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箱漲價了 是匯率原因么?

0
近日紙業市場漲價潮繼續蔓延。繼銅版紙、白卡漲價后,非涂布文化紙價格也開始發力上漲,10月-11月,各紙廠已經先后發了好幾波漲價函。
如今的中國包裝印刷行業,三年前大家似乎還是紅紅火火的好日子,但轉眼就有很多企業要破產倒閉了。有時候現實好像是一出荒誕而又深刻的戲劇一樣,那么真實卻又那么難以令人置信!
對于這些脫離市場需求、背離經濟基本面的漲價,很多包裝印刷企業似乎沒有充分的心理準備。然而,當小編通過分析紙價瘋漲背后的原因后,心理陰影面積瞬間放大,未來我們必須做好價格失控的心理準備了。
說到近段時間原材料價格的瘋漲的原因,大家莫衷一是:
有說是進口廢紙配額減少的原因,
有說是史上最嚴環保風潮引發大面積停產限產所致,
有說是前些年瘋狂印鈔后面臨清算式危機,
有說是人民幣匯率貶值導致進口材料漲價,
有說是運輸成本上漲導致,
有說是紙廠抱團漲價,
然而今年漲價潮勢大無比,究其根源,肯定不是單一原因所致。
8年前的漲價潮,浙江13家紙箱廠的應對之法
先來看看8年前那股漲價潮,想必很多業內人士親歷者都記憶猶新,2008年在中國包裝聯合會紙制品包裝委員會、上海市包裝技術協會紙容器包裝委員會、及浙江省包裝技術協會的組織牽頭下,就紙箱行業所面臨的困境,13家長三角紙箱行業的龍頭骨干企業的負責人聯手呼吁了5大應對之法:
1、企業強強聯合,成立“長三角紙箱同盟會”,統一觀念、統一口徑、統一價格、統一提價,共同促進紙箱行業企業健康持續發展;
2、對上游造紙企業采取“群狼攻虎”的策略,要求造紙企業,一次或分季度提價到位,否則將終止對其的原紙采購;、
3、對下游紙箱用戶企業采取統一與客戶商量按20%提價,否則終止供貨;
4、敦促中國包裝聯合會進一步加大力度,收集某些造紙集團壟斷原紙價格的證據,向國家有關部門反映情況,堅決遏制某些造紙集團的壟斷行為,以緩解原紙漲價的壓力;
5、地方主管積極向下游用戶企業的有關行業協會傳遞紙箱企業當前的困境,讓紙箱用戶能理解并配合紙箱提價,同時主動與上游造紙企業協調,爭取通過原紙集中采購,降低采購成本。
多方原因引起今年的紙箱漲價
再回到2016年的這場漲價風波,看來有了上次經驗,浙江紙箱廠大多已從容應對,紛紛抱團發出漲價函,除此之外,再結合市場其他形勢,小編總結出如下較為全面的分析:
前期擴張太快,紙業資金鏈緊繃
近幾年來,中國造紙行業產能急劇擴張(比如湖北一地就涌現出一千多萬噸的產能規劃),以玖龍、理文、晨鳴、太陽為代表的紙業巨頭飛速擴張產能,導致企業投資巨大,資金鏈開始繃緊。以玖龍為例,09年后,玖龍借助從銀行獲取的大量貸款,一舉將產能從2007年的535萬噸提升到2014年底的1400萬噸。然而,玖龍紙業的負債也一度高達100%。
贏利能力下滑,償債能力削弱
我們知道玖龍、晨鳴、太陽、博匯等企業的負債率均遠超70%警戒線,如果紙業能夠保持較高贏利,尚能維持足夠的現金流。但不幸的是2011-2015年中國造紙業喪失了訂價權,紙價持續低迷了五年之久,很多紙企瀕臨破產倒閉。于是,從2015年初開始,造紙業借助國家嚴控污染的有利時機,發起了絕地大反擊。
人民幣貶值引發輸入性通脹
人民幣貶值引發的原材料上漲正變得越來越無法預估。由于中國造紙工業的原材料有一半來自進口,人民幣貶值會導致材料成本上漲。以玖龍紙業為例,2015財年的匯兌損失高達十億,2016財年匯總損失17億元。目前,雖然政府一再拋售美債和美元儲備來穩定匯率,但在中國經濟未能走出低谷和儲備銳減的情況下,人民幣匯率越來越難以支撐。
