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申請香港優秀人才入境??
香港優秀人才入境計劃于2018年8月28日開始實行人才清單政策。這個港府研討并各方咨詢了近兩年的政策終于落地,可喜可賀。新政策出臺后,這幾天我們也仔細咨詢了相關政策制定的關聯部門和關聯人員,以及一部分今后具體的執行人士,了解和把握了相關政策的制定和執行思路。在這里,對于人才清單的政策和相關注意事項,談談我自己的看法。在政策頒布的一個周之內,已經有太多的照本宣科的所謂解讀,想必大家都審美疲勞了,我這里就不再照文件念了,只說自己的想法,很多詞匯也許有差別,意思一樣就好了,請體諒。
這次人才清單,最重要的是四個大類:金融類,科技IT類,海運類,當然還有其他類。需要符合什么什么,符合的人加30分,用新的表格,等等等等,這些大家都讀過稿子,我不說了,說其他吧。
1、搞清楚這個人才清單是滿足哪些部門的要求。
【環境保護署】一個專業:廢物處理;【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四個專業:資產管理,海運保險,精算師,金融科技 ;【創新及科技局】兩個專業:數據和網絡安全,創新與科技專家;【運輸與房屋局】兩個專業:造船師,機輪工程師及船舶總管;【商務及經濟發展局】一個專業:創意產業專家 ;【律政司】一個專業:仲裁律師和交易律師。一共11個專業人才類型。對于申請的人來說,記住上述部門很重要,因為說白了,你屬不屬于人才清單上的人才,其實最終不是入境處說了算(特別是在一些難于判斷的邊沿),是這些部門(或者是代表這些部門的人)說了算。這里面,會產生一些主觀判斷的積極因數,在申請的時候盡量想辦法來影響這些主觀判斷,是提高申請成功率的一個重要方法。這些辦法其實在人才清單出臺之前我們一直都在用。比如說,造船師和機輪工程師,香港的情況是,大量的印度人占據這些職位,海事處和運輸署我估計他們也不想用這些人(但不好說啊呵呵呵)但沒有辦法,所以,一個造船師拿到海事處官方(當然大多是個人)的推薦信都不是不可能的,可以想象如果有這樣的背書,那申請成功應該是水到渠成的事。同理可以推及其他。當然,再細的操作就不好展開講,歡迎私下問我。
2、申請要盡量往人才清單靠,特別是在早期。
這次人才清單政策,看上去訂得好細,比如說各種人才的細則都說了。但里面也有值得研究之處。首先,每個人才類別的要求都留出了可以特殊處理的空間,規定沒有說得太滿,也就是說,就算你沒有“硬件”特別是“硬件”不夠硬的情況下,可以用“軟件”補足,而所謂的軟件,比如工作經驗,比如沒有學位的學習歷程和人生經歷,只要你能讓他們信你,那應該都可以。 特別是在實行的早期。港府是求賢若渴啊,名單公布了如果沒有實際效果,他們會被打臉的,所以前期會稍微松點。我們也期待大量的清單人才涌入,呵呵。
3、已經遞交了的清單人才們,怎么辦?
如果你的申請材料已經遞交了,又覺得自己屬于清單人才,是否需要聯系入境處做更新?這分兩種情況。本月【輸入優秀人才與專才咨詢委員會】專家們就要開會做本年度第三次遴選了。估計卷子沒遞上去,不參加這次遴選的人,完全有必要再更新啊,這次11個類別,我看了下,大概占了申請人數的6成左右。你不更新,就好像高考兩道大題不做,好可惜。卷子已經遞上去的人,可能來不及了,但是也是可以做一些事情的,這個看你的溝通渠道而定。如果是我,基本上要做到了全部更新,盡量更新。
4、不是清單上的人才,怎么辦?
不是清單上人才的同學們,如果說這次變化沒有受任何影響是不可能的。但不用擔心,沒你想像的那么大。優才每年定額1000人,實際只能錄取3、400人,其實這次出臺人才清單的初衷,就是為了填這個數。就這樣,也許都填不滿呢。你只是沒有占到這個便宜,但是,并不吃虧。也就是說,在清單出臺之前你能夠申請上,清單出臺之后你也一定可以的。不過估計時間,會延長。簡單的說,就是被人才清單上的人加30分插隊了。這種時間上的拖延,也可以通過其他方面的包裝來緩解。所以,在接受現實的基礎上,不要失去信心。
以上四點,我只是挑大家關心的適用的頒布文件里沒有說的講,至于其他具體事宜,香港入境處網站上講得很清楚了。大家有什么不明白的,也可以評論留言問我。或者私信我。
謝謝!
