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會注意到許多創業公司,尤其是許多科技創新企業的名字,都有一個很奇怪的名字。當你第一次聽到Twitter(推特)時,有什么反應?不可否認,用動物的叫聲來做企業的名字確實有點冒險。創業者給自己的公司起名字的時候一般都非常草率。 如果名字響亮可以得到更多用戶的關注,同時還可以提升公司的業績。那么,創業企業應該如何做才能取到一個獨創、好記又朗朗上口的好名字呢?Lexicon Branding的總經理兼創始人大衛·普萊克(David Placek)說,對起名一知半解總比一無所知好。他和他的團隊創造過許多廣為人知的品牌名稱,如BlackBerry(黑莓),PowerBook,Pentium(奔騰處理器)和Swiffer等等。普萊克向我們分享了給公司起名字時應該注意的三個要點。 名字要與眾不同。把兩個單詞混在一起這個想法不錯,還可以幫助公司快速取得市場地位。普萊克說:“想想Java和BlackBerry,這兩個品牌都和食物有關,但是放到科技領域,就有了新的含義。” 名字既要吸引眼球又要有意思。普萊克說:“Twitter創造了全新的溝通方式,所以得用一個‘嘰嘰喳喳’的名字來形容這樣的創新。” 名字含義要正面。他說:“Twitter的名字很陽光,有好念,而且拼寫起來也有容易。” 那么其他科技品牌的名字怎么樣?The Name Inspector在博客上按照語言學規律列舉、組織了一系列公司的名字,分為“真實名”、“混合名”和“詞綴名”。其中最后一種非常吸引眼球。許多創業企業都喜歡選用以“-ster”結尾的詞,比如說Flixster, Friendster, Napster, Dogster, Feedster等等。普萊克認為,這樣的命名方法讓人覺得這家企業是在“做事情”的。 這個詞綴的用法要追溯到1936年,鄧普斯特兄弟用他們的名字“Dempster”創立企業,制造“Dumpster”(標準化金屬垃圾箱)。為了更好的了解品牌名稱是如何進入字典的,我們接觸到了韋氏字典的編輯皮特·索科洛斯齊(Peter Sokolowski),向他咨詢像Google這樣的品牌是否有資格收錄入字典? 索科洛斯齊說:“在收錄一個新詞條之前,我們都會先看看這個詞是不是在生活中經常使用,比如Kleenex, Dumpster, Q-Tip, Jeep等。Xerox作為動詞是復印的意思,而不是‘操作施樂打印機’。Google則不同,因為它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是‘使用Google搜索引擎搜索’的意思。”普萊克還給了創業者兩個名句:
這兩個都是說,語言運用恰當可以提高人們對品牌的認知,還暗示說花大力氣起名字絕對不會白費功夫。普萊克繼續說:“一個好名字可以幫助一家公司,可以從多方面起作用。名字是創業的第一步,可以幫助產品快速打開市場,最后成為強勢產品。” 在這里,小編還從網絡上搜羅了許多公司起名的知識,特此向大家介紹一下: 1、名字要在全球都通用。有一家汽車企業為汽車命名為“NOVA”,在西班牙銷售時才發現NOVA在西班牙語中是“不會走的東西”。相信,產品上岸后,銷售人員已經淚灑巴塞羅那了。 2、名字要獨樹一幟。公司命名要樹立全球意識,發音既要符合本國人的習慣,又要符合外國人的發音習慣,像“Kodak”、“Canon”、“Fuji”,都是發音簡潔又帶有韻律的名字。這樣才能在全球受到歡迎。 3、名字要反應公司的實力。就是說起名字要大氣,能切切實實地反映企業在市場上的地位和實力。像“支付寶”這個品牌,就直接反映出這家支付企業的的實力,在用戶中是個“寶”。 4、名字要適合書寫。雖然現代人都使用計算機辦公了,但是一個好寫、好識別的名字確實可以為企業增色不少。 5、名字不能與產品“自相矛盾”。不能說自己是做社交網絡的,出來的產品居然是網頁游戲,掛羊頭賣狗肉,自相矛盾,不可取,也是在自取滅亡。 6、名字可以移情別戀。國外有科學松鼠會,中國也有科學松鼠會。兩者雖然公司不一樣,但是性質基本一致,所以企業的形象可以在用戶的腦海中得以延續,很容易記憶,而且非常容易吸引用戶。(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