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岸快车 - 专业的海外离岸公司香港公司离岸账户问答平台

首頁 » 離岸問答 » 中國企業在英國投資指南(2014版)完整版

中國企業在英國投資指南(2014版)完整版

《中國企業在英國投資指南(2014版)》由中國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編寫,由英國駐華大使館繁榮項目基金(SPF)支持,是此類雙邊合作為中國企業對外投資提供參考的首例。

中國企業在英國投資指南(2014版)完整版


目錄
序(張燕生) ................................................................................... 1
序(利文斯頓勛爵) ........................................................................ 2
前言 ................................................................................................. 3
第一章 中國在英國的投資迅猛增長 ................................................. 4
1.1 中英雙邊經貿關系迅猛發展........................................................ 4
1.2 中國企業在英國投資特點 ........................................................... 7
1.3 中國企業在英國投資發展前景 .................................................... 9
第二章 英國投資環境的突出優勢 ..................................................... 11
2.1 獨具綜合競爭優勢的英國總體經濟環境 ..................................... 11
2.2 英國宏觀經濟增長在歐洲國家表現最佳 ...................................... 11
2.3 對外資高度開放的經濟體系和完全自由競爭的市場環境 ............. 12
2.4 非常便利的營商環境 ................................................................... 12
2.5 完備和發達的基礎設施體系為企業經營提供保障 ........................ 13
2.6 高素質人力資源與恰當的勞動力價格 .......................................... 14
2.7 世界級研發基地和先進工程.......................................................... 14
2.8 合理的稅收體系 ........................................................................... 15
2.9 高度發達、特色突出的服務市場 .................................................. 16
2.10 英國可成為中國企業開拓全球市場的跳板 ................................. 16
第三章 中國企業赴英國投資的重點產業領域 .................................... 18
3.1 英國的綜合產業優勢 .................................................................... 18
3.2 中國企業投資英國的總體思路 ...................................................... 18
3.3 重點投資產業 ............................................................................... 19
3.4 中國企業對英投資的潛力 .............................................................. 30
第四章 中英相關政府部門與投資促進機構 ....................................... 31
4.1 促進中國企業到英國投資的中國政策與機構 ................................ 31
4.2 英國相關機構 .............................................................................. 34
4.3 中國對英投資服務促進機構 .......................................................... 35
4.4 英國促進中國企業對英投資的服務機構 ........................................ 36
4.5. 金融支持機構 .............................................................................. 37
第五章 對中國企業赴英投資的重要建議 .......................................... 38
5.1 積極利用英國投資促進機構的免費服務 ........................................ 38
5.2 重視中介服務的作用和價值........................................................... 38
5.3 熟悉簽證便利化政策 ...................................................................... 39
5.4 提升企業在英國競標能力,建立快速商業決策機制 ....................... 39
5.5 加強在英國投資后的本土化運作 ................................................... 40
5.6 尊重當地社區,主動與工會協調關系 ............................................ 41
5.7 積極開放地與媒體打交道 .............................................................. 41
5.8 加強保護知識產權意識 .................................................................. 42
5.9 開展環境影響評價,主動保護生態環境 ........................................ 42

張燕生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學術委員會秘書長 序

在中國的相關政府機構、英國駐中國大使館和英國繁榮基金支持下,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對外經濟研究所編制的《促進中國企業赴英國投資指南(2014 版)》,是2013 年中英第五次經濟財金對話政策成果之一,旨在順應中英經貿合作大潮流與大趨勢,為推動中國企業赴英國投資提供更具可操作性的指南,服務于中國企業現實需求,提高對英投資效率,促進兩國經濟共同繁榮。

中國目前已處于大規模對外投資發展階段。2013 年中國對外投資超過900 億美元,已成為僅次于美國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對外投資國。2014 年中國對外投資流量有望超過1000 億美元,未來五年對外投資規模將達到5000 億美元。中國加快對外投資步伐對中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規避貿易摩擦、平衡國際收支、培育跨國公司、創造新的國際競爭優勢將發揮重大戰略作用。

中國與英國處于不同經濟發展階段。英國經濟高度開放與高度多元化。英國已成為高度發達經
濟體,服務業對經濟增長貢獻接近80%。無論是經過工業革命成為世界制造業中心,還是發展成為國際貿易中心、國際航運中心及國際金融中心,并進一步邁向國際創新研發中心、文化創意中心和綠色低碳經濟領先國家,發展理念創新、科技創新和服務創新始終推動著英國繁榮與發展。中國目前正處于重化工業發展階段,2013 年制造業對GDP 貢獻高達44%,服務業貢獻只有46%。中國需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探索創新驅動型發展模式,中國需要推動經濟轉型升級。英國的優勢產業與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目標高度契合。加快中國企業對英國投資,將推動兩國實現產業優勢互補。特別是英國在國際金融領域的優勢將幫助中國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創造中英合作新的增長點。通過推進中國企業赴英投資,既能推動中國創新發展,又有利于推動英國經濟增長。在全球經濟復蘇緩慢、世界經濟形勢復雜多變局面下,中英雙方互有需求。中英通過投資深化合作必將進一步推動世界繁榮。

目前中國正在研究制定第十三個五年發展規劃。大力實施走出去戰略也是“十三五”時期中國的重大任務。希望這本投資指南,能推動更多中國企業赴英國投資,發揮兩國經濟互補優勢,深化中英經貿合作領域,提升中英經貿合作戰略高度,使兩國合作不僅有利于中英兩國,也有利于中國與歐洲合作,更有利于全球經濟復蘇。


利文斯頓勛爵 英國貿易與投資國務大臣 序

作為英國投資與貿易國務大臣,我很榮幸能夠為《中國企業在英投資指南》(以下簡稱《指南》)作序。該指南是中國與英國政府史無前例的合作成果。

英國是歐洲最受歡迎的投資目的地。對此,英國政府感到非常自豪。雙邊投資不僅僅帶來資金的流動,同時也促進了技術、創意、人才和實際經驗的交流,開拓了新市場。雙邊投資本身就是各國經濟發展不可分割的重要內容。

我們非常高興地看到,中國企業近年來對英國的投資呈現高速增長的態勢,并且這些投資愈來愈廣泛地分布在英國經濟的各行各業。英國一直都是一個對外商投資非常開放的經濟體,為此我們非常自豪。我們毫無保留地歡迎中國公司在英國開展業務。

《指南》對英國良好的投資環境進行了分析,包括:可預期的法律和監管制度;龐大的人才和
高效的資本市場;歷史悠久的創新歷程和創造力,這在2012 年奧運會期間得到充分的展示;有利的地理位置:處在亞洲和美國之間,可以方便地進入廣闊的歐洲市場。

未來一段時期中國海外投資還將維持高速增長勢頭。我們希望英國能夠充分參與和融入中國海外投資活動并促進雙方共同實現“雙贏”。為此,我們積極支持和促進《指南》的編制工作。希望通過《指南》將英國的投資環境、重點引資領域更清晰地呈現給中國投資者,并為其提升在英國的投資效率提供更具可操作性的建議。

我的貿易投資總署同事,無論身處英國還是海外,都共同致力于吸引更多的中國投資。我們非常期待和中方各界一起合作,繼續深化中英雙邊關系。

前言
中國對外投資規模迅猛增長已經引起包括英國在內,世界各主要經濟體的高度關注。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世界新的制造業中心和全球最大貨物貿易國家,中國外匯儲備高達3.7 萬億美元,人均GDP 超過6000 美元。根據英國著名經濟學家鄧寧的對外投資發展階段理論,中國正處于對外投資發展的第三階段,即對外投資增速遠遠超過引進外資增速,并正邁向第四階段,即成為凈對外投資國。這一變化有望在“十二五”末期,即2015 年或2016 年實現。從現實看,近五年中國對外投資規模年均增速高達20% 左右,2013 年對外投資規模達到901 億美元,對外投資存量躍居世界第二位。

作為全球第六大大經濟體,英國是全球最發達、最開放的經濟體之一。2012 年末累計吸收外資存量達到1.32 萬億美元,居世界第三位,僅次于美國和中國,是歐洲最開放、吸引外資項目數量最多國家。英國不僅在基礎設施、高端制造、研發設計、金融、地產等各個領域有巨大投資潛力和吸引外資需求,同時擁有化工、制藥、生物技術、食品飲料、電子工業等世界級領先產業需要新的投資。中國企業赴英國投資,可在品牌、管理、研發設計、技術創新、國際市場開拓、金融服務、商務服務等各個領域與英國的中高端產業鏈銜接,建立全球供應鏈和生產網絡,還可將英國作為對歐洲、非洲、美洲等開展投資貿易的最佳商業跳板實現全球化運營。倫敦的人民幣離岸中心建設將對推進人民幣國家化、中國金融國際化進程,服務于中國的走出去戰略至關重要。

2013年底,英國首相卡梅倫率領迄今最大規模代表團成功訪華,成員包括外交、商業、科技、衛生、文化、環境等多位部長級官員和約150 位工商界領袖。中英兩國簽署了投資、科技創新、金融等領域一系列合作文件。英方允許從事批發業務的中資銀行在英開設分行,中方按照市場驅動原則支持倫敦離岸人民幣市場發展。雙方承諾將密切人文交流,英方簡化中國游客和商務旅客簽證手續,解決在英中方企業員工簽證難問題。卡梅倫首相訪華不僅體現了英方高度重視與中國合作,而且掀開了中英經貿合作新篇章,必將推動中國企業赴英投資的新一波浪潮,深化中國英兩國戰略伙伴關系,推動兩國共同繁榮與發展。

第一章

中國在英國的投資迅猛增長

中英兩國經貿關系源遠流長,發展迅猛。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促使兩國及時調整各自的產業重點和發展戰略,雙邊貿易和投資互補性特征日益明顯,經貿關系迅速提升。中國企業對英投資在迅猛增長過程中呈現出投資領域多元化、投資方式多樣化特征。未來兩國在基礎設施、能源、金融、高端制造業、高科技產業領域內有巨大發展潛力和空間。

1.1 中英雙邊經貿關系迅猛發展
  1.1.1 中國企業對英投資迅猛增長:超越對其他歐洲國家投資
  2003-2012 年,中國企業對英國投資凈額增長迅猛,年均增長率高達83%,呈現井噴式增長(圖1-1)。2012 年,英國已成為中國對外投資第四大目的地(表1-1)。中國對英國直接投資存量于2012 年上升至第八位(表1-2)。

  英國是歐洲國家中外國直接投資的首選目的地,被稱為歐洲門戶。從主要發達經濟體引資情況看,英國近年引資無論是流量還是存量均居于前列(圖1-2、圖1-3)。因歐元區尚存問題,英國被視為相對安全的投資“避風港”。

  英國貿易投資總署數據顯示,已有超過500 家中國企業在英國投資設立機構。2012 年,中國企業對英投資達到27.75 億美元,同比上升95%。近年來出現了幾宗對英投資標志性案例,如中國房地產開發商總部基地投資12 億英鎊開發倫敦皇家阿爾伯特碼頭,大連萬達集團投資7.2 億英鎊進行的西南倫敦酒店項目,華為宣布未來五年在英國新增投資13 億英鎊等。

倫敦人民幣市場的發展也為對外貿易與投資的開展提供了便利。2012 年4 月,倫敦金融城人民幣業務中心計劃正式啟動,其目標是把倫敦打造成為人民幣國際市場的“西方中心”,從而擴大人民幣在國際貿易和投資中的使用。該計劃將推動倫敦出臺私營和公共部門發展戰略,以推動倫敦成為人民幣產品和服務中心,與香港和其他金融中心互為補充。2013 年6 月,旨在為雙邊經貿往來提供支持并維護金融穩定,中國人民銀行與英格蘭銀行簽署了規模為2000 億元人民幣的中英雙邊本幣互換協議。建設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倫敦分行等中資銀行也相繼在英發行人民幣債券。

  中英兩國在進一步深化經貿戰略合作對話機制、降低投資壁壘方面也做了諸多努力。2013 年10月15 日,中國國務院副總理馬凱和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在北京共同主持了第五次中英經濟財金對話,雙方簽署了諒解深化合作諒解備忘錄,承諾通過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深化在貿易和投資、金融部門監管與發展等領域的合作,推進面向未來、互利共贏和增長導向的中英經濟財金關系,支持全球經濟復蘇。在 2014 年發布《中國企業在英國投資指南》是雙方簽署的備忘錄成果之一。

