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公司怎樣運用貿易盈余
當公司有了盈余后, 它該如何有效的運用這筆賺來的貿易盈余, 就是關鍵所在.投資的出發點就是為了要賺錢.身為小股東, 公司之一的小老板, 雖然我們不能左右董事局的日常運做, 但是公司所保留的盈余卻是實實在在是我們的錢! 所以, 一定要確保這筆屬于我們的資金得以善用, 讓向我們支付董事費的經理人, 為我們創造更有價值的財富.
公司善用盈余的方法不外有三
直接回饋給股東:如果公司在沒有較好的投資項目為前提下, 最好的方法就是將賺來的錢, 直接以股息方式還回給股東. 股東就可以自行處理這筆資金.
再投資:如果公司有更好的發展目標, 則可以考慮將全部或部分盈余暫時保留, 為擴展事業, 創造更大盈利而進行再投資. 而這類型公司就應該呈現較高成長率, 其成長率也應該和保留用于再投資的盈余掛鉤.
在一般公司進行再投資的活動下, 股東應該更感有興趣的是公司所保留的盈余, 是否會創造符合其經濟效益的凈利.
ROE 的另一項功能, 是預測未來價值. 事實上, 以效率為出發點, 該方法認為公司的基本價值并不僅僅在于它的有形資產, 同時還依賴于它的未來收益, 既它在未來幾年里創造的現金流量. 因此, 一個營運狀況良好的公司應該每年都保持一定的收益, 從而擴大公司的股本規模進行追加投資, 或作為現金儲備, 或將部分現金作為股息發放給股東.
舉個例子:
2013 年, ABC 的票數為 100 萬, 資本 100萬, (則每股股東權益為 RMB1.00), 凈利 20 萬.
公司的應有 :
ROE = Earning / Equity = RMB 20 萬 / RMB 100萬 = 20%
EPS = Earning / No of Share = RMB 20 萬 / 100 萬 = RMB 0.20
公司決定派息 8 萬, 保留另外的 12萬盈余, 用于 2008 年的業務發展. 這保留的 12萬, 就是衡量公司如何善用盈余來創造更高回報的重點. 利用這一數據計算出調整后的 ROE 為 12% (12 萬 / 100 萬 x 100%).
我們可以假設該公司以固定的速度保持收益成長. 如果, 這是一間優秀的公司, 這樣的假設是完全符合邏輯的, 那么該公司的股本規模將每年以 12% 的速度實現遞增. 這樣, 我們可以對未來的權益增長以及收益進行預測. 在未來的任何一年度里:
股東權益 Equity (以 12% 的增長速度按復利計算) x 股本收益率 ROE = 預期收益 EPS
1st Year : (1.00 x 1.12) x 20% = RMB 0.224
2nd Year : (1.12 x 1.12) x 20% = RMB 0.251
3rd Year : (1.25 x 1.12) x 20% = RMB 0.280
4th Year : (1.40 x 1.12) x 20% = RMB 0.314
5th Year : (1.57 x 1.12) x 20% = RMB 0.352
以此推類, ABC 的合理本益比 (PE), 應為 12 (12% 成長率). 那么, 其股票的合理價就是:
1st Year Price = PE x EPS = 12 x RMB 0.224 = RMB 2.69
2nd Year Price = 12 x RMB 0.251 = RMB 3.01
…
…
5th Year Price = 12 x RMB 0.352 = RMB 4.22
當然, 這 5 年其間, 投資者還可以預測收到 ABC 股息的分紅. 而 ROE 的計算, 當然是拿取越多年越好的平均值. 這樣才能比較全面的評估, 而不是只看單一的年份.
回購公司的股票 – 有時, 股息的發放, 需要被扣稅. 另一種方法, 就是利用公司的盈余, 在公開市場上買回自家的股票. 這樣, 公司所付出的金額, 就不必被課稅. 當公司回購股票時, 在外流通的股票數額也就減少. 即使公司的凈利保持, 由于股票數額的減少, 其每股盈利也將間接被提高, PE 也就相對降低, 股票價格也更具吸引力.
看看公司回購股票的效應:
比如, 2007 年, ABC 總共發行 100 萬股. ABC 的凈利為 RMB 10 萬, 公司的 PE = 10. 公司運用保留盈余, 在市場上積極買回 10% 的票數. 如果, 2008 年, 公司沒有成長, 凈利還是保持 10 萬, 那么, 看看在相同 PE 10 的情況下, 公司的應有股價是多少.
2007 年的每股盈利 (EPS) = 10 萬/ 100萬 = RMB 0.10.
2007 年 PE = 10 的 ABC 股價 :
PE = Price / EPS
Price = PE x EPS
Price = 10 x RMB 0.10 = RMB 1.00
2008 年, 公司回購 10% 票數后, ABC 在外流通的股票就剩 90 萬股.
在相同的凈利, 2008 年 ABC 的 EPS 就是 = RMB 10萬 / 90 萬 = RMB 0.11
2008 年 PE = 10 的 ABC 股價 :
Price = PE x EPS
Price = 10 x RMB 0.11 = RMB 1.10
這就是另一種回報股東的方法. 與其 10% 的盈余被課稅, 公司用來提升股東的潛在價值. 而這回購的股票, 公司可以注消, 也可以以股票股息的方式, 回退給股東. 那么, 股東就會依比率, 獲得多 10% 的 ABC 公司股份. 股票回購的舉動, 也將幫助穩定及提升股價.