這次人才清單,最重要的是四個大類:金融類,科技IT類,海運類,當然還有其他類。需要符合什么什么,符合的人加30分,用新的表格,等等等等,這些大家都讀過稿子,我不說了,說其他吧。
1、搞清楚這個人才清單是滿足哪些部門的要求。
【環境保護署】一個專業:廢物處理;【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四個專業:資產管理,海運保險,精算師,金融科技 ;【創新及科技局】兩個專業:數據和網絡安全,創新與科技專家;【運輸與房屋局】兩個專業:造船師,機輪工程師及船舶總管;【商務及經濟發展局】一個專業:創意產業專家 ;【律政司】一個專業:仲裁律師和交易律師。一共11個專業人才類型。對于申請的人來說,記住上述部門很重要,因為說白了,你屬不屬于人才清單上的人才,其實最終不是入境處說了算(特別是在一些難于判斷的邊沿),是這些部門(或者是代表這些部門的人)說了算。這里面,會產生一些主觀判斷的積極因數,在申請的時候盡量想辦法來影響這些主觀判斷,是提高申請成功率的一個重要方法。這些辦法其實在人才清單出臺之前我們一直都在用。比如說,造船師和機輪工程師,香港的情況是,大量的印度人占據這些職位,海事處和運輸署我估計他們也不想用這些人(但不好說啊呵呵呵)但沒有辦法,所以,一個造船師拿到海事處官方(當然大多是個人)的推薦信都不是不可能的,可以想象如果有這樣的背書,那申請成功應該是水到渠成的事。同理可以推及其他。當然,再細的操作就不好展開講,歡迎私下問我。
2、申請要盡量往人才清單靠,特別是在早期。
這次人才清單政策,看上去訂得好細,比如說各種人才的細則都說了。但里面也有值得研究之處。首先,每個人才類別的要求都留出了可以特殊處理的空間,規定沒有說得太滿,也就是說,就算你沒有“硬件”特別是“硬件”不夠硬的情況下,可以用“軟件”補足,而所謂的軟件,比如工作經驗,比如沒有學位的學習歷程和人生經歷,只要你能讓他們信你,那應該都可以。 特別是在實行的早期。港府是求賢若渴啊,名單公布了如果沒有實際效果,他們會被打臉的,所以前期會稍微松點。我們也期待大量的清單人才涌入,呵呵。
3、已經遞交了的清單人才們,怎么辦?
如果你的申請材料已經遞交了,又覺得自己屬于清單人才,是否需要聯系入境處做更新?這分兩種情況。本月【輸入優秀人才與專才咨詢委員會】專家們就要開會做本年度第三次遴選了。估計卷子沒遞上去,不參加這次遴選的人,完全有必要再更新啊,這次11個類別,我看了下,大概占了申請人數的6成左右。你不更新,就好像高考兩道大題不做,好可惜。卷子已經遞上去的人,可能來不及了,但是也是可以做一些事情的,這個看你的溝通渠道而定。如果是我,基本上要做到了全部更新,盡量更新。
4、不是清單上的人才,怎么辦?
不是清單上人才的同學們,如果說這次變化沒有受任何影響是不可能的。但不用擔心,沒你想像的那么大。優才每年定額1000人,實際只能錄取3、400人,其實這次出臺人才清單的初衷,就是為了填這個數。就這樣,也許都填不滿呢。你只是沒有占到這個便宜,但是,并不吃虧。也就是說,在清單出臺之前你能夠申請上,清單出臺之后你也一定可以的。不過估計時間,會延長。簡單的說,就是被人才清單上的人加30分插隊了。這種時間上的拖延,也可以通過其他方面的包裝來緩解。所以,在接受現實的基礎上,不要失去信心。
以上四點,我只是挑大家關心的適用的頒布文件里沒有說的講,至于其他具體事宜,香港入境處網站上講得很清楚了。大家有什么不明白的,也可以評論留言問我。或者私信我。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