  1.1.2 雙邊貿易呈穩步上升趨勢
  ——貨物貿易
  據中國商務部統計, 2012 年中英貨物貿易達631 億美元,比前一年增長7.5%。其中,中國對英出口463 億美元,增長4.9%;自英國進口168 億美元,增長15.5%,增幅在中國與歐盟主要貿易伙伴中位居第一。 2013 年中國與英國雙邊貿易額再創歷史新高,首次突破700 億美元。2009 年以來,中英兩國的雙邊貿易額一直呈穩步上升趨勢(見圖1-4)。

  目前,英國自中國進口的前三大類商品是機電產品、紡織品及原料和家具玩具,英國對中國出口的前四大類商品是運輸設備、機電產品、賤金屬及制品和化工產品。此外,英國重新獲得了其在汽車工業方面進出口大國的地位,隨著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銷售市場,捷豹路虎在中國市場的銷量也節節攀升,2013 年前11 個月,捷豹路虎累計在華銷量達到83499 輛,同比提升28.2%。

  ——服務貿易
  英國是全球第二大服務貿易出口國,2011 年中英兩國政府簽署了服務貿易合作諒解備忘錄,建立了雙邊服務貿易合作機制。目前,英國匯豐銀行在華開設多家分支機構,蘇格蘭皇家銀行在華參與設立了第一家合資證券公司;中國電信在英啟動移動通信服務,中國五大商業銀行實現在倫敦子公司齊聚首。兩國在教育、旅游、展會和創意設計領域的合作進一步拓展。

1.2 中國企業在英國投資特點
  1.2.1 投資領域多元化
  在投資領域上,中國企業在英國的投資領域逐漸分層次、分領域地拓展到產業鏈全環節。在英中資企業已形成金融、貿易、運輸、電信服務及研發、制造、文化傳媒旅游、地產等七大行業群(見圖1-5)。

  1.2.2 中英兩國企業的合作更具互補性
  中英企業合作互補性強。英國企業在產業鏈高端環節優勢突出,對正處于產業轉型升級關鍵時期的中國企業而言,具有較大吸引力,兩國企業更加容易在產業鏈各環節實現專業化分工和互補。同時,英國具有歐洲最為便利化的商業環境,非常歡迎中資企業的投資。中國企業更加容易融入英國市場,尤其在技術壁壘、市場準入方面,除了極少數國家安全領域,企業間的合作方式靈活多樣。

案例一:
上汽在英國的產業鏈環節的配置——收購知名品牌和技術

2004 年,上汽出資10 億英鎊(約合109 億元人民幣),英國羅孚則以現有技術研發平臺、工廠等出資共同成立一個新的合資公司。上汽占有70% 股份,羅孚占30% 股份。羅孚同意將其完整的汽車工程研發和設計的知識產權全部轉入新合資公司中,而上汽集團因為擁有70% 合資公司股份而對這些知識產權擁有絕對控制權(見表1-4)。2007 年,上汽購得名爵的知識產權。之后,上汽開始在中國市場出售其自行研發的MG6 中級轎車。2010 年,上汽投資了470 萬英鎊在伯明翰成立了一家汽車設計中心,作為上汽全球設計總部,負責名爵品牌車型的設計和研發工作。通過一系列投資,上汽獲得核心技術、品牌和商標權益,并為其進入歐洲市場及美國市場提供便利。
  1.2.3 中資企業注重利用英國金融領域優勢
  英國的比較優勢更集中地體現在金融、法律和媒體公關等專業服務行業及部門,能夠幫助中國企業獲得品牌、市場、營銷渠道等商業性資源。如英國金融機構本身就掌握大量的市場環境和商業項目等方面的有價值的信息,而這些機構還可以為企業海外運營提供配套的金融服務,與這些機構合作往往事半功倍。

  案例二:
  光明集團通過利安資本(Lion Capital)并購維他麥
  私募基金等國際投資機構掌控著一些具有投資價值的項目。利安資本是一家專注于歐洲境內消費品領域投資與并購的知名投資基金,過去對維他麥公司享有100% 控股權。光明以1.8 億英鎊現金,從利安資本收購了維他麥60% 的股權。光明作為一個有實力的海外投資者,與利安資本合作為其進入英國市場掃清了障礙。
  1.2.4 中國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在英投資“齊頭并進”
  在英國市場投資的中資企業不僅是國有企業,越來越多的中國民營企業開始大規模進入英國市場。特別是在制造業和地產行業,中國大型民營企業開始大舉投資英國。由于英國市場環境高度開放,投資便利化程度高,民營企業與國有企業在面對英國市場的投資機會時,能夠公平競爭,借助當地的引資政策較為順利地進入英國市場,這也在另一個側面反映出英國市場的高度開放和公平。

  1.2.5 在許多產業領域已經形成全產業鏈投資和投資集群
  在英國幾近“零壁壘”的投資環境的支持下,中國企業基本上在產業鏈各環節都能較為便利地進入英國市場。在部分行業,中國企業已在當地形成產業集群,如汽車行業,上汽、長安、吉利均已進入英國市場,從整車到零部件,均建立起研發、生產、營銷等各環節的據點;電信行業三大通訊服務提供商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以及兩大通訊設備制造商中興、華為也已進入英國市場;在金融行業,除五大國有商業銀行外,在英國設立非經營機構的中資銀行也在不斷增加。這些行業的中資企業已經初步具備海外市場的集群式發展規模和效應,為整個行業產業鏈的海外延伸奠定了基礎。

1.3 中國企業在英國投資發展前景
  1.3.1 中國的巨大投資能力與空間
  近年來中國企業“走出去”已成為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之一。根據聯合國貿發會議及中國商務部數據顯示,2013 年在全球外國直接投資流量較上年增長11%,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同比增長16.8%,成為世界三大對外投資國之一,未來投資潛力仍有巨大的上升空間。而發達國家擁有的產品高端環節比較優勢和引資潛力為中國企業進入發達國家市場奠定了基礎。英國在中國對外投資并購過程中成交數量和交易金額均占據顯著位置,并呈現持續上升趨勢(見圖1-6)。未來中國企業基于對英國研發設計、品牌管理、中高端制造與服務的需求將驅動其對英國等發達國家直接投資的意愿不斷高漲。

  英國的投資環境在發達國家中處于領先地位,2012 年末累計吸收外資存量達到1.32 萬億美元,僅次于美國、中國,在歐洲是最開放、吸引外資數量最多的國家。2012 年歐洲吸引外資整體下降2.8%,但英國外來投資項目同比增加了2.7%,在整個歐洲的外國直接投資中占18%(高于德國的16%),繼續保持其歐洲第一大投資目的地國家地位。

  1.3.2 英國的巨大引資需求和中國的投資需求
  英國目前是全球第六大大經濟體,在基礎設施、高端制造、研發設計、金融、地產等各個領域都有巨大投資潛力和引資需求,在化工、制藥、生物技術、食品飲料、電子工業等領域處于全球領先地位,為中國投資者提供了歷史性機遇。根據本指南編寫組開展的調查問卷,中國企業赴英國投資的主要目的依次是開拓市場、獲取研發平臺、培育品牌、構建營銷網絡、吸收國際化人才和提升管理水平(見圖1-7)。

  1.3.3 中英兩國貿易和投資優勢互補、相互促進
  通常國際投資與國際貿易可以相互促進。中英雙邊貿易迅速發展可以帶動相關投資,尤其是服務貿易領域的合作使雙方企業的業務相互滲透,使中國企業在英投資配套服務有了更多保障。隨著兩國投資結構不斷升級,將帶動貿易商品結構相應升級,中國對英國出口也不再局限于加工貿易和低端產品,未來在能源、基礎設施,如高鐵、核電領域的廣泛合作將帶動中國國內有比較優勢的產品,如成套機械設備對英出口增長。中國投資也會帶動英國制造產品源源不斷進入中國市場。

第二章

英國投資環境的突出優勢

  英國地處北大西洋中心地區,是連接美洲、歐洲、非洲、亞洲的重要樞紐。目前英國是世界上投資吸引力最高的國家之一,各國企業來歐洲發展國際業務的首選投資目的地之一,全球頂尖國際金融中心、貿易中心、高新技術產業研發中心。英國在2013-2014 全球競爭力指數排名第十,比上年前進兩名。

2.1 獨具綜合競爭優勢的英國總體經濟環境
  英國的總體經濟環境的吸引力體現在,政治環境和社會環境高度穩定,科技、通信建以及教育體系均在世界上處于領先地位;企業文化、企業家精神、熟練的技術工人和交通、物流基建等各領域都獨具特色。英國在科技、創新、基礎設施和能源領域具有特別強項:產學研合作世界排名第二,可再生能源項目外國直接投資世界排名第二,最佳科研機構世界排名第三,電力與電信基礎設施世界排名第三。優勢經濟條件都使英國的比較優勢具備了可持續性并逐漸增強。高水平的生活質量、多元文化和世界通用的語言也使英國具備了吸引人才的得天獨厚優勢(圖2-1)。

  根據安永事務所調研,以上各方面對500 家跨國公司的吸引力都超過或接近8 成。根據本指南編寫組調查問卷,93% 的中國企業認為高效率的金融商貿服務、開放性與透明性是英國投資環境最突出的優勢,其次是分別是交通跟基礎設施與高素質、合理的勞動力市場。

2.2 英國宏觀經濟增長在歐洲國家表現最佳
  自2008 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英國經濟也受到了嚴重影響。英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削減公共支出和削減赤字、放寬貨幣政策并引入結構性改革。公共赤字自2010 年起至2013 年已下降了三分之一,據預測將在2014-15 財年減半。利率也一直保持在歷史最低水準。

  2013 年以來,英國經濟開始強勢復蘇。2013 年四季度,英國和加拿大一起成為發達國家中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最新經濟數據也驗證了英國經濟正在持續復蘇。英國消費者和企業信心水平已經回升。獨立預測對英國2014 年經濟增長的預測均值是2.7%,歐盟委員會預計英國2015 年增長將為2.5%。

合理的經濟結構也是英國經濟呈現穩定增長勢頭的重要原因之一。服務業尤其是銀行、保險及商業服務業目前占據英國GDP 的最大份額,高達78%。同時,英國制造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歐洲最大的軍火、石油產品、電腦、電視和手機的制造地,生物制藥、航空和國防是英工業研發的重點。

2.3 對外資高度開放的經濟體系和完全自由競爭的市場環境
  英國歡迎并積極吸引外國投資,而且吸引外資行業跨度很大,在商業服務、創意產業、媒體、金融等多個領域中外國資本都得到了廣泛利用( 圖2-2)。

  2007-2011 年,倫敦吸收了中國在歐洲總投資的15%,居歐洲各城市之首;2012 年,英國吸引外國直接投資項目731 個,幾乎相當于西班牙、法國、德國三國吸引外商直接投資項目數的總和(761),在歐洲吸引外國直接投資項目中遙遙領先( 見圖2-3)。

2.4 非常便利的營商環境
  世界銀行的數據顯示,英國是排名歐洲第一、世界第五的最受歡迎的營商地點。2013 年世界銀行對全球187 個國家的評估中將英國在全球各國營商環境便利程度排名至第十位,在全歐洲排名前列,并成為歐洲經濟發展中的重要領導力量( 見表2-1)。倫敦經常被評為在歐洲進行商業活動的最佳城市。


2.5 完備和發達的基礎設施體系為企業經營提供保障
英國在交通物流、能源電力、通訊等基建設施領域在歐洲處于領先地位。英國政府于2012 年12
月發布了《國家基礎設施規劃2012 年更新版》, 旨在推動英國基礎設施投資,刺激英國經濟增長。

  ——交通物流
  英國擁有世界級的交通運輸網絡,提供了通向歐洲大陸和世界其他地區的快速交通連接。根據2012 年統計數據,英國公路總長39.5 萬公里;高速公路3617 公里,約占公路總里程的1%;英國開放鐵路總長約15753 公里,其中電氣化鐵路5265 公里,占33%。倫敦是擁有世界最大規模地面和地下鐵路網絡的城市之一,地鐵全長391 公里,年運送乘客約8 億人次。英吉利海峽隧道是歐洲最長的海底鐵路隧道,僅需半小時即可抵達歐洲大陸。從英國主要城市和工業中心都可以直接辦理通過海底隧道的客貨運業務。

