人能力比你強,你被取代是遲早的事,不如加強自己的修煉。沒有做到會計一職只記賬或管庫的人,也不必太過于急躁,必竟現在財務人員是供大于求,如果打算把這一行做下去,就潛心修煉內功,工作中處處留心皆學問,不要抱著只干好自己的活,其余一概不問的態度。工作中會有許多你想不到的問題有矛盾,你要注意你的領導是如何處理和解決的,還要思考一下你會怎么處理。你要為自己積累經驗,就要多動腦筋,不忙的時候要學著找工作做。上班沒事時在QQ上聊得熱火朝天,領導即使不過問,將來也很難對你委以重任。 用我自己的經歷來講,我們公司的出納實際就和會計員差不多了,從開發票、憑證制作到出會計報表都由她完成,還要跑銀行和報到稅,只是我們的審核過程很多,內部控制很嚴格。而口口常還做很多指標的統計報表,月底報的就有十幾個。但這些報表我經常讓往來會計來做,因為他本身就要做每周的人員的業績統計表,我只負責核對一下總數和關鍵部分。這樣他也能加深理解公司的各種指標要求和用意。 我們在更換新的軟件時,我前期做了初步掌握后,教會每一個人如何操作,在錄入期初庫存數據時(那是個很大的工程,因為新軟件要求我們把每件商品都加了條形碼)大家一起上陣,一個周六的加班就完成了。如果這么大量的工作只交給庫管一個人來做要幾天時間,每個人都參與其中也可以讓大家都對物流系統有了解。而在前面所講到的我被緊急調往其他分公司時,公司的財務運作并不受影響,月底結帳和報表別人都能順利完成,我只將報表做審核后就上報了,我的精力大部分用在財務整頓和新人培訓上面,實際我就成了兩家分公司的財務主管,如此忙碌了三個多月,這期間我每月要在兩家公司各呆半個月,月底結賬時都要對新招的人員進行指導,看到她們能獨立完成每月的帳務處理,我覺得總算我的付出有了結果。 做了這么多工作,身心的疲憊難以用幾句話來表達,但從心理上我有一種成就感。這當中我從未對突然負擔這么大量的工作向上級提出待遇方面的要求,我要先把工作做的盡量完滿。當然總部對我的努力是看得到的,對我進行了升職,正式指派我同時負責兩家分公司的財務工作,而且這次加薪的幅度很大(平常每年加一次,50元到100元左右),倒是讓我有更大的壓力,因為如果以后干不好丟了工作,可是不好再找到這么高薪水的新工作啊。參加工作不久的朋友可能很難理解這一點,但有時對我們來講,薪水加的太高可不是好事,這意味你要付出的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