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10月19日訊(記者 喻向陽 實習生 李琦 通訊員 何高峰)今日,由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與招商銀行聯合主辦的中國“走出去”企業與離岸金融服務研討會在京舉行。商務部合作司吳喜林司長、國家外匯管理局資本項目管理司外債處蔡秋生處長、招商銀行丁偉行長助理、招商銀行離岸業務部林大水總經理及各有關部門負責人出席了會議,同時近100家環渤海經濟區大中型“走出去”企業參加了此次盛會。 招商銀行丁偉行長助理說:“目前,經濟全球化趨勢日益深化,產業轉移和生產要素流動明顯加快,國際經濟聯系不斷加深,和平、合作、發展正成為時代的主流。我國優質企業紛紛走向世界,融入國際資本市場。我行希望利用富有特色的離在岸聯動產品,為企業提供“跟隨式”的金融服務,幫助企業‘走出去’,進一步開創銀企‘雙贏’的嶄新局面。” 據介紹,離岸業務是銀行吸收非居民的資金并為非居民提供金融服務的銀行創新業務。1989年,經中國人民銀行和國家外匯管理局批準,招商銀行成為國內首家開辦離岸業務的銀行。針對不同企業在發展中不同的金融需求,招商銀行離岸業務依托其強大的品牌支持,整合產業資源,充分利用地處深圳點擊查看深圳及更多城市天氣預報經濟特區、毗鄰香港點擊查看香港及更多城市天氣預報國際金融中心的地理優勢,“因時而變”地積極借鑒國際金融市場的先進做法,積累了豐富的離岸業務經驗,形成了成熟的離岸業務經營管理機制。在“因勢而變”經營理念的指導下,無論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為順應我國“引進外資發展經濟”的政策,以服務“走進來”投資的港澳企業為主,還是到如今支持國內企業實施“走出去”的發展戰略,為開展跨國經營的企業設計了一系列離岸金融服務產品,招商銀行離岸業務及時滿足了不同階段、不同類型企業跨國經營過程中的金融需求。目前,招商銀行離岸業務已經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8000多名境外客戶。 “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加強,我國對外開放水平提高,但同時國內產業結構調整壓力增加,能源瓶頸制約凸顯;國內市場飽和,國外銷售渠道不暢;中國制造多為低附加值產品,科技創新需要引智。這些都增加了中國實施走出去戰略的必要性。而中國國際地位空前提高,多年對外經濟合作基礎好,人民幣升值,巨大的外匯儲備都有利于加快走出去戰略。”商務部吳喜林司長在研討會上從戰略背景、戰略意圖、戰略手段、戰略實質等角度深刻分析了走出去是我國重大經濟戰略。 “經濟的國際化迫切需要提升我國金融國際化水平,尤其需要加快我國商業銀行國際化發展的步伐。如何加快我國商業銀行國際化發展的步伐,滿足企業跨國經營的金融服務需求,進而探索我國商業銀行國際化發展的有效途徑成為了很多人關注的重要課題。”吳喜林補充說。 國家外匯管理局資本項目管理司外債處蔡秋生處長則分析了當前國家外匯儲備逐年快速增加,人民幣匯率不斷走強的情況下的國際收支形勢。介紹了當前外管局的工作重點是穩步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的可自由兌換;同時,進一步完善境外投資外匯管理,盡早出臺境外投資政策。他還指出離岸銀行業務是支持企業“走出去”的通道。它有利于中資銀行的國際化進程;有助于引導外匯資金流出,促進國際收支平衡。 有專業人士認為,無論是對于實施“走出去”發展戰略、開展跨國經營的大型企業集團的海外公司;對于為節約成本、合理避稅而將業務重心和管理人員集中在國內的境外中小型企業;對于國內外商投資企業的境外股東、國內民營企業的海外公司、亦或是在境外上市的紅籌公司,招商銀行離岸業務都將是其得力的金融合作伙伴。 招商銀行丁偉行長助理最后透露,今年總行為離岸部進行了大量投入,本月末全新的離岸會計系統即將上線。這將帶來招商銀行離岸業務經營管理上的進一步提升。 [稿源:紅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