  英國是歐洲最大的航空交通系統,具有60 多個民用機場,擁有世界最繁忙的10 大航空條線中的6 條。中投公司持股10% 的倫敦希思羅機場是歐洲最大的航空樞紐港。截止2013 年11 月,其吞吐量已達6655 萬人次。英國港口和水運非常發達,擁有超過100 個港口,吞吐量超過5 億噸,年增長率約為2%,按照貨物裝卸量計算位居歐洲首位。內河航運共3200 公里,其中620 公里用于運貨。

  英國發達的通訊基礎設施居于世界前列,互聯網寬帶和光纖技術得到了廣泛應用。截止2011 年,英國有1900 萬家庭連接互聯網,覆蓋率達77%。自2011 年起,英國政府計劃投資1.5 億英鎊發展移動寬帶網絡,以實現99% 的人口覆蓋率。4G 網絡覆蓋率已達到45% 以上。郵政網絡也很發達。固定電話普及率52.2%,移動電話覆蓋率99.8%。

  ——充足的能源供給保障產業發展
  英國能源豐富程度在歐盟國家中居首位,是歐盟最大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國,石油蘊藏量約10-40億噸,天然氣蘊藏量約8600-25850 億立方米。天然氣已取代煤炭成為主要能源。2012 年,英國電力產量居全世界第11 位,年產量約為3460 億千瓦時,擁有完善的發電站及變電站網絡和四個輸電系統。目前英國本國發電量已可滿足國內需求。其中位于約克郡的德拉克斯發電站(Drax Power Station)是英國最大的燃煤發電站,具備4,000 兆瓦的發電能力,可滿足英國7% 的電力需求。

  低碳經濟的概念出自于英國。英國高度重視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和應用,核電、風能、生物能、太陽能等可再生綠色能源在能源消費結構中比重不斷提升。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在2012 年達到了413億千瓦時,占全國發電量的11.3%。已經形成了多元化的可再生能源利用開發系統,為投資者采用清潔技術開展工業生產活動提供了可能和支持。

2.6 高素質人力資源與恰當的勞動力價格
  英國擁有享譽全球的科學及創新網絡,英國人獲得過23 項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DNA 雙螺旋結構由劍橋大學教授發現,劍橋大學也積累了大量世界先進生物制藥技術專利,期待投資者將技術轉化為產品。英國還建立了有效的研究開發扶持制度和先進的高等教育體系,如牛津大學、劍橋大學等,培育了大量世界頂級人才。完善的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體系培養了龐大的工程師和技術工人隊伍。目前,超過135,000 名中國學生在英國求學,其中超過100,000 名學生就讀于高等院校。這為中國投資者提供了一個巨大的雙語人才庫。

  世界銀行認為英國是僅次于丹麥的“歐洲雇用市場第二強”。英國國民的就業靈活度比較高,剛性就業指數比較低,沒有全國性的最低工作時數及工資限制,有效地保障了外資企業在英國既能募集到充足的優質勞動力,又能在用工方面保持一定靈活性。

2.7 世界級研發基地和先進工程
  英國基礎研究的水平與美國接近,英國在產品研發方面投入巨大,其在不同行業研發投入的比重見圖2-4。英國中央和地方政府鼓勵開展高科技研發活動,包括提供免費、優惠使用辦公設施,協助制定商業計劃,尋找合作伙伴等服務。2013 年英國首相卡梅倫訪華成果之一就是建立2 億英鎊的聯合研究創新基金,通過舉辦科學研討會、政策對話,開展人才培養、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合作,促進兩國在創新領域的合作。雙方政府、大學以及工商界聯合開發了30 多個科技園區,如劍橋科技園區和曼徹斯特科技園區等。英國生物科技、電子等研究實力也十分強大。英國享有世界級納米技術研究的聲譽,有貫穿全國的強大研究機構網絡作為支撐。華威大學創意產業平臺(WMG)等產學研合作平臺依托英國高等教育體系,無償為中小企業提供實驗室等研發平臺。

2.8 合理的稅收體系
  英國的稅收體系在全世界都非常具有吸引力。無論是是從G7 還是從G20 集團看,英國的主要稅率水平都是最低的(圖2-5)。2013 年,英國公司稅從24% 降至23%,遠低于其他國家30% 左右的平均水平;雇主應繳社會保障費用方面英國也較其他國家而言具有優勢,稅率不及法國、意大利等的一半。至2015 年,英國會成為G20 國家中稅率最低國家,稅率將降至20%(見圖2-6)。

2.9 高度發達、特色突出的服務市場
  ——金融服務
  倫敦是世界三大國際金融中心之一,是全球最大的外匯交易市場,目前在全球每日超過5 萬億美元的外匯交易量中,倫敦占有大約40% 的份額; 倫敦還是全球最大的保險市場、全球最大的再保險市場之一以及世界領先的航空與航海保險市場。全球眾多金融機構在倫敦設立分支機構,金融市場發達,為各類客戶提供豐富和具有創新性的融資支持和金融解決方案。由于市場競爭充分,流動性充足,金融機構能夠提供富有競爭力的市場利率,多元化的金融產品以及高效金融服務,吸引了大批外國投資者,并成為全球重要資本匯集地。

  ——財務、技術和商務咨詢服務
  英國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咨詢服務業的國家,目前共有咨詢機構2000 多家,主要分工程項目咨詢、技術服務咨詢和經營管理咨詢等三類。英國會計師和律師事務所也進入了成熟階段。普華永道安永本部都設在倫敦;年利達、高偉紳、史密夫等英國著名律師事務所,為跨國公司的國際業務提供法律訴訟和爭端解決服務。投資銀行的顧問咨詢服務在英國也十分發達,國際上眾多的投資銀行在倫敦設有分支機構,提供廣泛的財務顧問咨詢服務,為客戶的投融資活動提供全方位支持。

  ——國際仲裁
  英國是國際商事仲裁的發源地。英國為商務爭端提供仲裁的機構主要有倫敦國際仲裁院和倫敦海事仲裁協會。倫敦國際仲裁院是目前英國最主要的國際商事仲裁機構,尤其擅長國際海事案件的審理,并具有極高的國際聲望。英國作為國際航運中心目前重要的職能之一是提供國際航運仲裁服務。

2.10 英國可成為中國企業開拓全球市場的跳板
  英國可以作為中國企業的跳板開拓全球市場。近年來,中資公司通過在倫敦投資并購,獲得了在非洲開發礦產、在南美開發鈾礦等礦產資源的機遇。英國也成為中資企業開拓歐洲市場的窗口,雷士照明在成功投資英國后,目前已將產品銷售到歐洲大陸市場。目前,銀行保險、貿易運輸、電信、傳媒、旅游和汽車制造六大領域的中資骨干企業都已在英投資,不少設立了歐洲總部。

中英兩國企業也可以合作開發第三國市場。中英兩國企業各有優勢,雙方優勢互補在第三國市場可以形成強大的競爭力,有更多項目機會。例如,英國麥克唐納公司在東非與中國企業的合作以及中國移動與沃達豐合作在緬甸競標電信經營牌照。

案例三:
  從英國開展全歐洲范圍內的業務
  ASIMCO 正是依靠英國平臺加強與歐洲各地區的技術互動,從而第一次實現中國企業開展全球化的零部件業務。ASIMCO 在中國擁有五家新工廠,其中一家生產凹輪軸設備產能已達到500 萬鑄件,相當于德國轎車總產量的一半。
  ASIMCO 一直追求在所有生產領域都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因此大力推廣全球化業務,不斷增加英國辦事處的職工雇傭量,英國辦事處也成為ASIMCO 發展規劃中的關鍵。選址MIRO 的決策使ASIMCO 可以與歐洲其他區域更為廣泛的開展工程和測試技術合作,并更快地接觸歐洲最新的技術研發成果。

第三章

中國企業赴英國投資的重點產業領域

  英國是世界重要經濟體,也是歐盟核心國家,在國際政治和經濟舞臺上扮演著重要角色。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瞄準英國,將英國作為全球擴張的起點,并逐漸形成產業集聚;英國政府也對中國投資表達了熱烈歡迎,2013 年底卡梅倫訪華期間強調了英國市場開放的重要性,指出中英兩國在眾多產業領域存在著強互補性。

3.1 英國的綜合產業優勢
  英國不僅擁有工業革命先行者的悠久歷史和雄厚基礎,而且在全球經濟進入信息時代后保持了強大產業實力和競爭優勢,在基礎設施、能源、高精尖制造業、傳統加工業和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等領域保持著國際領先地位。

世界銀行統計數據表明,英國作為較早完成工業化的國家,其制造業在經濟中始終保持重要地位,其中機械和運輸設備比重最高,占英國制造業增加值的1/4,其次是食品、飲料和煙草,在制造業增加值中所占比重呈持續上升態勢。作為發達國家,服務業是英國經濟的主體,增長勢頭更加強勁,顯示出較強競爭優勢。近十年來英國服務業在經濟中所占比重由72.05% 上升至78% 左右,其中金融服務、商務服務、文化創意、研發設計等行業處于國際領先地位。

3.2 中國企業投資英國的總體思路
  當前,中國企業對英投資已經取得了較大的成績。而英國市場還存在著廣闊的投資空間和需求潛力。2013 年卡梅倫訪華目的之一便是為中國在英國投資進入新階段鋪路,展現了吸引中國企業在英投資的意愿。中英雙方政府應該以此為契機,以積極的態度加快對英投資進程,充分發揮中英兩國的比較優勢,努力搭建更高層次的投資促進平臺,解決投資中的體制機制障礙,發揮企業和行業協會的力量。通過推動中國對英投資,帶動雙邊經貿關系和金融合作深化,擴大雙邊貿易繁榮和金融合作。

  中國企業應緊抓英國大力吸引外資的有利機遇,積極利用兩國優勢資源,整合雙邊產業鏈條,依托英國較強的設計、研發和創新能力和服務水平,培育自主品牌,打造中國企業國際競爭新優勢,在互惠互利基礎上,一方面加強中國投資和服務的英國本土化,為英國市場和消費者提供更加優質的產品、高效的服務和就業機會;另一方面以英國為突破口,適應發達國家營商環境和法律規則,為進入更加廣闊的發達國家市場乃至全球市場奠定基礎。

  根據指南編寫組開展的調查問卷,在英投資領域展望前四位排名依次為金融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顯示出中國企業對英國服務業未來投資的期望較高。

3.3 重點投資產業
  3.3.1 基礎設施
  英國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十分開放,目前約40% 的基礎設施所有權由外國投資者控制。2011 年10月中英雙方簽署了基礎設施領域合作諒解備忘錄,英方明確表明歡迎中國投資。2012 年12 月英國頒布了新的《國家基礎設施計劃》,預計可吸納高達3300 億英鎊的投資,并確定以私人投資為重要推動力。英國的公私合營投資法律框架公開、透明,有利于激勵私營企業積極參與;豐富并有創新性的金融服務信貸支持為私人投資進入基礎設施領域提供了便利,政府擔保、公共資本等先期進入對私人投資進入發揮了較強“杠桿”作用。英國政府還出臺了其他保障措施吸引私人投資,如通過價格穩定措施給予企業市場信心,減少繁瑣的申請手續,提供國家主權信用支持的信貸等。

  《國家基礎設施計劃》將重點支持基礎設施建設,其中包括投入300 億英鎊用于建設高速鐵路網等交通基礎設施。預計未來英國鐵路、公路、供水、電網等基礎設施建設將具有良好的投資前景,主要包括從倫敦通往北部的2 號高鐵,投資價值估計為327 億英鎊;到2014 年投資60 億英鎊用于鐵路車輛;資本價值為41 億英鎊的泰晤士潮路新的廢水隧道等。

  未來幾年內,英國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將推出超過500 個項目,其中在廢物處理、水、交通運輸等領域機會較多、前景較好。在高鐵建設領域,按英國政府計劃,2026 年建成一期工程“倫敦至伯明翰線”,投資額約為170 億英鎊;2033 年建成二期工程“曼城、利茲及西斯羅機場延線”,也將為中國企業帶來較多投資機會。