市場蕭條,紙企越發需要通過漲價來平衡財務
很多行業人士看不懂現在的情況,一方面市場非常低迷,另一方面紙價還在漲漲漲。玖龍董事長張茵曾經哀嘆:“市場衰退得這么快,人們根本不可能扭轉局勢。”然而,紙業巨額的利息需要足夠的贏利來保證,在市場蕭條的情況下,紙企不得不依靠漲價來維持財務平衡。
運營成本上漲,紙業轉嫁給下游包裝印刷業
近幾年來,中國紙業接連遇到多個黑天鵝:1、各地不斷上調最低工資標準和社保費用。2、今年9月開始的公路治超,運輸成本可能上漲30%以上。3、排污費猛增。這些成本上漲,都被轉嫁給下游的包裝印刷業。
環保趨嚴,導致產能集中
目前,中國的絕大多數的造紙產能集中在玖龍、理文、晨鳴、太陽、山鷹、聯盛等巨頭手中,為數眾多的中小造紙企業市場占有率不足2成。從2014年開始,在霧霾等環境污染的壓力下,中國政府痛下決心拋棄了黑色GDP政策,絕大多數中小紙業由于無法滿足環保要求被迫停產或倒閉。產能集中后,包裝印刷企業獲得原紙的來源減少,造成一紙難求的被動局面。
產能集中后抱團漲價
從去年3月開始,一些主要的造紙企業開始抱團漲價,成功將原紙定價權收回手中。也擊潰了包裝印刷業早已形成的市場由供需決定的心理。同時,政府對市場的疏于監管,也給予以造紙業可趁之機。而另一方面,中國造紙企業普遍面臨的高負債也讓這一漲價聯盟在短期內不可撼動。
出口通道受阻
近些年來,電子媒體的迅猛發展、歐美日等主要消費市場的經濟低迷,加上各種貿易爭端,導致中國紙業出口的通道受阻,紙業不得不通過壓榨下游行業的方面維持生存。
“最嚴治超令”抬高運費
不久前,中國政府推出號稱“最嚴治超令”。有專業人士推算,造紙業運輸成本將大漲30%。新令推出不久,包裝印刷業迅即被各造紙廠發出的漲價函淹沒。
因此,在小編看來,正是因為以上八大因素集中爆發,導致中國工業原紙價格失控。如果接下來房地產調控政策嚴格被執行,短期內中國工業用紙的市場需求仍會繼續下滑,那么紙張上漲的壓力會更大。對包裝印刷業來說,除了硬著頭皮漲價外,似乎別無選擇。
很多行業人士看不懂現在的情況,一方面市場非常低迷,另一方面紙價還在漲漲漲。玖龍董事長張茵曾經哀嘆:市場衰退得這么快,人們根本不可能扭轉局勢。然而,紙業巨額的利息需要足夠的贏利來保證,在市場蕭條的情況下,紙企不得不依靠漲價來維持財務平衡。
結語:盡管原紙漲價對企業的不利影響較大,但仍有不少行業人士樂觀地認為這其中也存在一些有利影響,原紙漲價從另一角度看也是行業整合的新契機。
一方面,原紙漲價使成本進一步提高,部分無法把成本壓力通過別的途徑消化掉的企業,或是經營不善的企業,將以破產、轉產等方式陸續退出市場,把市場讓位給有競爭力或發展潛力的企業,最終實現優勝劣汰、重新整合行業資源。這就是市場洗牌。另一方面,企業迫于壓力將增強創新能力,重品牌和質量、技術含量高的企業將會發展得越來越好。
從長遠看,低價競爭將成過去時,產品創牌、工藝創新、管理轉型是紙包裝行業進入良性循環的必經之路,原紙漲價只不過把這個階段提前罷了。如果企業能夠在重重壓力下實現突圍,一定會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時候。
如今的中國包裝印刷行業,三年前大家似乎還是紅紅火火的好日子,但轉眼就有很多企業要破產倒閉了。有時候現實好像是一出荒誕而又深刻的戲劇一樣,那么真實卻又那么難以令人置信!
