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知情人士透露,上海自由貿易區將有七家和匹配企業試點自貿區賬戶(即FTA賬戶)運行,FTA賬戶幾乎等同離岸賬戶,與境內區外的其它賬戶之間的雙向資金流動實行不同監管標準。 針對上海自貿區的配套金融改革,“一行三會”中的證監會、管理體制改革等重要內容。 上海自貿區內將探索分賬管理模式,允許試點企業設立自貿區賬戶。區內內資企業可開通FTA賬戶;區內外資企業可開通FTN賬戶;區內個人可開通FTI賬戶(下文統稱FTA賬戶)。 財新記者從接近上海市政府的人士獲悉,首批試點將采用一家銀行匹配一家企業的方式進行試運行,將有七家銀行和七家企業參與。七家銀行包括四大行、兩家上海本地銀行和另一家業務。 “這個試點的主要任務是進行壓力測試。通過幾乎不加干預的運行,測試市場的資金是怎樣的流動狀態,會產生怎樣的影響。未來是寬松還是收緊,要視測試情況決定。”上述人士表示。 一位參與央行管理辦法討論的人士則透露,FTA賬戶幾乎等同離岸賬戶,外匯資金進出不受監管。FTA賬戶和企業區內其它賬戶之間的交易也基本可以自由兌換,關鍵在于FTA賬戶和在岸賬戶的互動準則如何設立。 該人士說,這個渠道有兩個標準。根據央行管理辦法討論的相關精神,人民幣的出境應該是“綠燈模式”,允許人民幣通過FTA賬號投資到境外,不加阻攔,可以是泄洪式的;外匯進入國內則是“黃燈模式”,屬滲透式。 “但是滲透式可以滲透到什么程度,各方爭執不定,”該人士說,根據證監會的支持意見,可以滲透到證券市懲市場,但是這個力度不夠。而如果不受產業限制,開放的大一點,外匯如果像洪水猛獸般進入,誰來監管是難題。 上海一家商業銀行的人士告訴財新記者,多家銀行都已經開發了相應的監管系統,等已經和央行測試對接,但是央行認為系統并不完善,還在做相應的改進。 目前,已有十余家中外銀行獲準在上海自貿區設立分支機構,獲準籌建試驗區支行。 上述幾位人士均表示,央行的管理辦法預計在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之前出臺。 10月27日,上海市市長楊雄在第25次上海市市長國際企業家咨詢會議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自貿區的金融制度改革“會審時度勢適時逐步推出”。 相關延續解讀: 離岸賬戶是指在境外銀行開立的賬戶,客戶可以從離岸賬戶上自由調撥資金,而不受本國的外匯管制。只要銀行客戶披露了離岸帳戶的信息,并按個人收入繳納了稅收,那么持有離岸銀行賬戶就是合法的。 FTA賬戶相關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