  從中資已經在英國基礎設施領域的投資看,規模驚人。2011 年,李嘉誠以24.1 億英鎊收購英國水務公司;2012 年,中投公司以12 億英鎊購入泰晤士水務公司8.68% 的股份;同年,中投公司收購了希思羅機場控股公司10% 的股份。2013 年,北京建筑工程集團投資1200 萬英鎊,獲得占地150 英畝、項目價值8 英鎊的曼徹斯特機場合資項目20% 的股權。

  2013 年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與中東歐16 國領導人在羅馬尼亞議會宮共同參觀中國鐵路等基礎設施及裝備制造展時,特別強調引導中歐企業優勢互補與合作,并向歐洲推銷中國的高鐵技術和設備。卡梅倫訪華期間,中國表示有意向英國基礎設施進行數百億英鎊投資,其中包括對英國HS2 高鐵投資。目前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已明確向英國表示有意承建從伯明翰東部郊區高鐵中轉站到機場及其他城市的鐵路。中國高鐵在中國的成功運營以及中國在高鐵技術、設備、與施工的合理成本控制將使中國企業在英國具備競標投資項目的優勢。

  3.3.2 能源
  英國能源供給已由單一化石燃料向多元化、清潔化轉變。從當前英國能源供給形勢看,按歐盟《大型燃燒電站指令》要求,英國將陸續關閉部分燃煤電站;英國現役16 座核電站中15 座將于2023 年底達到設計壽命;現役多座燃氣電站將于2030 年前退役。英國發電能力總計將減少4000 萬千瓦以上,發電領域投資需求將呈現剛性增長,存在巨大投資需求。

  繼李嘉誠旗下公司先后在英國投資天然氣和電力后,中國三家大型石化企業也分別于2011 年、2012 年和2013 年進入了英國市場,為中國石化相關企業和生產性服務業企業后續進入英國市場鋪平了道路。

案例四:
  李嘉誠投資英國能源
  英國能源市場的巨大需求孕育了良好投資機會。在過去3 年中李嘉誠旗下公司先后在英國能源領域投資天然氣和電力。2010 年,長江基建以58 億英鎊從法國電力公司EDF 手中買下英國電網業務;2012 年,長江實業牽頭,斥資6.45 億英鎊收購了英國天然氣公司Wales and WestUtilities。目前英國30% 的電力供應,25% 的天然氣,都依賴李氏家族企業。英國能源市場潛力和對外開放程度給外資創造了諸多機會,這些投資在追求收益的同時,也為英國解決了能源領域資金短缺問題。
案例五:
  中國大型石油石化企業在英國并購
  2011 年中英雙方簽署的總額約47 億美元的政府協議和商業合同中,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全資附屬公司中國石油國際事業有限公司,與英國石油化工企業英力士集團兩個全資附屬公司英力士歐洲控股有限公司、英力士國際投資有限公司,在英國簽署框架協議,中石油向這兩家煉油廠注資10.15 億美元,化解了金融危機后英士力集團債務困局,也獲得了輻射全歐洲的貿易網絡。

  2012 年,中國石化通過全資子公司國際石油勘探開發公司,以約15 億美元交易價格收購加拿大塔利斯曼能源公司英國子公司49% 股份項目正式交割,首次開拓了中國石化在英國北海地區油氣業務,標志著中國能源企業首次進入北海油氣資源投資開發行列。

  2013 年,中國海油與英國天然氣集團簽署系列協議,英國天然氣集團將自2015 年開始以其全球LNG 資源組合向中國海油供應每年500 萬噸、為期20 年的LNG 資源。合同簽署后,中國海油的中長期LNG 合同量將達到每年2160 萬噸。
  從可再生能源發展看,英國制定了2050 年前減排80% 二氧化碳的目標,為能源清潔化領域的投資提供了較多的機會,包括陸地和海上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海浪能和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為落實新能源計劃等能源政策,英國政府將推出鼓勵電力市場投資新政策,計劃投資金額高達1100億英鎊,并承諾保障可再生能源和核電的上網電價,以促進產業發展。

  按照英國政府現有的發展目標,2020 年將有15% 的能源來自可再生能源,為此英國30% 的發電總量需依賴可再生能源發電,發**資需求為700-750 億英鎊,海上輸電為200 億英鎊。結合中國綠色能源開發能力迅猛發展態勢,中資企業在英國清潔能源領域有巨大投資機遇。中法在英共建核電站將是一個良好開端。

  中國企業獲準參股英國核電站項目
  2013 年10 月,英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到訪廣東臺山核電站,并宣布英國政府已批準中國公司參股(未來有可能控股)下一代英國核電站開發。初期,中國公司參股核電項目可通過少數參股;之后的新核電站項目中,多數控股也可以成為可行模式。對英國而言,不論是哪國的投資,都需要符合嚴格的安全規范標準。
  奧斯本說:“(這一參股)是中英兩個歷時最久、也是發展最快的民用核能開發國之間深化合作的又一例證。這也為英國政府下一代核電站開發計劃注入了重要的新潛能。對英國而言,這意味著潛在的更多投資和工作崗位,也意味著長遠來看消費者將享受更低價的能源。”
3.3.3 高精尖制造業
  ——航空航天業
  英國航空航天產業是推動英國經濟增長和生產力進步的支柱性產業,具有較高的研發及制造能力,占全球市場份額17%,僅次于美國。英國在航空航天產品設計、研發、制造等多方面世界領先,在雷達、噴氣發動機、超音速運輸機、軍用直升機等領域世人矚目。

  目前英國引進了大量航空業的國際投資,世界最大兩家大型飛機制造企業——空客和通用均在英國設廠,形成了強大的航空工業產業集群。空客A380 全面投入生產后,英國成為主要受益者,在生產A380 的機翼結構、燃料系統和飛機降落裝置部件方面占據主要份額,預計今后30 年內英國公司每年可獲得10 億英鎊的空客A380 合同,并為英國提供2 萬人的制造業就業機會和4 萬人的服務業就業機會。建議中國航空企業依托英國現有的航空產業集群,以空客A380 訂單等相對穩定的市場需求為突破口,積極發展在英國的配套生產能力和產業服務。

  ——生物產業
  生物技術與診療被譽為21 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行業之一。英國在生物醫學和臨床醫學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是現今世界第二大生物醫藥市場和研發國,生物醫藥行業在雇傭人數、銷售收入、研發投入金額、吸引投資額方面都遠遠領先于其他歐洲國家。全球成功上市的新藥有1/10 由英國研制。

  中英兩國在生物醫藥行業存在著廣泛的互補優勢。英國具備行業領先的技術創新優勢,需要吸引投資來實現后續的產業化;中國企業在研發環節較為薄弱,卻存在巨大市場需求和投資能力。英方的研發優勢加上中方的資金實力和市場容量,將形成完整的研發—生產—銷售產業鏈條,順利實現生物醫藥創新的產業化和商業化。特別是劍橋大學的大批生物醫藥專利正等待著中國投資者。

案例六:
  中國民營制藥企業走向英國
  2007 年11 月,在中國國家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專項經費資助下,香雪制藥公司劍橋中心正式成立,成為中國民營制藥企業投資的第一家海外中藥研究機構,也是中英雙方在中醫藥研究領域中的一次成功合作。前中國駐英大使傅瑩出席了劍橋中心成立的揭牌儀式,并給予高度評價。目前,該項目投資總額已超過2000 萬英鎊,先后與英國、中國的多家世界一流大學、研究所合作,在現代中藥分離提取技術、現代中藥制劑技術、中藥藥效評價及中藥誘導人體胚胎干細胞特異性分化等研究領域開展了廣泛的合作研究,取得了多項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就當前中國生物產業發展形勢來看,2012 年中國生物藥品制造行業實現銷售收入1775.43 億元,呈現出較快的增長勢頭。但是,中國醫藥企業規模小,缺乏核心關鍵技術依然是行業發展的瓶頸,為此中國企業應積極尋找機會投資英國生物產業,融合英國先進技術,在滿足中國市場需求的同時,以英國為平臺大力開拓歐洲和全球市場。

  ——節能環保產業
  英國環保產業的優勢領域包括清潔技術、水處理、空氣和土地污染控制、海洋污染控制、噪音和震動控制、環境監測等。交通與工程顧問、公司零排放、電力、有軌城市交通系統世界領先;工程設計和建造以及過濾器、管道、控制和遙測設備的生產制造年均海外市場收入超過30 億英鎊;空氣污染控制方面的技術和產品,以及噪音和震動控制領域的關鍵技術也均具有較高水平和優勢。此外,英國的環境測試技術居世界領先水平,大量知名環境咨詢顧問公司活躍在英國環保市場,能夠為客戶提供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等一系列服務。

  案例七:
  雷士照明的節能產品投資
  中國雷士照明于2007 年進入英國市場,早期主要為一些世界知名品牌貼牌生產照明產品。在英國節能環保政策帶來的巨大商機推動下,2009 年雷士照明開啟了全新的經營模式,在英國市場全面實施雷士品牌策略并獲得了驕人業績。倫敦奧運期間,雷士照明價值數千萬元的照明產品中標,運用于倫敦奧林匹克體育場公共區域、倫敦奧運會體育場媒體中心等場館或區域。目前,雷士照明正依托英國市場,積極開拓歐洲和非洲市場。
  當前,英國正在以政府投資為主導,大力促進節能環保商用技術的研發推廣,并在碳匯等領域搶占了世界節能環保產業的技術制高點。金融危機和歐洲債務危機期間,綠色經濟產業是英國為數不多規模迅速增長的領域,該產業為英國創造了40 萬個工作崗位。同時,中國也在大力推進節能減排。伴隨環保理念的不斷推進,市場需求將進一步被激發,中國企業投資英國不僅可以在英國市場發揮資金優勢,還可以為中國市場提供融合先進技術的產品,在促進中英貿易的同時,推動中國解決環境問題。

  ——信息通信
  英國是歐盟最大的信息通訊產業基地,擁有8000 多家企業,雇員超過100 萬人,貢獻了GDP 的10%。英國同時是世界信息通信產業的創新中心之一,對發展電子產品有良好的商業環境和基礎設施,索尼、日立、飛利浦、摩托羅拉等國際知名公司都在英國建立了研發中心。英國還是歐盟成員內最早開放電信市場和實行電信業私有化的國家,電信業高度發達、自由開放,電信服務企業的資本市值達1170 億英鎊,電信業每年產值約650 億美元。

  由于活躍的科技創新獨具投資增值優勢,英國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中國信息通信業廠商將英國作為全球擴張的起點。2001 年,中國兩家知名信息通訊公司——中興和華為先后進入了英國市場。2010 年,中興英國公司營收達到2 億美元,終端產品銷量170 萬臺,數據卡份額超過了50%,手機市場份額為8%。

  案例八:
  中國華為對英國的大規模投資
  自2001 年在英國設立第一個辦事機構以來,華為得到了英國相關政府部門大力支持,同時也為英國提供了領先的技術和產品,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2012 年9 月,華為宣布了未來五年13 億英鎊的在英投資和采購計劃,預計該計劃的實施不僅讓華為有了為更多英國客戶提供更優質服務的機會,而且也能夠為英國創造出數百個新的高技術工作崗位。
  除上述兩家移動終端制造商之外,目前中國三家移動通信服務商也均在英國開展了相應的業務。自2004 年中國電信歐洲辦事處在英國倫敦正式開業以來,中國、中國網絡通信集團公司也分別與英國簽訂了合作協議,將在英國為中國企業提供國際通信服務,既擴展了中國移動通信服務商的覆蓋范圍,又可以為中國在英投資的企業提供更加便捷的通信服務。

  目前,英國的軟件和IT 服務、網絡安全、云服務均具有極大發展潛力。2013 年,僅軟件和IT服務行業便新增企業2500 家,新增就業崗位78200 個。英國不僅能夠為中國企業提供穩定的市場需求,還可以提供先進的技術支持。