對于這些脫離市場需求、背離經濟基本面的漲價,很多包裝印刷企業似乎沒有充分的心理準備。然而,當小編通過分析紙價瘋漲背后的原因后,心理陰影面積瞬間放大,未來我們必須做好價格失控的心理準備了。
說到近段時間原材料價格的瘋漲的原因,大家莫衷一是:
有說是進口廢紙配額減少的原因,
有說是史上最嚴環保風潮引發大面積停產限產所致,
有說是前些年瘋狂印鈔后面臨清算式危機,
有說是人民幣匯率貶值導致進口材料漲價,
有說是運輸成本上漲導致,
有說是紙廠抱團漲價,
然而今年漲價潮勢大無比,究其根源,肯定不是單一原因所致。
8年前的漲價潮,浙江13家紙箱廠的應對之法
先來看看8年前那股漲價潮,想必很多業內人士親歷者都記憶猶新,2008年在中國包裝聯合會紙制品包裝委員會、上海市包裝技術協會紙容器包裝委員會、及浙江省包裝技術協會的組織牽頭下,就紙箱行業所面臨的困境,13家長三角紙箱行業的龍頭骨干企業的負責人聯手呼吁了5大應對之法:
1、企業強強聯合,成立“長三角紙箱同盟會”,統一觀念、統一口徑、統一價格、統一提價,共同促進紙箱行業企業健康持續發展;
2、對上游造紙企業采取“群狼攻虎”的策略,要求造紙企業,一次或分季度提價到位,否則將終止對其的原紙采購;、
3、對下游紙箱用戶企業采取統一與客戶商量按20%提價,否則終止供貨;
4、敦促中國包裝聯合會進一步加大力度,收集某些造紙集團壟斷原紙價格的證據,向國家有關部門反映情況,堅決遏制某些造紙集團的壟斷行為,以緩解原紙漲價的壓力;
5、地方主管積極向下游用戶企業的有關行業協會傳遞紙箱企業當前的困境,讓紙箱用戶能理解并配合紙箱提價,同時主動與上游造紙企業協調,爭取通過原紙集中采購,降低采購成本。
多方原因引起今年的紙箱漲價
再回到2016年的這場漲價風波,看來有了上次經驗,浙江紙箱廠大多已從容應對,紛紛抱團發出漲價函,除此之外,再結合市場其他形勢,小編總結出如下較為全面的分析:
前期擴張太快,紙業資金鏈緊繃
近幾年來,中國造紙行業產能急劇擴張(比如湖北一地就涌現出一千多萬噸的產能規劃),以玖龍、理文、晨鳴、太陽為代表的紙業巨頭飛速擴張產能,導致企業投資巨大,資金鏈開始繃緊。以玖龍為例,09年后,玖龍借助從銀行獲取的大量貸款,一舉將產能從2007年的535萬噸提升到2014年底的1400萬噸。然而,玖龍紙業的負債也一度高達100%。
贏利能力下滑,償債能力削弱
我們知道玖龍、晨鳴、太陽、博匯等企業的負債率均遠超70%警戒線,如果紙業能夠保持較高贏利,尚能維持足夠的現金流。但不幸的是2011-2015年中國造紙業喪失了訂價權,紙價持續低迷了五年之久,很多紙企瀕臨破產倒閉。于是,從2015年初開始,造紙業借助國家嚴控污染的有利時機,發起了絕地大反擊。
人民幣貶值引發輸入性通脹
人民幣貶值引發的原材料上漲正變得越來越無法預估。由于中國造紙工業的原材料有一半來自進口,人民幣貶值會導致材料成本上漲。以玖龍紙業為例,2015財年的匯兌損失高達十億,2016財年匯總損失17億元。目前,雖然政府一再拋售美債和美元儲備來穩定匯率,但在中國經濟未能走出低谷和儲備銳減的情況下,人民幣匯率越來越難以支撐。
