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脫維亞將在2014年初加入歐元區,不過現下已有許多投資案正在計劃當中、稅法也逐漸修改。但批評人士認為,拉脫維亞可能成為“新版塞浦路斯”。
拉脫維亞將自2014.1.1開始使用歐元,其先前貨幣為拉特(lats)
自從歐盟財務長宣布拉脫維亞將在2014年1月1日加入歐元區以來,拉脫維亞便著手為此做準備。雖然拉脫維亞符合所有馬斯垂特條約,但部分人士仍批評控股公司所獲得的稅務優惠,將使其成為歐元區的避稅天堂,他們如此稱呼拉脫維亞:“新版塞浦路斯”。
當人們來到離首都里加(Riga)半小時車程的尤爾馬拉(Jurmala)時,無不認為這個波羅地海國家像是海中小島。到了夏季,這里會有許多俄羅斯俊男美女與富人蜂擁而至。12年前開始舉辦的(New Wave Musikfestival)不僅相當受到歡迎,亦是許多俄羅斯與前南斯拉夫歌手的萌芽處。
尤爾馬拉海灘為拉國著名景點
理圖姆銀行(Rietumu Banka)不動產部門經理歇爾巴克夫(Andrey Shcherbakov)認為,這個著名的音樂盛事提高了尤爾馬拉的知名度:“這樣的活動對不動產的銷售絕對有所幫助。”2010時拉脫維亞通過一項議案,只要外國人在當地擁有總值超過14萬歐元的不動產,他便可獲得拉脫維亞與歐盟超過五年的居留許可。自此以來,外國人的不動產投資總額已超過3.77億歐元。
歇爾巴克夫表示:“我們發現銀行來客數與新開戶數確有增加。”房地產經紀商認為,此種盛況也在塞浦路斯危機中顯現過。這樣看來,資金將從塞浦路斯撤出,往北來到波羅地海。
復制塞浦路斯路線?
2013年還施行了其他新政。元月開始個人所得稅的修訂,增加了控股公司入駐的誘因。歐洲議會綠黨議員吉戈德(Sven Giegold)認為拉脫維亞是“新避稅天堂”。2014年開始,拉籍控股公司無須對外籍公司繳交預扣所得稅和執照費,這使得外國資金更愿意在拉脫維亞設立控股公司。且營業所得稅僅15%,為歐元區國家最低水平。
塞浦路斯試圖以減計銀行存款方式自救,使其從避稅天堂變成地獄
經濟學家奧司雷(Janis Oslejs) 表示,人們想在拉脫維亞建立建立有利于外國企業發展的銀行結構,并“遵循塞浦路斯模板。”但他擔心僅靠著拉脫維亞政府,積極向俄羅斯推銷不動產的做法并不 足夠。對此他解釋道:“如果我們不快速發展重點產業、并為經濟打下良好的基礎,那我們就如同行走在一座即將倒塌的金字塔上,宛如塞浦路斯的翻版。”
東西溝通橋梁
拉脫維亞總理東布落司基(Valdis Dombrovskis)則深信,他們不會走上塞浦路斯后路。他也表示,新稅制已征詢政治家與企業意見。其中也包括增稅措施:增值稅從歐債前的18%提升到21%、強制投保的社會保險也從33%升至35%。
位于里加(Riga)的波羅的海國際銀行(Baltic International Bank)專營俄羅斯、烏克蘭與英國等外國客戶。該銀行總經理姿卡晨科(Natalya Tkachenko)認為拉脫維亞銀行時程尚寬裕,且外國人的開戶數未有顯著成長。數據說明,在2013年2月底,外國客戶在拉脫維亞銀行存款總額為3.13億歐元(約124億臺幣)。至七月則提升3%來到3.22億歐元(約127億臺幣),姿卡晨科表示這個增長幅度“相當正常”。
波羅地海國際銀行以家庭財富管理(Family Wealth Management)和尊爵生活(Exquisite Lifestyle)為主旨
但控股公司設立的成長速度則相當迅速,大部分資金來自俄羅斯、白俄羅斯和烏克蘭。她也補充道:“大家也別忘了,我們擁有東西樞紐的地理區位優勢。”
外來資金扮要角
歐洲央行(EZB)和歐洲執委會也發表了其看法。在歐洲央行最新的經濟統合報告中,他們認為有其風險:”銀行部門則須注意,其過度依賴外來存款作為再投資資金來源的狀況。”拉國總理對此否認道:若與歐元區其他國家相比,拉脫維亞的銀行規模算相當小。根據拉國金融主管機關數據,2012年該國存款有49%來自外國資金。10年前此比例超過54%、而2009年則僅38%,這顯示出拉脫維亞當時受到歐元區嚴重衰退的影響。
金融與資本監管局局長查庫里斯(Kristaps Zakulis)表示:“我們關注每筆資金的進駐:包括資金從哪來、來源是否合法。”他也解釋,對于以服務外國客戶為主的銀行,也采取較嚴格的管制措施,而此類銀行占了拉國29家中的13家。
破壞性法規?
Netzwerk Steuergerechtigkeit財金與稅務專家Markus Meinzer則擔憂“此稅法具殺傷力”。“低稅率與高稅務自由與嚴格的銀行保密制度,將難以防范洗錢行為。”他同時提及,另外重要的是,其他國家“也必須捫心自問是否有類似問題,包括德國與荷蘭在內”。他說道,“在歐盟國家尚未實施或強制執行前,推廣與其他國家稅務的整合與保護”是不正確的。
課稅正義網絡在德國與國際專注于逃稅、濫用避稅相關議題
拉國政府不應把重點放在其經濟體于歐洲的微小地位。主要問題在于,新入歐盟國的快速商貿規模擴張與低資金輸入門坎,會不會使這個小經濟體在未來釀成歐盟內部的大災難。
(編 譯:Ku、We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