  3.3.4 傳統加工業和制造業
  ——汽車制造
  英國汽車研發處于世界領導地位,是歐洲第四大汽車生產國,第三大汽車銷售市場。目前英國汽車行業本土品牌已全部出售給外國投資者,是英國對外資高度開放的行業之一,也是歐洲最多樣化和產量較多的汽車生產和裝配基地,全球很多汽車企業都被英國機械技術、優秀勞動力供給和良好商業環境所吸引。世界產量最大的7 個汽車生產商和17 個世界頂級的汽車零配件供應商均在英國投資,超過40 家知名企業如福特、寶馬、豐田、日產和本田等均在英設有公司,覆蓋了整體設計、發動機設計制造、關鍵零部件生產等汽車制造核心環節。經過多年發展,中國汽車企業在英國也形成了從研發到銷售相對完整的產業鏈條。

  案例九:
  上汽于英國投產MG3
  作為上汽全球45 億英鎊投資規劃的一部分,伯明翰長橋基地被上汽打造為研發技術中心和MG3 歐洲制造業務的中心,主要的工程設計工作都將在此完成。未來上汽還將進一步向伯明翰業務注資,以支持研發中心推出更多新車型。在上汽集團投資的助力下,該基地不單恢復了生產,還首次推出16 年以來的兩款新車,既重振了英國百年品牌,也為當地創造了400 多個就業崗位。如今英國技術中心、上海技術中心和南京技術中心在整合管理框架下,形成技術三角,為上汽的汽車研發提供了產品平臺和技術的保障。
  案例十:
  吉利并購英國錳銅
  2013 年浙江吉利控股集團以1104 萬英鎊收購了英國錳銅控股有限公司(倫敦出租車公司)的業務與核心資產。作為商業計劃的一部分,吉利根據倫敦出租車市場發展需求,在TX4 車型的基礎上開發新的車型,提升了倫敦出租車的能源效率和環保性能。收購后,吉利拓展了TX4的亞洲市場和歐洲市場,目前也正在探索進入英國私人租賃市場。
  2013 年7 月,英國政府公布了旨在加速英國汽車業發展并支持數千個工作崗位的20 億英鎊資金扶持項目,整個計劃將推動英國汽車業的研發工作,以動力為重點,包括氫燃料、電驅動和其他環保技術。目前,該項目已進入第一階段,即未來十年內英國政府和車界將各投資5 億英鎊,興建一座研發中心,致力于開發低碳排放發動機技術,實現新發動機的商業化。中國汽車制造相關企業應積極響應此投資機遇,結合自身實力和比較優勢,參與新型發動機的研發或配套產品的研發制造。

  ——食品產業
  英國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食品和飲料市場之一,食品產業在增值、品牌和技術方面具有較強的競爭力,每年推出約10000 種新產品。近年來,英國食品產業發展迅速,出口穩步增長,食品和飲料已成為英國第四大類出口商品。統計顯示,英國食品飲料業有7000 多家企業,行業年營業額達1790億英鎊,為英國提供170 多萬就業崗位。

  案例十一:
  > 光明食品收購維他麥
  2012 年5 月,光明食品有限公司和英國第二大谷物生產商維他麥公司在倫敦簽約,光明食品有限公司以12 億英鎊,約合122 億元人民幣,收購了維他麥公司60% 的股份,是當時中國食品企業最大的一宗海外并購。通過這次并購,光明食品成功進入英國以及全球食品市場,在國際化戰略中邁出了重要一步。

  3.3.5 現代服務業
  ——金融服務
  金融服務業是英國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每年創造10% 以上的英國GDP 和約500 億英鎊的貿易順差,雇傭員工200 余萬。憑借深厚的貿易淵源、一流的專業人員、高質量的配套服務,以及語言、時區、法規等方面的優勢,倫敦成為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在證券和外匯交易、海事和航空保險、債券保險和交易、銀行間拆借等國際金融市場上均占有重要地位。英國保險業位居歐洲之最,全球第三。倫敦是世界最重要的外匯交易市場、全球最大的場外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場,全球第二大期貨與期權交易市場,全球最大的基金管理中心。同時還是全球最大的金屬交易所、全球國際化水平最高的證券交易所、歐洲領先的能源交易所、全球黃金交易的結算中心、國際債券市場中心的所在地。倫敦金屬交易所成交的非鐵金屬占全球交易總量的90% 以上,布倫特原油交易量占全球交易量的2/3并決定了英國在能源行業上的定價權。

  案例十二:
  廣發期貨收購英國NCM 期貨
  2013 年7 月,廣發期貨旗下廣發期貨香港公司正式宣告收購英國NCM 期貨公司100% 股權,是中資背景期貨公司第一次在海外成功收購,標志著中國金融行業為實現國際化戰略而邁出的歷史性步伐,不僅有利于提升中資期貨公司的國際化水平,更有利于將國際期貨交易市場成熟的交易手段、先進的管理經驗、產品設計能力、風險管理能力和領先的信息技術系統等反哺國內同業,有利于中國金融業更加積極應對開放,為國內外客戶提供更便利的服務。
  目前,除五大國有商業銀行在英國設立經營性分支機構外,在英國設立非經營機構的中資銀行也在不斷增加。2013 年12 月之前,在英國大型中資銀行均以建立子行形式運營,未獲建立分行許可,無法滿足其業務擴張的需求,。2013 年10 月,第五次中英經濟財金對話的重要成果之一便是英國監管機構同意考慮從事批發業務的中資銀行在英國開設分行的申請,卡梅倫訪華則具體落實了該項許可。伴隨人民幣國際化在英國穩步推進和倫敦金融城人民幣業務中心計劃的實施,中方仍將得到英國更加全面深入的支持,而中方則應依托倫敦金融服務的優勢,大力夯實英國作為人民幣離岸金融中心的地位,并配合英方加強金融市場的開放與監管。

  ——文化創意產業
  英國在全球最早提出“創意產業”概念,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政策性推動創意產業發展國家。創意產業在英國已成為與金融服務業相媲美的支柱性產業,從建筑到音樂到計算機游戲和電影等領域,英國創新、多文化的創意產業十分發達,創意企業總數約占全英在冊企業總數的6%。其中,英國廣告業以其原創性享譽全球,全球超過三分之二的廣告公司都以倫敦作為歐洲總部;英國的電玩游戲制作產出居全球第四,開發的數字游戲如《古墓麗影》等聞名世界;動漫產業也是英國創意產業中擴張最為迅速的子產業之一,《哈利波特》、《酷狗寶貝》等動漫作品在世界各地擁有數百萬忠實影迷;英國音樂產量僅次于美國位居世界第二位,占全球音樂產業的15%,英國也是世界第三大音樂銷售市場;英國在電視節目模式的發展上領導全球,節目模式時數輸出占全球市場的53%,英國是擁有最先進數碼電視市場的國家之一。

  中國在“十二五”規劃期間將文化創意產業定義為國家支柱性產業,正在進入快速發展時期。文化創意產業是典型的消費驅動產業,企業是市場主體,競爭力和創新能力決定了企業的成敗和產業的發展前景。中國企業投資英國文化創意產業不僅可以獲得優良的創新、創意、創業環境,還可以學習借鑒英國有關企業的經營理念、營銷模式等多方面經驗,進而實現“自內而外、兼容并蓄”的文化產業發展模式。

  案例十三:
藍色光標投資英國文化創意產業
  2013 年4 月與12 月,藍色光標在香港注冊的全資子公司藍色光標國際傳播有限公司先后認購全球著名的英國公共關系公司Huntsworth plc(以下簡稱Huntsworth)發行的6,300 萬新股和全球最大的英國社會化媒體專業傳播公司We Are Very Social Limited(以下簡稱WAS)的7,512 股普通股及 16,224 股優先股,從而以持有Huntsworth19.8% 股權和WAS 82.84% 股權的方式成功并購兩家全球傳播行業巨頭。
  兩次成功的海外并購,不僅是公司實施營銷傳播服務行業“全產業鏈”布局的關鍵步驟和“數字化”、“國際化”兩大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有利于滿足全球客戶對國際業務的多樣化需求,滿足市場發展需要,有助于提升公司整體的品牌價值。
  藍色光標的海外投資序幕從英國開啟,率先著眼歐美市場,正是看重英國在國際范圍內的市場影響力、發達的文化創意產業實力及在營銷傳播領域的專業人才儲備和豐富經驗。
  通過持續的海外投資,藍色光標力求逐步實現客戶資源、專業技能及市場優勢等多方面的協同效應,一舉發展成為全球領先的專業傳播集團。
  ——研發設計
  英國創新能力居世界領先地位,是世界上創新型企業最活躍的國家之一,擁有歐洲最頂尖的六所大學和全球最強的三所大學中的兩所。英國在時尚設計、服裝設計、汽車設計、IT 產品設計等方面也是全球領先。上海汽車、中國電信、中國南車、華為、波司登、雷士照明等中國企業都在英國設立了歐洲中心和技術平臺。
2014-06-30 21:07 添加評論
0

halou2

贊同來自:

一次發不完,再申請個小號發。

繼續

> 案例十四:
中國企業在英國的研發中心
2012 年,中國南車首家海外功率半導體研發中心在英國林肯郡順利落成,是中國軌道交通裝備制造企業首個海外高端器件研發中心,研發內容涉及基礎研究、工藝改進、產品開發和平臺建設,承擔新一代IGBT 技術、HVDC 晶閘管和碳化硅技術的研究開發工作。
華為則投資2 億美元建立了英國研發中心,研究領域包括光電子、終端設計、軟件開發等,研究成果服務于全球140 多個市場的華為客戶。2013 年華為CEO 任正非表示,華為將在英國設立新的研發中心,高端研究人員到2017 年將增加至300 名。
波司登在英國的運作則采用了“中國品牌、本土設計、全球采購、當地化營銷”的模式,圍繞歐洲市場、緊扣當地客戶需求,設計、采購、銷售團隊均聘用英國本地的專業人士,2012 年波司登投資項目榮獲了英國商業大獎“年度中國投資者獎”,是國內紡織服裝企業首次獲此獎項。

  ——房地產
  英國房地產行業有交易透明、物業配套完善等優良條件,與其它國際大都市相比,無論是住宅市場還是商業市場,進入成本和退出成本都比較低,尤其是倫敦黃金地段的房地產項目一直吸引著重要的國際投資。2014 年1 月6 日,美國房地產外國投資者協會公布的調查結果表明,倫敦擊敗2013年的冠軍紐約成為外國房地產投資的首選地。仲量聯行在2014 年冬季達沃斯發布最新報告,公布了2013 年全球吸引房地產投資最多的30 大城市。倫敦連續三年位居榜首。

  近兩年倫敦房地產市場交易活躍,2013 年住宅均價平均上升10%,預計2014 年總體需求還將呈現上升態勢。對于中國投資者來講,英國房地產平均出租收益率大致穩定在4-6%,相對于中國國內城市(上海出租收益率為2% 左右),英國市場具有很高的吸引力。2012 年以來,中國企業在英國的商業性房地產投資迅速擴增,是英國房地產行業熱議的海外投資者,不僅反映英國房地產市場有著可觀的投資回報,而且也為將要進軍英國房地產市場的中國企業積累了一定經驗。隨著中國國有企業和發展中企業越來越多的關注海外尤其在英國市場的投資,一股強大的投資浪潮繼續涌向英國。未來,將有更多中國企業參與英國高端復雜的資產投資項目以及風險稍高的房地產開發項目。

  案例十五:
  2012 年以來中資投資英國房地產項目
  • 2012 年11 月:中投集團購買溫徹斯特大廈。
  • 2013 年7 月:中國地產開放商總部基地控股集團與倫敦市政府簽署了總額10 億英鎊的皇家阿爾伯特碼頭地產項目,將位于東倫敦面積35 英畝(141.6 平方公里)的廢棄船塢區建成倫敦繼老金融城、金絲雀碼頭之后的第三個金融區,重點吸引亞洲投資落地。
  • 2013 年7 月: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購得倫敦金融城標志性建筑勞合社大廈。
  • 2013 年8 月:萬達宣布將投資7 億英鎊在位于倫敦西部旺茲沃思區、緊鄰泰晤士河的黃金地段建設超五星級的萬達酒店和頂級公寓,項目總建筑面積為10.5 萬平米,建成后將成為倫敦最高建筑。
  • 2013 年10 月:中融集團董事長倪召興宣布將斥資5 億英鎊在倫敦南部重建輝煌一時的“水晶宮”。
  • 2013 年11 月:中投集團與黑石商討購入倫敦西部奇斯威克園區寫字樓開發項目,交易價格為8 億英鎊左右。
  • 2014 年1 月:綠地集團簽約倫敦將開發兩個大型住宅項目,預計總投資12 億英鎊,包括RAM 啤酒廠住宅項目,近9 萬平方米,規劃開發集高層公寓、保障性住房、商業設施于一體的大型住宅社區;金絲雀碼頭金融區超高層公寓項目,近9.8 萬平方米,該項目將成為英國最高的高檔公寓項目。