市場蕭條,紙企越發需要通過漲價來平衡財務
很多行業人士看不懂現在的情況,一方面市場非常低迷,另一方面紙價還在漲漲漲。玖龍董事長張茵曾經哀嘆:“市場衰退得這么快,人們根本不可能扭轉局勢。”然而,紙業巨額的利息需要足夠的贏利來保證,在市場蕭條的情況下,紙企不得不依靠漲價來維持財務平衡。
運營成本上漲,紙業轉嫁給下游包裝印刷業
近幾年來,中國紙業接連遇到多個黑天鵝:1、各地不斷上調最低工資標準和社保費用。2、今年9月開始的公路治超,運輸成本可能上漲30%以上。3、排污費猛增。這些成本上漲,都被轉嫁給下游的包裝印刷業。
環保趨嚴,導致產能集中
目前,中國的絕大多數的造紙產能集中在玖龍、理文、晨鳴、太陽、山鷹、聯盛等巨頭手中,為數眾多的中小造紙企業市場占有率不足2成。從2014年開始,在霧霾等環境污染的壓力下,中國政府痛下決心拋棄了黑色GDP政策,絕大多數中小紙業由于無法滿足環保要求被迫停產或倒閉。產能集中后,包裝印刷企業獲得原紙的來源減少,造成一紙難求的被動局面。
產能集中后抱團漲價
從去年3月開始,一些主要的造紙企業開始抱團漲價,成功將原紙定價權收回手中。也擊潰了包裝印刷業早已形成的市場由供需決定的心理。同時,政府對市場的疏于監管,也給予以造紙業可趁之機。而另一方面,中國造紙企業普遍面臨的高負債也讓這一漲價聯盟在短期內不可撼動。
出口通道受阻
近些年來,電子媒體的迅猛發展、歐美日等主要消費市場的經濟低迷,加上各種貿易爭端,導致中國紙業出口的通道受阻,紙業不得不通過壓榨下游行業的方面維持生存。
“最嚴治超令”抬高運費
不久前,中國政府推出號稱“最嚴治超令”。有專業人士推算,造紙業運輸成本將大漲30%。新令推出不久,包裝印刷業迅即被各造紙廠發出的漲價函淹沒。
因此,在小編看來,正是因為以上八大因素集中爆發,導致中國工業原紙價格失控。如果接下來房地產調控政策嚴格被執行,短期內中國工業用紙的市場需求仍會繼續下滑,那么紙張上漲的壓力會更大。對包裝印刷業來說,除了硬著頭皮漲價外,似乎別無選擇。
很多行業人士看不懂現在的情況,一方面市場非常低迷,另一方面紙價還在漲漲漲。玖龍董事長張茵曾經哀嘆:市場衰退得這么快,人們根本不可能扭轉局勢。然而,紙業巨額的利息需要足夠的贏利來保證,在市場蕭條的情況下,紙企不得不依靠漲價來維持財務平衡。
結語:盡管原紙漲價對企業的不利影響較大,但仍有不少行業人士樂觀地認為這其中也存在一些有利影響,原紙漲價從另一角度看也是行業整合的新契機。
一方面,原紙漲價使成本進一步提高,部分無法把成本壓力通過別的途徑消化掉的企業,或是經營不善的企業,將以破產、轉產等方式陸續退出市場,把市場讓位給有競爭力或發展潛力的企業,最終實現優勝劣汰、重新整合行業資源。這就是市場洗牌。另一方面,企業迫于壓力將增強創新能力,重品牌和質量、技術含量高的企業將會發展得越來越好。
從長遠看,低價競爭將成過去時,產品創牌、工藝創新、管理轉型是紙包裝行業進入良性循環的必經之路,原紙漲價只不過把這個階段提前罷了。如果企業能夠在重重壓力下實現突圍,一定會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