公司善用盈余的方法不外有三
直接回饋給股東:如果公司在沒有較好的投資項目為前提下, 最好的方法就是將賺來的錢, 直接以股息方式還回給股東. 股東就可以自行處理這筆資金.
再投資:如果公司有更好的發展目標, 則可以考慮將全部或部分盈余暫時保留, 為擴展事業, 創造更大盈利而進行再投資. 而這類型公司就應該呈現較高成長率, 其成長率也應該和保留用于再投資的盈余掛鉤.
在一般公司進行再投資的活動下, 股東應該更感有興趣的是公司所保留的盈余, 是否會創造符合其經濟效益的凈利.
ROE 的另一項功能, 是預測未來價值. 事實上, 以效率為出發點, 該方法認為公司的基本價值并不僅僅在于它的有形資產, 同時還依賴于它的未來收益, 既它在未來幾年里創造的現金流量. 因此, 一個營運狀況良好的公司應該每年都保持一定的收益, 從而擴大公司的股本規模進行追加投資, 或作為現金儲備, 或將部分現金作為股息發放給股東.
舉個例子:
2013 年, ABC 的票數為 100 萬, 資本 100萬, (則每股股東權益為 RMB1.00), 凈利 20 萬.
公司的應有 :
ROE = Earning / Equity = RMB 20 萬 / RMB 100萬 = 20%
EPS = Earning / No of Share = RMB 20 萬 / 100 萬 = RMB 0.20
公司決定派息 8 萬, 保留另外的 12萬盈余, 用于 2008 年的業務發展. 這保留的 12萬, 就是衡量公司如何善用盈余來創造更高回報的重點. 利用這一數據計算出調整后的 ROE 為 12% (12 萬 / 100 萬 x 100%).
我們可以假設該公司以固定的速度保持收益成長. 如果, 這是一間優秀的公司, 這樣的假設是完全符合邏輯的, 那么該公司的股本規模將每年以 12% 的速度實現遞增. 這樣, 我們可以對未來的權益增長以及收益進行預測. 在未來的任何一年度里:
股東權益 Equity (以 12% 的增長速度按復利計算) x 股本收益率 ROE = 預期收益 EPS
1st Year : (1.00 x 1.12) x 20% = RMB 0.224
2nd Year : (1.12 x 1.12) x 20% = RMB 0.251
3rd Year : (1.25 x 1.12) x 20% = RMB 0.280
4th Year : (1.40 x 1.12) x 20% = RMB 0.314
5th Year : (1.57 x 1.12) x 20% = RMB 0.352
以此推類, ABC 的合理本益比 (PE), 應為 12 (12% 成長率). 那么, 其股票的合理價就是:
1st Year Price = PE x EPS = 12 x RMB 0.224 = RMB 2.69
2nd Year Price = 12 x RMB 0.251 = RMB 3.01
…
…
5th Year Price = 12 x RMB 0.352 = RMB 4.22
當然, 這 5 年其間, 投資者還可以預測收到 ABC 股息的分紅. 而 ROE 的計算, 當然是拿取越多年越好的平均值. 這樣才能比較全面的評估, 而不是只看單一的年份.
回購公司的股票 – 有時, 股息的發放, 需要被扣稅. 另一種方法, 就是利用公司的盈余, 在公開市場上買回自家的股票. 這樣, 公司所付出的金額, 就不必被課稅. 當公司回購股票時, 在外流通的股票數額也就減少. 即使公司的凈利保持, 由于股票數額的減少, 其每股盈利也將間接被提高, PE 也就相對降低, 股票價格也更具吸引力.
看看公司回購股票的效應:
比如, 2007 年, ABC 總共發行 100 萬股. ABC 的凈利為 RMB 10 萬, 公司的 PE = 10. 公司運用保留盈余, 在市場上積極買回 10% 的票數. 如果, 2008 年, 公司沒有成長, 凈利還是保持 10 萬, 那么, 看看在相同 PE 10 的情況下, 公司的應有股價是多少.
2007 年的每股盈利 (EPS) = 10 萬/ 100萬 = RMB 0.10.
2007 年 PE = 10 的 ABC 股價 :
PE = Price / EPS
Price = PE x EPS
Price = 10 x RMB 0.10 = RMB 1.00
2008 年, 公司回購 10% 票數后, ABC 在外流通的股票就剩 90 萬股.
在相同的凈利, 2008 年 ABC 的 EPS 就是 = RMB 10萬 / 90 萬 = RMB 0.11
2008 年 PE = 10 的 ABC 股價 :
Price = PE x EPS
Price = 10 x RMB 0.11 = RMB 1.10
這就是另一種回報股東的方法. 與其 10% 的盈余被課稅, 公司用來提升股東的潛在價值. 而這回購的股票, 公司可以注消, 也可以以股票股息的方式, 回退給股東. 那么, 股東就會依比率, 獲得多 10% 的 ABC 公司股份. 股票回購的舉動, 也將幫助穩定及提升股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