  ——旅游業
  旅游業是英國最重要的經濟部門之一,不僅是英國推動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引擎,也是實現社會平衡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據統計,英國從事旅游業的企業有20 余萬家,每年直接為英國貢獻520 億英鎊,全部旅游產業鏈貢獻更是高達1150 億英鎊。2012 年倫敦奧運會和英國女王登基鉆石大慶,國際游客人數高達3100 多萬人。預計到2020 年,英國旅游業直接從業人員將達到150 萬人。由于英國旅游服務需求巨大,在高級酒店、餐飲、景點建設、旅行社服務等方面均有較大的潛在投資空間,大連萬達于2013 年已宣布投資英國高檔酒店項目。

  ——高端消費品
  近年來隨著中國消費者對產品質量要求的提升,中國企業越來越多關注英國成功的高端消費品牌,希望通過投資并購將品牌引入中國市場。2013 年,中國大連萬達集團以三億兩千萬英鎊成功收購了英國著名奢侈游艇品牌圣汐公司,成為近年來中國企業大規模的高端消費品海外并購典型案例。盡管收購過程遇到了一些列挑戰,例如如何管理談判進程、如何了解監管環境和審批程序等,突顯了調和雙方在文化及商業習慣差異的重要性,及不同審批程序可能對整個投資流程帶來影響,但是,交易最終達成標志著未來中國企業將以更高的積極性參與競逐英國高端消費品牌。

3.4 中國企業對英投資的潛力
  英國擁有6305 萬人口,是世界人均消費水平最高的國家之一,2012 年居民消費總額高達1.5 萬億美元。英國作為對外資持高度開放態度的發達經濟體,其高度發達的高科技產業和知識密集型服務業、以及基礎設施領域的巨大需求,為中國增加對英國投資提供了歷史性機遇。德勤PE 報告顯示,2010 年后英國在私人消費、能源、基礎設施、文化、通訊領域發生的收購次數顯著增加。英國憑借尖端的技術與設計能力,開放和寬松的經濟環境,對中國企業的吸引力將不斷增強,特別是金融服務、信息與通訊技術、創新行業、生命科學與能源等技術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以及高科技領域,中英雙邊存在著較強的互補優勢。根據指南編寫組開展的調查問卷,超過7 成的中國企業看好對英投資的潛力。

未來中國企業對英國投資的潛力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以英國為目標市場,通過對英國投資提供更加本土化、更加便捷的產品和服務;二是以世界市場為目標,通過整合中國和英國的生產鏈條,提供質量更高的商品和服務,以打開發達國家市場,創造更高的附加值。

為此,中國企業對英投資應利用英國創新優勢,把英國作為中國重要的技術來源地;更好地利用英國作為全球金融、保險、船運、期貨交易中心以及傳媒、咨詢和信息中心的地位;更好地將英國作為品牌培育基地,憑借英國創意文化產業發達、品牌營銷經驗豐富,打造世界知名品牌;更好地實現互惠互利,尤其是在能源、基礎設施、傳統制造業方面,發揮中國資金優勢的同時,還應充分考慮英國需求,為英國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第四章

中英相關政府部門與投資促進機構

中國企業赴英國投資涉及到投資前國內相關政府管理部門的管理程序和英國對外資企業的管理流程。鑒于中國與英國的法律體系、和行政管理程序、投資促進方法等方面的差異,因此雙方的有關部門和機構職能各具特點(見表4-1)。中國企業赴英投資應熟悉中英兩國的投資管理和投資促進體系。

4.1 促進中國企業到英國投資的中國政策與機構
  4.1.1 中國對企業境外投資主要政策
  ——關于境外投資項目核準和備案
2013 年12 月發布的《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2013 年本)》規定,中方投資10 億美元及以上項目,涉及敏感國家和地區、敏感行業項目,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核準。

  中央管理企業投資項目和地方企業投資3 億美元及以上、10 億美元以下項目,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備案。

  國內企業在境外投資開辦企業(金融企業除外)事項,涉及敏感國家和地區、敏感行業的,由商務部核準;其他情形的,中央管理企業報商務部備案,地方企業報省級政府備案。按照規定由國務院核準的項目,由發展改革委審核后報國務院核準。核報國務院核準的項目、國務院投資主管部門核準的項目,事前必須征求國務院行業管理部門的意見。

  ——對中央企業和民營企業境外投資的政策
  2008 年商務部、外交部和國資委聯合發布了《關于進一步規范我國企業對外投資合作的通知》,通知要求中央企業要進一步增強社會責任意識,成為依法經營、誠實守信表率,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表率,以人為本、構建和諧企業的表率,成為企業對外投資合作的榜樣。2012 年6 月國家發改委同外交部、工信部等12 個部門發布了《關于鼓勵和引導民營企業積極開展境外投資的實施意見》,從加強宏觀指導、切實完善政策支持、簡化和規范境外投資管理、全面做好服務保障和加強風險防范、保障人員資產安全等五個方面提出了鼓勵和引導民營企業開展境外投資等18 條措施。

  ——引導企業在海外注重環境保護
  2013 年2 月18 日,商務部、環境保護部發布了《對外投資合作環境保護指南》,從三方面對企業對外投資合作的環境保護行為進行規范和引導:一是倡導企業履行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尊重東道國宗教信仰、風俗習慣,保障勞工合法權益;二是要求企業遵守東道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履行環境影響評價、達標排放、環保應急管理等環保法律義務;三是鼓勵企業與國際接軌,研究和借鑒國際組織、多邊金融機構采用的環保原則、標準和慣例。

  4.1.2 國家發改委外資司和地方發改部門核準與備案
中資企業赴英投資,主要由國家發改委外資司和地方發改部門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對境外投資
項目進行審核和備案。

國家發改委主要負責研究制定中國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與規劃,進行宏觀經濟管理和調控,中國經濟發展和行業政策,監管和協調主管對外投資項目的立項審核。

國家發改委外資司主要是針對我國利用外資的狀況,外債的總量控制、結構優化和監測工作;提出利用外資規劃,提出國際金融組織、外國政府貸款規劃和貸款備選項目等等情況來說。設處級機構有綜合處,貸款一處,貸款二處,外資處,海外一處,海外二處。

該司對外投資方面的主要職責為:提出我國境外投資的戰略,總量平衡和結構優化目標,擬訂中長期發展規劃;研究協調有關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的重大政策,參與研究對外開放的重大問題;研究提出境外投資管理體制改革建議;起草境外投資的有關行政法規和規章;審核重大境外資源開發類和大額用匯投資項目;負責擬訂境外投資用匯規劃;組織協調多雙邊投資合作工作。

更多信息,請訪問發改委外資網站:http://wzs.ndrc.gov.cn

  4.1.3 商務部對外投資和經濟合作司核準與備案
  商務部和省級商務主管部門對企業境外投資實行核準。商務部建立" 境外投資管理系統"。對予以核準的企業,頒發《企業境外投資證書》。《證書》由商務部統一印制,實行統一編碼管理。 其相關職責包括:

  組織、協調實施“走出去”戰略;指導和管理對外投資、境外加工貿易和研發、境外資源合作、對外承包工程和對外勞務合作(含公民出境就業)等對外投資和經濟合作業務。起草對外投資和經濟合作法律、法規,擬訂相關部門規章和保障、監管等制度;會同有關部門提出財政、金融、保險、外匯、出入境等促進政策的建議;擬訂并組織實施對外投資和經濟合作業務的發展戰略及規劃。

  依法核準境內企業對外投資(金融類除外)并實施監督管理;制定國內企業開展對外投資和經濟合作(含境外就業)的資格標準和管理辦法并組織實施,規范對外投資和經濟合作經營秩序。監測、分析對外投資和經濟合作運行情況,制定和完善對外直接投資、對外承包工程和對外勞務合作等統計制度并組織實施。

  牽頭研究、擬訂重大戰略性項目的規劃布局和支持政策,統籌協調項目實施。

  擬訂對外投資綜合績效評價和年檢辦法、對外承包工程企業分級分類管理辦法并組織實施;指導對外勞務合作企業信用等級評價工作。

  開展對外投資和經濟合作方面的多、雙邊交流與合作,建立相關機制,商談落實政府間合作項目;建立重點產業、企業聯系制度,指導重大對外投資和經濟合作項目實施。

  會同有關部門負責對外投資和經濟合作境外安全保護和突發事件處置工作;負責牽頭外派勞務(含境外就業人員)的權益保護相關工作。

  指導、組織、協調境外經濟貿易合作區建設的相關工作。

  指導和管理對外投資和經濟合作方面的相關培訓工作。指導對外投資和經濟合作促進工作。詳情請訪問商務部對外投資和經濟合作司網站: http://hzs.mofcom.gov.cn

  4.1.4 外匯主管部門的外匯審核與備案
  企業獲國家發改委和商務主管部門許可后憑有關文件向所在地國家外管局申請辦理境外投資外匯登記,之后直接到銀行辦理境外投資購付匯手續(圖4-1)。

  ——申請《境外投資外匯登記證》
  國家外匯管理局負責對外投資項目的外匯登記、匯兌管理及相關統計監測。企業向所在地國家外匯管理局分支局提交境外投資外匯登記申請,申請時一并提交商務部、國家發改委等境外投資主管部門或金融類主管部門對項目的核準文件原件和復印件等相關資料。外管局審核并頒發《境外直接投資外匯登記證》,期限為5 個工作日。

  ——購匯匯出
  憑境外直接投資主管部門的核準文件和境外直接投資外匯登記證,直接在外匯指定銀行辦理境外直接投資資金購匯出手續。外匯指定銀行進行真實性審核后為其辦理。

4.2 英國相關機構
  多數在英外國投資并不受到管制。英國政府并沒有負面清單;遵循“無障礙、亦無特殊優待”的原則,外國投資者可享有準入前國民待遇。在敏感領域如防務、有額外監管要求的領域如能源、銀行、媒體及金融服務投資,英國國內及境外投資者則都需要取得相關批準。對一般投資者而言,以下機構與英國商業政策及投資行為較為相關:

  —— 英國商業、創新與技能部(BIS)
  英國英國商業、創新與技能部是英國主要經濟管理部門之一,全面負責管理工業和貿易、科技、國際貿易政策和促進出口政策等,其主要職能包括:國內貿易、對外貿易、雙邊投資、區域經濟合作、對外談判、知識產權保護、市場秩序維護以及歐盟內部政策談判與協調和歐盟外部的多雙邊政策談判協調等。

  ——英國貿易投資總署
  英國貿易投資總署(UKTI)是BIS 下屬的為在英國新設企業或拓展業務等事項提供全面的專業服務的政府部門,下設六個司局。其提供的服務主要包括:對重要的商業事項提供咨詢;進行綜合地區和位置選址分析,以幫助外國公司選擇合適的開業地點;介紹產業關系網絡,例如行業龍頭企業、商會、大學及其他著名的研發中心;通過研發項目支持跨國公司在英國承辦研發活動;通過研發合作項目協助外國與英國的公司建立起技術合作;通過全球企業家項目幫助外國企業家在英國開發商業機會;通過投資商開發網絡向已在英國開業的公司提供持續支持。UKTI 在北京英國駐華大使館、英國駐上海、廣州、重慶領事館都設有機構,可以為中國赴英投資的企業提供大量的免費服務。

  ——英國稅務海關總署(http://www點hmrc點gov.uk)
  英國稅務海關總署(Her Majesty's Revenue and Customs)是英國政府的非部長制政府部門之一,主要職責包括征收稅項(直接稅:包括所得稅、公司稅(CT)、資本增值稅(CGT)、遺產稅;和間接稅:包括增值稅、印花稅等)、進口管制等。

