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全球經濟復蘇不穩,但這似乎并未減緩私人財富累積的步伐。2013年,全球超級富豪人數增長3%,至去年底已接近20萬人,這個群體目前可支配27.8萬億美元(1美元約合6.16元人民幣)的財富。其中,中國富豪的潛在增幅令人關注。英國高檔房產經紀萊坊房地產經紀公司董事及大中華研究及咨詢部主管林浩文表示,未來十年中國超高資產凈值人士數目將增加80%至14213人。“到2023年,中國十億富豪人數預計增至322人,多于英國、俄羅斯、法國和瑞士十億富豪人數的總和。” 人數激增,財富龐大,富人群體如何構建他們的投資組合? 最近,第一太平戴維斯發布了“私人財富 全球之旅——私人資本的全球流動”報告,報告顯示,私人資本在全球跨境大宗交易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其投資額自2009年以來增長近兩倍,所占比例則上漲了四分之一,私人財富正是推動增長的主要力量。 第一太平戴維斯中國市場研究部主管簡可表示,盡管國內投資市場仍處于上升階段,但由于國內諸多調控政策的限制,且價值增長趨于飽和,因此中國投資者近年來在海外市場愈發活躍。精明的投資者正在海外房地產市場尋求機遇,為過去幾年在中國積累的財富尋找多樣化的投資渠道,確保穩定的投資收益。 追捧成熟區域房產 機構研究表明,中國資本主要的流向為歐洲和北美洲,最大的跨境投資是中國富豪對北美的房地產投資。 英國高檔房產經紀萊坊房地產經紀公司發現,中國、新加坡和俄羅斯是僅有的作為新興經濟體卻擁有較高房產投資額的幾個國家。中國富豪在海外投資時會優先考慮購買北美物業,其次為歐洲物業。“直接持有成熟區域房產猶如‘避風港’,因此最受超級富豪追捧。” 簡可亦認為,“目前,大部分的中國私人財富在海外市場的投資仍主要集中在市場成熟的英語國家,如英國、加拿大、美國和澳大利亞。而在這些市場的機遇被充分挖掘后,投資區域有望擴展到歐洲大陸和新興亞太市場。”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自2005年以來,中國對澳大利亞直接投資一直呈上升趨勢。到2012年,澳大利亞已成為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累計最大的接收國。而中國對澳直接投資的行業也正在悄然變化。過去六年,中國的大部分投資仍流向澳大利亞的礦產行業,但已開始向農業和房地產等其他行業轉移。 今年2月,國內知名房企碧桂園斥資7300萬澳元(1澳元約合5.78元人民幣)購買了位于悉尼西北部的一處開發用地,瞄準澳洲的高端住宅市場。而在此之前,中國的大型開發商早已在澳大利亞房地產市場進行了大量的投資,以滿足中國投資者對澳洲房地產的需求增長。 美、英、澳最受青睞 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國商品住宅和土地市場均出現成交持續下滑的態勢。與國內樓市量價成交連月下滑相反,海外購房熱近年來卻是高燒不退。 高力國際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跨境房地產投資總量已由2008年的約6900萬美元(1美元約合6.16元人民幣)增至逾160億美元。其中,房地產投資占超高資產凈值人士投資組合的24%。 美國、歐洲等地房產正成為企業及個人出海置業的新目標。記者了解到,動輒數十億美元的投資正催生海外“購房”市場。近期,復星國際宣布從摩根大通手中以7.25億美元買下紐約地標之一的第一大通曼哈頓廣場大樓,綠地集團投資10億美元購入美國洛杉磯中心區大都會項目,中國第一大地產企業萬科也與鐵獅門于舊金山市中心合資建設兩幢高層公寓…… 除了通過合作開發,中國房企已頻頻出手直接拿地。2012年9月,鑫苑置業宣布以5420萬美元在紐約布魯克林購地,并用以打造獨立的住宅物業;廣州富力于隨后的2013年以14億美元在馬來西亞購得6幅地塊;綠地在洛杉磯市區建造物業項目進入美國市場,并通過合資方式在布魯克林建造總建筑面積約60萬平方米的項目等。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后,倫敦和悉尼仍是首選,但投資者開始將他們的興趣范圍擴展到美國,特別是紐約、舊金山等門戶城市。”高力國際中國區調研部董事謝靖宇認為,過去五年以來,美國、英國及澳大利亞已成為最受中國跨境資本青睞的投資地點。 中國社科院歐洲研究所經濟室主任陳新認為,市場投資需求升溫、目的地國家降低門檻,以及子女教育、理財升值等個人需求,均是中國海外購房熱升溫的主因。 跨境房產投資進一步升溫 從目前來看,2014年中國跨境投資依然持續升溫。專家認為,人民幣進一步升值預期,以及持續增加的房地產收益需求,將進一步加快中國跨境投資額的增長。 在國內房地產調控從嚴并放寬海外投資的政策環境下,房地產依然將是跨境投資主力。高力國際預測,2014年中國跨境物業投資有望超過300億美元。 萊坊調查也顯示,超過40%的私人銀行和財富顧問受訪者表示他們的客戶去年增加了物業的投資比重,47%的受訪者預期有關比重在2014年會進一步增加。簡可表示,“中國私人投資者在房地產領域的投資眼光更長遠,他們普遍可以接受當前略低的投資回報。由于房地產領域的投資通常是資金安全的投資渠道,同時也是有形的資產投資,其已經展現的巨大的潛在升值優勢,讓中國投資者認為海外房地產投資比其他類型的投資更容易把控,因此未來投資海外的趨勢還會持續。” 然而,業內人士提醒,在未來幾年里,隨著中國跨境投資模式日趨多元化,個人投資者需防范風險、量力而為,在投資之前,要了解當地市場及法律規則,同時,我國的市場中介及法律保障機制也有待完善。 萊坊認為,就2014年的投資風險而言,香港和新加坡兩地的風險最需關注。“這兩個城市的房地產市場在過去12個月達到頂峰,現時豪宅價格跌幅加快,而且美國息率變化對兩地市場影響甚大。一旦美國比預期提早加息,將令這兩個處于調整期的市場重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