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粵港澳大灣區機遇,幫助內地企業走出去
傅仲森表示,香港在“一國兩制”制度下擁有獨一無二的優勢,配合其他競爭優勢,包括優越的地理位置、蓬勃的營商環境、健全的法制、對知識產權的嚴格保護,及全面的世界級金融和專業服務業等,均有利于內地企業利用香港“走出去”。
事實上,愈來愈多的內地企業選擇到香港設點,并利用香港作為“走出去”和尋覓投資機會的平臺。數據顯示,2007年在香港投資的內地企業374家,總投資16.5億美元。到2016年,內地企業數量達4000家,投資額達到862億美元,比10年前的投資數額增長超50倍。
香港投資推廣署表示,非常看好內地市場。為吸引更多內地企業,一年多以來,香港在原本低稅率的基礎上再出新政,著力減少企業稅務負擔。
2016年6月3日,在香港設立企業財資中心的政策生效,為符合條件的企業提供一定比例的所得稅扣免;2017年7月7日,香港推出飛機租賃優惠,為符合資格的企業提供稅收寬減。
此外,最新的稅務政策也在醞釀之中。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發表的首份《施政報告》稱,建議將企業首200萬元利得稅率降至8.25%,其后利潤按標準稅率16.5%評稅。為推動企業投資科研,建議首200萬元合資格研發開支獲300%扣稅,余額獲200%扣稅。
上述研討會透露,該稅收新政預計于2018年內通過有關法例后生效。
香港投資推廣署強調,隨著“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推進,內地投資者有望更為充分地利用這些香港稅務新政策拓展海外市場。
目前,香港投資推廣署已經加入到粵港澳大灣區的融合發展之中。
據傅仲森介紹,近期,香港投資推廣署與廣東、澳門的一些企業、機構去西雅圖和多倫多拓展新的市場,通過路演推廣國內企業,幫助他們走出去到外地投資;上周,投資推廣署還到前海、珠海、中山等地,探討讓國內企業走出去的同時,如何讓海外的公司到大灣區投資。
“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為我們提供了很多互利雙贏的機會。”傅仲森向澎湃新聞表示,“下一年,香港將更加注重對四大領域的突破,包括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智慧城市、金融科技,期待會有很多的合作機會。”
事實上,愈來愈多的內地企業選擇到香港設點,并利用香港作為“走出去”和尋覓投資機會的平臺。數據顯示,2007年在香港投資的內地企業374家,總投資16.5億美元。到2016年,內地企業數量達4000家,投資額達到862億美元,比10年前的投資數額增長超50倍。
香港投資推廣署表示,非常看好內地市場。為吸引更多內地企業,一年多以來,香港在原本低稅率的基礎上再出新政,著力減少企業稅務負擔。
2016年6月3日,在香港設立企業財資中心的政策生效,為符合條件的企業提供一定比例的所得稅扣免;2017年7月7日,香港推出飛機租賃優惠,為符合資格的企業提供稅收寬減。
此外,最新的稅務政策也在醞釀之中。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發表的首份《施政報告》稱,建議將企業首200萬元利得稅率降至8.25%,其后利潤按標準稅率16.5%評稅。為推動企業投資科研,建議首200萬元合資格研發開支獲300%扣稅,余額獲200%扣稅。
上述研討會透露,該稅收新政預計于2018年內通過有關法例后生效。
香港投資推廣署強調,隨著“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推進,內地投資者有望更為充分地利用這些香港稅務新政策拓展海外市場。
目前,香港投資推廣署已經加入到粵港澳大灣區的融合發展之中。
據傅仲森介紹,近期,香港投資推廣署與廣東、澳門的一些企業、機構去西雅圖和多倫多拓展新的市場,通過路演推廣國內企業,幫助他們走出去到外地投資;上周,投資推廣署還到前海、珠海、中山等地,探討讓國內企業走出去的同時,如何讓海外的公司到大灣區投資。
“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為我們提供了很多互利雙贏的機會。”傅仲森向澎湃新聞表示,“下一年,香港將更加注重對四大領域的突破,包括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智慧城市、金融科技,期待會有很多的合作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