4.3 中國對英投資服務促進機構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經商參贊處(http://gb.mofcom.gov.cn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經商參贊處在中資企業對英投資過程中的主要職責是宣傳國際經濟合作等商務政策;聯系英國政府有關部門、行業協會、工商界及社會各界,疏通和拓展中英經貿合作渠道,擴大對英經貿合作;促進對英貿易投資,為國內企業在英國投資、設點、參展和舉辦洽談會等各類經貿活動提供服務;協助中資企業在英開展投資和貿易活動。

  ——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http://tzswj.mofcom.gov.cn
  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是商務部的下屬機構,其在企業對外直接投資方面的主要職能有:1、為企業對外投資提供相關服務,促進中外企業間的雙向交流合作,提升我國企業國際化經營水平。2、受商務部委托,承擔下述工作:(1)負責對外投資的促進工作;參與擬訂并具體執行對外投資促進戰略、規劃及指導性意見。(2)指導并參與全國投資促進機構聯席會議的工作;指導各地投資促進機構的工作。(3)進行與對外投資的相關專題調研。(4)組織實施跨地區大型“走出去”政策宣傳推介活動。(5)代表商務部參加世界投資促進機構協會并開展相關工作。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http://www點ccpit點org)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是由中國經濟貿易界有代表性的人士、企業和團體組成的全國民間對外經貿組織,開展促進對外貿易、利用外資、引進外國先進技術及各種形式的中外經濟技術合作等活動,促進中國同世界各國、各地區之間的貿易和經濟關系的發展。目前,中國貿促會已同世界上200 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工商企業界建立了廣泛的經貿聯系,與300 多個對口組織簽訂了合作協議,并同一些國家的商會建立了聯合商會;同時,中國貿促會還在16 個國家和地區設有駐外代表處。中國貿促會、中國國際商會及其所屬業務部門已經加入了許多國際組織,其中包括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國際保護工業產權協會、國際許可證貿易工作者協會、國際海事委員會、國際博覽會聯盟、國際商事仲裁機構聯合會、太平洋盆地經濟理事會、國際商會等。

  ——中國國際投資促進會(http://cciip點org.cn/)
  中國國際投資促進會(以下簡稱“投促會”)是經國務院批準成立,由商務部主管的、在民政部登記注冊的具有獨立法人地位的全國性投資促進機構。根據中國的經貿戰略,充分發揮社團組織的作用,整合全國的投資促進資源和力量,建立全國性的經貿投資促進平臺;促進中國參與區域經濟一體化戰略的實施,實施中國政府制定的投資促進戰略;為促進中國企業到海外投資、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提供有效服務;實現資源共享,協調發展,為繁榮經濟、促進社會進步服務。投促會擁有一支專業化的工作團隊和由業內資深人士組成的顧問團隊,并與眾多國際組織、社會團體、投資促進機構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投促會的高端策劃和協調實施能力以及擁有的國內外各方資源,使之成為中國投資促進領域一支有活力、有前途、有作為的力量。

4.4 英國促進中國企業對英投資的服務機構
  ——英中貿易協會(http://www.cbbc點org.cn)
  英中貿易協會(The China-Britain Business Council)是由英國政府和工商業界共同支持的非盈利性對華經貿促進機構,協助中國企業開拓英國業務,是中英兩國政府歷來推崇的最重要的雙邊貿易促進機構之一。主要職能是促進中英雙邊貿易和經濟技術合作。英中貿易協會是會員制機構,面向會員提供市場商情、組織定制的會員活動,并推出各類商務服務優惠價格。協會擁有近千家會員單位,專業服務團隊覆蓋了英國和中國大部分領區。英中貿易協會還做了面向中國企業介紹英國商機的專題報告——《投資英國》。

  ——倫敦發展促進署(http://www點londonandpartners.com)
  倫敦發展促進署是倫敦市官方發展促進機構,負責大倫敦地區的投資、旅游和教育在全球的推廣和促進工作。該機構是由倫敦市長和其商業合作伙伴提供資金支持的非營利性的政府機構。倫敦發展促進署可以協助外資企業迅速高效地在倫敦創辦企業,以最低的成本實現企業在倫敦落地。倫敦發展促進署不僅為大型跨國企業提供服務,也為尚處在起步階段的中小企業提供服務。其提供的服務主要有落戶、招聘員工、融入當地社區、打造商業網絡、商業論證、提供優惠價格的辦公場所和拓展業務。倫敦發展促進署在北京、上海均設有代表處,可以為中資企業赴英投資提高便利的服務。

  ——倫敦金融城(http://www點cityoflondon點gov.uk)
  倫敦金融城不僅是英國及倫敦市的經濟心臟,也是全球領先的金融、商業和經濟中心。英國金融城政府則是支持和推廣金融城及城內企業的機構。機構為打造倫敦成為世界一流金融、貿易城提供支持,同時也給那些在金融城旅游、居留、工作的人提供服務。倫敦金融城在北京、上海的辦事處同樣擁有與在倫敦一樣的國際化團隊,他們可以提供金融策略、專業領域的服務。該機構所提供的服務主要是:負責聯系并推薦中英專業化的金融服務機構;舉辦圓桌會議以及研討會;為研究報告金融板塊提供支持;發行中國金融服務新聞周報;以及為中國政府官員、監管者和金融領域的先行者提供支持。

4.5 金融支持機構
  ——國家開發銀行(http://www.cdb.com.cn
  主要支持國家重點扶持和發展的新興產業及重要基礎工程建設煤炭、電力、石油石化、鐵路公路、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農林水利以及郵電通信等。主要經營理念是商業化的運作,運用開發性金融理念和方法,發揮政策性銀行在中長期融資的優勢為投入高回報周期長的新興產業提供支持。近年該行在推進國內企業走出去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別是對一些國家具有戰略性的產業企業進行境外投提供了融資、項目評估和咨詢等一體化的服務。

  ——中國進出口銀行(http://www.eximbank.gov.cn
  主要職責是擴大中國機電產品、成套設備和高新技術產品設備進出口,主要服務領域涉及到船舶、通訊、制造、紡織、汽車、機械、家電及農產品等,同時進行保函、保理等相關業務,推進中國優勢產業、項目進行境外投資,促進國際經濟貿易合作。所轉貸的外國政府貸款國別和國際金融機構覆蓋23 個國家和7 個金融機構。2012 年資產總額達到了1.55 萬億元,貸款總額為1.18 萬億元,負債總額為1.53萬億元,實現37.9 億凈利潤,穆迪、標準普爾、惠譽三大評級機構予的國際信用評級都與中國主權評級相同。

  ——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http://www點sinosure.com.cn)
  是由國家出資設立、支持中國對外經濟貿易發展與合作、具有獨立法人地位的國有政策性保險公司,于2001 年12 月18 日成立,已形成覆蓋全國的服務網絡。公司為對外貿易和對外投資合作提供保險等服務。業務范圍包括中長期出口信用保險業務、海外投資保險業務、短期出口信用保險業務、與出口信用保險相關的信用擔保業務和再保險業務、應收賬款管理等出口信用保險服務及信息咨詢業務等。海外投資保險業務是中國信保為鼓勵投資者進行的海外投資而對投資者因投資所在國發生的匯兌限制、征收、戰爭及政治暴亂,以及違約風險造成的經濟損失進行賠償的政策性保險業務。在英國設有倫敦代表處,負責加強中國信保與投資英國和歐洲地區中國企業的聯系與合作,支持中國企業國際化經營。

第五章

對中國企業赴英投資的重要建議

  英國已經為中國投資者呈現了一個非常開放、多元化、有吸引力的投資環境。未來可以預見中國對英投資會繼續大幅增長。為保障中國投資者進入英國取得成功,指南編寫組經過與中英雙方顧問團和相關企業的深入交流,對中國投資者提出如下建議:

5.1 積極利用英國投資促進機構的免費服務
  中英兩國有多個投資促進機構,都可為在英國投資或拓展業務的中國公司提供免費的專業服務。部分英國機構還可為中國投資者提供初期免費的辦公場所并提供其他相應支持,包括咨詢服務、設立公司、招聘員工、工作簽證咨詢、尋找辦公場所、幫助融入當地社區等各方面。更多投資促進服務信息,都可以在英國貿易投資總署、英中貿協、倫敦發展促進署、倫敦金融城等機構的網頁上獲取(詳見第四章)。

中國企業赴英投資,可以積極利用英國投資促進機構提供的各類免費服務,深入了解投資英國的各類信息,盡快提升自身的適應性,為進入英國市場奠定堅實基礎。在此基礎上,要積極配合相關部門的政策安排,遵守東道國的相關制度,提高投資效率。

5.2 重視中介服務的作用和價值
  中介服務包括為中國企業赴英投資提供咨詢、評估、經紀等服務。根據指南編寫組開展的調查問卷,大量中國投資者迫切希望通過咨詢獲得進一步信息和交流。75% 中國投資者希望得到商業咨詢,63% 的中國投資者希望得到境外投資成功或失敗案例信息,56% 的中國投資者希望得到政策咨詢。但中國企業通過中介機構和通過政府推介的對英選擇投資途徑的比重顯然過低。

  為使中國企業赴英投資能夠有效識別和防范各種潛在的投資風險,包括商業風險、金融風險、社會風險、環境風險等,建議中國企業赴英投資要高度重視金融、法律、財務、商業咨詢等各類專業中介服務的力量和價值,發揮專業服務機構的紐帶作用。中介機構經驗豐富,熟悉英國市場動向、工商稅收政策和相關風險評估,可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各類便利服務,大大提高投資效率,節約企業投資和營運成本。

  法律方面,蘇格蘭、英格蘭和威爾士及北愛爾蘭是獨立司法管轄區域。蘇格蘭法律制度混合普通法和民法,而英格蘭、威爾士及北愛爾蘭只有普通法制度。這就需要赴英投資的中國企業熟悉了解英國相關法律法規,如基本公司法、金融服務法規、競爭法、知識產權法、稅收法等法律。只有熟知英國法律,了解英國商務文化、用工制度、勞務模式,才能更好地開展投資合作。聘請熟悉當地情況的律師事務所可利用其專業優勢協助中國企業熟悉當地法律,并指導投資活動,提供全方位服務,規避法律風險,保障預期利益。

從融資角度看,為控制投資風險并成功實現投資預期回報,也應盡早開始與經驗豐富的融資機構合作。金融機構具備的金融專業知識及對投資項目的把握和金融工具的合理運用將為投資人帶來商業價值。

財務方面,計劃前往英國投資的企業應盡早考慮向專業會計事務所獲取專業的稅務及財務咨詢意見。由于投資目標國家的稅收及目標公司的財務情況差異很大,可能影響到投資策略,會計師事務所和律師事務所可以設計合理的商業投資架構。

商業咨詢公司也是促進中國企業對外投資的重要中介力量。特別是在投資意向階段和在投資過程中,商業咨詢對于中國企業最終做出投資決策發揮著關鍵作用。

5.3 熟悉簽證便利化政策
  中國公民前往英國需要申請簽證。英國不屬于申根簽證區。英國在北京、上海、廣州、重慶、成都等12 個城市都設有簽證中心。簽證申請人需在線填寫及提交申請表格,預約簽證中心及簽證時間,并支付簽證費用。據統計,英國簽證與移民局在2013 年為中國申請者簽發了超過29 萬份訪問簽證。縱觀全部簽證類型,96% 的簽證申請者能成功獲簽。目前,英國處理非定居類簽證的平均時間是7.2 天。英國正全力改進簽證程序并為赴英投資者提供便利化服務,如快速簽證服務(3-5 個工作日內完成受理);黃金時間服務(提供非正常工作時間的簽證服務);護照返還服務(允許您在簽證申請遞交時取回護照,以便申請英國簽證的同時可以申請其他國家簽證或出國旅行);及VIP 上門簽證服務(到您工作單位采集指紋和拍攝數碼照片,同時收取申請表和申請材料并進行審核)。

