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地理標志名稱到底能否申請商標注冊?
何為歐盟地理標志?歐盟地理標志名稱在汽車等產品上的申請商標被駁回,能否復審成功?從業多年,第一次見到這樣的駁回文件,感覺無從下手,一頭霧水。
案情
2017年01月09日,作為國內LCV(輕型商用車)產品覆蓋最全的企業之一--鄭州日產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鄭州日產),委托河南國立知識產權代理福有限公司向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簡稱商標局)申請注冊第22556467號“納瓦拉”商標(下稱申請商標)。 指定使用在第12類“汽車”等商品上。
2017年10月22日,商標局以“‘納瓦拉’”為歐盟地理標志,作為商標使用在指定商品上,易使消費者產生誤認,不得作為商標使用。”為由,依據《商標法》第十條第一款第(7)項、第三十條的規定,駁回了鄭州日產的注冊申請。
分析
通常認為,這種以絕對理由、商標法禁止性規定駁回的商標申請,復審成功的概率很低。也詢問了北京一些行業中的前輩,得到的結論都是不容樂觀。但該商標鄭州日產已經投入使用,廣告投入很多,產品銷售狀況很好,豈能讓商標駁回成為企業發展的攔路虎?!作為鄭州日產的商標代理人,我們必須為企業負責,幫助企業解決難題。仔細分析了駁回通知,研究了歐盟地理標志的相關內容,查閱了TRIPS協定,《1234/2007號條例》,《607/2009號條例》,《110/2008號條例》,《510/2006號條例》。
我們了解到,歐盟地理標志需經過中國地理標志主管部門的認定才能在中國生效,負責中國地理標志保護立法的是國家質量技術監督檢驗總局。2017年6月2日簽訂的《備忘錄》開放了100個地理標志,開放的地理標志依然保護的是農產品。對適用范圍也有明確的分工,即《510/2006號條例》適用于農產品和食品,《1234/2007號條例》和《607/2009號條例》適用于葡萄酒,《110/2008號條例》適用于烈性酒。即歐洲共同農業政策(CAP)是其地理標志立法的政策導向,其立法總體目標是建立共同農業市場組織(CMO),通過促進特色產品發展支持農業生產多樣化,提高農民收入和控制農業人口外遷,促進農村特別是欠發達和偏遠地區經濟發展。此外,保護消費者、生產者合法利益也是地理標志立法的重要考慮因素。
原來地理標志制度被當做實現歐盟農業政策的重要工具。 歐盟對地理標志提供了絕對、客觀的保護,不僅禁止使消費者發生誤認混淆的使用行為,亦禁止不會使消費者發生誤認混淆的冒用、模仿或暗示性使用行為。在TRIPS協定中這種絕對保護僅適用于葡萄酒和烈性酒地理標志,而歐盟將之推廣適用于農產品和食品。
綜上獲悉,歐盟地理標志法律制度就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保護農產品和食品地理標志的一般制度,二是保護葡萄酒和白酒地理標志的特殊制度。
另經過根據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2017年6月3日中國與歐盟關于地理標志100+100的談判結果公示清單中,成功保護的100個歐盟地理標志產品清單中第26項是“納瓦拉”可知,初步判斷產品是葡萄。可見,盡管“納瓦拉”屬于歐盟“葡萄”上的地理標志,但是根據TRIPS協定及歐盟地理標志法律制度的相關規定,其保護范圍限于農產品和食品、葡萄酒和白酒地理標志,在中國,“納瓦拉”屬于歐盟在葡萄上的地理標志,而鄭州日產申請的“納瓦拉”是指定產品屬于車輛運輸產品,分屬于《類似商品和服務區分表》第31類和第12類。不屬于類似商品。不屬于歐盟地理標志的保護范圍。
根據我國現行商標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七)項規定:“帶有欺騙性,容易使消費者公眾對商品的質量等特點或者產地產生誤認的標志不得作為商標使用”。怎樣的標志會被認定為“帶有欺騙性”?所謂“帶有欺騙性”,是指商標權利人對于商標的描述或宣傳超出了其使用商品或服務的固有屬性,即商標與指定使用的商品或服務的特點不符,容易使公眾對于商品或服務的質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產地等特點產生錯誤的認識。判斷某一具體商標是否“帶有欺騙性”,應當從社會公眾的普遍認知水平及認知能力出發,結合指定使用的商品或服務進行界定。
司法實踐中對于商標是否有欺騙性的認定是要求商標對商品的產地、原料、制作工藝、性質、特地、功能等有密切的描述,而其描述本身是虛假的或者引導消費者的錯誤認識,最終會舞蹈消費者的消費。總之,標志是商品的代表,標志不可以對商品進行虛假的描述,也不可以顯示商品的相關屬性。商標應當具有獨創性的,并且從標志的描述是看不出商品的某種屬性,好的商標應當讓消費者記憶深刻而沒有其他商品屬性的聯系。
至此,我們已經心中有數,及時跟鄭州日產相關負責人作了現場的匯報溝通,企業采納了代理人的建議,對該商標采取救濟措施,在法定期限內提交商標駁回復審申請。
結論
2018年4月30日,我們收到關于“納瓦拉”商標的駁回復審決定書。內容為:“納瓦拉”指定使用在第12類汽車、陸地車輛用噴氣發動機等商品上,應不致使消費者將其認作歐盟地理標志,進而對所指定商品產生誤認,故對申請商標在復審商品上的注冊申請予以初步審定并公告。
2018年5月13日,該商標于予以公告。
溫馨提示
當您遇到商標歷經長達9個月時間被商標局駁回的情況時,商標并非因此就一定被判了死刑。駁回復審是對企業很有利的救濟程序,建議您委托專業的代理機構進行復審,若能夠使您的商標起死回生,將為您品牌的發展提供更好的基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