更多信息可以參考英國簽證中心頁面http://www點vfs-uk-cn點com/smplchinese/additionalservice.html

5.4 提升企業在英國競標能力,建立快速商業決策機制
  英國很多投資并購項目都是通過公開的商業招標過程來完成。根據指南編寫組開展的調查問卷,60% 的被調查中國企業覺得中國企業競標能力一般。適應這種局面,中國企業就需要全面提升在英國的競標能力,克服語言、商業文化、法律法規方面的各種障礙。中國企業參與英國兼并收購項目的招標需要借助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和咨詢公司的專業支持服務,制定有競爭力的、符合英國市場需求的項目標書和競標方案。中國公司也需要培養一批善于在英國競標的專業化、國際化人才。在競標成功后需要根據英國市場的快速反應要求在短期內迅速制定商業決策、開展投融資活動并迅速通過國內相關審批程序。特別是英國的很多商業性的招標項目往往需要在規定時限內完成交易程序,如果項目投標、競標缺少快速的決策機制,很可能會錯過投資的最佳時機。建立快速商業決策機制,關鍵是要全面掌握英國市場信息,做出符合市場變化規律的、具有時效性和前瞻性的決策。當然,中國企業也需要通過與英國政府、非政府組織、在英中資企業等廣泛合作,結合實際制定符合自身發展的策略。

  案例十六:
  北京水晶石成功競標倫敦奧運會數字圖像業務
  水晶石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現已成為亞洲數字視覺展示行業規模最大的企業。2009 年3 月水晶石通過國際招標擊敗其他16 家英國本土企業或歐洲企業,成功成為2012 年倫敦奧運會數字圖像服務供應商。所提供的服務包括場館設計可視化模擬、宣傳推廣數字影像制作、體育演示等科普教育傳播、開幕式及所有儀式的數字內容等。成功競標的主要原因是成本合理、具有能夠實激勵和鼓舞下一代年輕人的領先技術和創新能力并符合倫敦奧運會的目標、參與大型運動會的豐富經驗、具有跨文化、跨領域的組合團隊。
5.5 加強在英國投資后的本土化運作
  中國企業在英國開展本土化運作,努力為當地提供就業是投資英國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也是中國企業進入英國市場后的必然選擇。

  本土化要著眼三個方面。一是投資模式的本土化。在英國投資面臨的市場環境、政策環境、商業文化都與中國國內有很大差異,需要中國企業不斷推進投資模式的本土化,摸索出符合英國實際的投資模式。二是管理體制的本土化。在對英國進行投資過程中,必然需要雇傭和使用英國本土人才。在人才使用理念、企業管理方式上,中英之間差距較大,中國企業要注重利用英國良好的企業管理環境,學習借鑒英國的先進管理體制。三是產品服務的本土化。赴英投資的中國企業要想在英國站穩腳步,就需要生產出滿足當地社會需要的產品,提供符合當地需求的服務。

5.6 尊重當地社區,主動與工會協調關系
  英國有著強大的工會和良好的社區治理體系。中資企業在英國的挑戰之一如何融入當地社區并與工會溝通和協調關系。要想在對英投資過程中提升自身適應性,就需要深入了解英國社會治理體系。例如了解雇員的法律權利和責任,幫助企業更好的處理與雇員的關系,了解如何激勵團隊可以確保建立積極向上的精神和員工的忠誠度。為此,中國企業需要了解并尊重當地文化和習俗,盡快融入當地社會,處理好與當地居民的關系。英國是多元文化社會,民族宗教包容性強,社會寬容。促進中英兩國的企業文化交流與融合,對深化投資合作關系大有裨益。中國企業也要積極向當地居民宣傳中國文化和中國企業,建立與英國居民更加積極和諧的關系。

5.7 積極開放地與媒體打交道
  英國市場高度開放,媒體對市場的關注度很高。英國媒體產業高度發達,是世界信息傳媒強國。英國各種媒體產品具有巨大社會影響力。擁有全球化經營經驗的公司非常重視參加研討會和媒體曝光,既能提高知名度,也可向業界投資者和公眾展示公司的情況,提高可信度。

  中國企業赴英投資前,應及早做好準備與當地媒體打交道。要從長遠角度考慮,積極準備應對各類挑戰。積極做好公司宣傳,為公關打下基礎,聘請在英國市場聲譽良好的顧問團隊,對可能發生的危機事件做好準備,并主動與英國當地媒體打交道,逐步建立信任關系,借助媒體在當地工商界提高公司的知名度,樹立公司具有建設性的形象。在遭遇不公正的輿論壓力時,應注重宣傳引導,通過媒體與大眾交流,爭取改變其原有態度。面對問題,也要勇于承擔責任,不斷積累經驗,完善企業治理體系,樹立良好的輿論口碑。

5.8 加強保護知識產權意識
  英國對知識產權保護非常重視,相關法制比較健全。在英國,知識產權所有者享有多項權利。所有英國的知識產權同時受到歐盟各種規則及指令的保護。外觀設計、地理標識、保密信息以及數據保護等也屬于知識產權范疇的特殊權利。中國企業投資英國要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妥善處理技術專利問題。中國企業很多技術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從西方國家引進。消化吸收后雖然產生了一些自主知識產權,但到英國開發市場時,很可能會與許可方的市場發生沖突,有可能會被起訴。中國企業要想在英國投資,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是一項極為重要的工作。中國企業要加強與國內外權利人的溝通協調,及時提供知識產權方面的信息咨詢和公共服務。在企業并購、技術交易等經濟活動中強化知識產權審查機制,避免自主知識產權流失。支持企業運用法律武器和國際規則維護自身權益。

5.9 開展環境影響評價,主動保護生態環境
  中國一系列對外投資政策法規均要求,“走出去”的企業和境外合作項目,要履行社會責任,造福當地人民。英國環境優美得益于其良好的環境保護意識和行動。英國目前倡導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發展低碳經濟。中國企業在英投資要依法開展生態環境影響評價,保護當地生態環境,遵守當地環保標準。企業對生產經營產生的三廢和其他影響環保的因素,要有環境保護處理設施。要引導赴英投資的中國企業積極履行環境保護社會責任,樹立中國企業良好對外形象,支持英國的可持續發展。鼓勵中國企業使用英國的綜合環境服務,建立健全環境保護培訓制度,向員工提供適當的環境、健康與生產安全方面的教育和培訓,使員工了解和熟悉英國相關環境保護法律法規規定,掌握有關有害物質處理、環境事故預防以及其他環境知識,提高企業員工守法意識和環保素質。
2014-06-30 22:23 添加評論

要回答該問題請先登錄注冊

發起人

熱門問題

問題狀態

  • 最新活動: 2014-06-30 22:23
  • 瀏覽: 63415
  • 關注: 2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极限软件园-绿色免费软件下载站 吉林市康艺商贸有限公司_吉林市康艺商贸有限公司 | 旋转补偿器-专注套筒三维球形补偿器定制生产厂家-伸缩接头价格_巩义市新华丰管道设备有限公司 | 荧光显微镜,倒置显微镜,显微镜相机,荧光光源——广州市明美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驾驶洗地机|手推洗地车|天津洗地机|扫地车|仓库工厂扫地机|工业吸尘器|扫雪机|耐洁思 | 助乐邦轮椅,北京轮椅置换,电动轮椅置换,轮椅回收北京,轮椅送货上门服务 | 消防排烟风机|3C排烟风机|正压送风机|高温排烟风机|柜式排烟风机-山东锦松环境设备有限公司 | 机锋网-畅享科技品质生活,尽在机锋网 | 医用空气净化消毒机,医用床单位消毒机,无磁空气消毒机,紫外线空气消毒机厂家-南昌市扬帆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郑州腾飞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无锡防爆墙-无锡泄爆墙_江苏鑫立轩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 五金冲压件生产厂家_加工五金拉伸件-沧州浚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沧州浚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欧艺宝盾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_北京旋转门厂家_转门维修_高端商务门控定制 - | 天津印刷_天津印刷厂_天津印刷公司_天津包装盒厂家_天津包装盒印刷厂_七层共挤膜厂家_彩色印刷_画册印刷_礼品盒定做 _七层共挤膜_食品真空袋-欢迎访问嘉联包装官网! | 河南反渗透设备-河南EDI超纯水设备-郑州纯净水设备-郑州友邦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 信管飞软件官网 - 亚拓软件旗下精细化管理软件、进销存管理软件、混凝土ERP、通风设备ERP、风管报价软件、出纳软件、送货单打印软件、ERP软件等免费下载 | 金刚石砂轮_树脂砂轮片厂家_CBN砂轮批发-华昱金刚石工具 | 水表_智能电表_抄表软件_ic卡水控机_电磁水表厂家-深圳市华熙仪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太阳能路灯-庭院灯-太阳能灯生产厂家-北京日月升太阳能科技公司 太阳能路灯生产厂家-郑州太阳能高杆灯价格-道路照明智能路灯-河南坤德照明 | 楼宇门厂家-氟碳漆门-不锈钢大门-单元门-锌合金大门-永康市龙卫门业 | 新闻营销媒体发稿-新闻发布-文芳阁网络媒体发稿公司 | 湖南净声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噪声治理和建筑声学设计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服务的企业,专业从事株洲电梯隔音治理,湘潭中央空调降噪处理,衡阳邵阳冷却塔噪音治理,岳阳常德大型风机噪声隔音降噪,张家界空压机噪声治理,益阳配电房变压器噪声治理,专业郴州永州工厂企业车间噪声治理,怀化娄底专业机械设备减振降治理,武汉噪音治理隔音降噪公司,孝感噪音治理,立式球磨机的噪声控制,专业隔音降噪公司,、以及各类机械动力设备减振降噪噪声治理的公司,同时为客户提供咨询与解决方案 | 南通出国劳务公司-如东海外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启东,海门,如皋,海安出国劳务 | 鑫金牛建设工程(苏州)有限公司 | 氯化氢|二氧化硫|硫化氢|氩气生产厂家_潍坊市景鑫新材料有限公司 | 威学一百-专注国际学校择校备考-DSE-A-level-雅思-托福-OSSD-港澳台联考-AP-IGCSE-IB-AMC-多邻国-PTE-SAT-SSAT-小语种(如日语,韩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俄语,泰语)等考试培训,为出国留学学生提供个性化定制性学习方案,线下实体面授+线上网络课程, 提供一对一,小班课等多种班型 | 长春衡宇机械 食品干燥机 微波灭菌机 连续真空干燥机-干燥行业先进企业 | 金坛区成辉仪器厂-精密増力电动搅拌器,石英亚沸蒸馏水器- | 上海浩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FID读写器,IC卡读卡器,手持机,数据采集终端,电力仓库管理软件开发,固定资产软件,纱管标签,试剂管理,RFID试剂柜,档案管理,档案柜,智能货架 | 环链电动葫芦_钢丝绳电动葫芦_电动葫芦厂家_上海沪工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 辣椒烘干机-百信机械提供大中小型辣椒烘干机房设备视频图片厂家价格多少钱 | 影像测量仪|检测设备定制|平面度测量仪|三坐标测量机|广州市海科思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400-0528-668 | 京建鹏达_商用无烟烧烤设备多少钱|开店商用自助旋转烧烤炉价格|无烟电烧烤炉批发厂家|无烟烧烤桌定做厂商-京建鹏达烧烤设备网 | 消防安装_消防安装施工_消防施工_北京消防安装公司-亿杰(北京)消防工程有限公司 | 快达物流:电商和微商的仓储物流外包和托管服务-北京快达国际物流服务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 吉林省新思路教育发展有限公司 | 上海办公室装修公司|办公室装修设计|上海写字楼装修【半尺砚装饰】 | 聚氨酯碰头,聚氨酯托辊,聚氨酯地辊/地滚轮/地轮/托绳轮-济宁卓力聚氨酯制品有限公司 | 呼吸家官网|肺功能检测仪生产厂家|国产肺功能仪知名品牌|肺功能检测仪|肺功能测试仪|婴幼儿肺功能仪|弥散残气肺功能仪|肺功能测试系统|广州红象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便携式肺功能仪|大肺功能仪|呼吸康复一体机|儿童肺功能仪|肺活量计|医用简易肺功能仪|呼吸康复系统|肺功能仪|弥散肺功能仪(大肺)|便携式肺功能检测仪|肺康复|呼吸肌力测定肺功能仪|肺功能测定仪|呼吸神经肌肉刺激仪|便携式肺功能 | 四川超声波清洗机厂家-旋转喷淋清洗机设备-成都鑫荣诚超声波科技有限公司 | 宁波科迈尔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履带,底盘| 墙板_户外墙板_ASA共挤户外墙板-康亿家生态木业集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