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日,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近日表示,計劃在今年上半年向立法會提交條例草案,將離岸基金利得稅的豁免擴大至私募基金,吸引該類基金更多利用本港資產管理、投資、顧問及其他相關專業服務。
為吸引更多私募基金來港開展業務,他建議將豁免離岸基金繳付利得稅的投資范圍,擴大至包括買賣於香港沒有物業或業務的海外非上市公司,讓私募基金亦享有離 岸基金的稅務豁免安排。香港注冊的基金現時只能采取信托形式,他透露,政府正研究修改法例,引入基金業愈趨普遍的開放式投資公司形式,吸引更多傳統及對沖 基金來港。他續稱,政府正與監管機構商討有關的法律框架及監管架構,建議擬訂後,便會諮詢公眾。而證監會正與內地相關機構研究建立內地與香港基金互認安 排,這安排有助吸引外國基金來港注冊,帶動投資管理、銷售等相關專業發展。
曾俊華建議,寬減專屬自保公司離岸保險業務的利得稅,跟現在適用於再保險公司的稅務優惠看齊。他表示,把具規模的專屬自保企業結集於香港,可以帶動其他關連業務,包括再保險服務的發展,令香港的風險管理服務更趨多元化。
此外,去年財政預算案建議的寬免交易所買賣基金(即ETF)轉讓印花稅,相關條例草案將于本月4日恢復辯論。陳家強說,以上草案實施旨在進一步加強與內地 的金融合作,發揮香港作為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的角色。滬港通于去年11月啟動,不但促進雙方股票市場互相開放,也有助內地資本項目逐步開放及人民幣國際化 的進程,同時鞏固和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及離岸人民 幣業務中心的地位。香港政府會與中央有關部門商討擴展及優化互聯互通,包括研究深港通。
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個人資料:
陳家強現年五十六歲。他于二零零七年七月一日獲委任為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加入政府前,陳家強是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他于一九九三年加入科大商學院,之前曾在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任教九年。
陳家強畢業于美國Wesleyan大學,獲授經濟學學士學位,其后在芝加哥大學獲授工商管理碩士和財務學哲學博士學位。 陳家強專長研究資產定價、交易策略評估及市場效率,并曾發表不少有關文章。
陳家強曾擔任多項重要公職,包括消費者委員會主席、香港期貨交易所董事、策略發展委員會委員、扶貧委員會委員、外匯基金咨詢委員會委員、恒生指數顧問委員會委員及香港學術評審局委員。此外,他曾出任亞太金融學會主席及亞太商學院聯會主席。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昨日在施政報告中宣布,香港將取消遺產稅和豁免離岸基金繳交利得稅,以吸引投資者和離岸基金,鞏固香港離岸金融中心地位。
“香港是亞太地區的重要國際金融中心,我們會繼續采取措施鞏固這個關乎香港興衰的地位。”曾蔭權說,在嚴格執行《新巴塞爾資本協定》使香港銀行 業符合國際最高標準外,還將采取措施推動債券市場及基金業務的發展,而取消遺產稅則成為其中最重要的舉措之一。這一建議此前已經由香港財政司司長唐英年在財政預算案中提出。
據悉,遺產稅在1915年引進香港,在香港實施了90年,一直是香港政府方面的一個穩定稅收來源。取消遺產稅將使特區政府每年減少15億港元的 收入。但稅務專家認為,通過取消遺產稅和基金利得稅將帶來更多投資,由此衍生出的其他稅收將可以抵消特區政府損失,同時增加就業。
“即使征收遺產稅,富人也會有很多措施避稅。”隆安律師事務所律師靳長華告訴《每日經濟新聞》,通過信托等方式,富人可以不用交納遺產稅就將財 產交給下一代,并且在遺產稅征收過程中,存在諸多豁免條款,使得遺產稅實際征收額大打折扣。而國際通常的經驗表明,取消遺產稅將對高稅率地區的投資形成吸 引作用。很多離岸金融中心都通過優惠稅率吸引投資。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該項提案由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起草,建議免除非香港居民以離岸基金投資香港股市所得收入的稅收。
近日公布的提案與先前幾份提案的最大區別在于,它不要求券商和投資顧問保留證明離岸基金持有者身份的資料。此前曾有業內人士反映,保留證明身份的資料在操作上很有難度。
上月,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馬時亨曾表示,希望能在本屆立法會任期內推出這一免稅立法。本屆立法會任期在今年7月結束。
事實上,香港特區政府在2003至2004年度的財政預算案中就提出了此項免稅計劃,并在去年1月發布了相關的咨詢文件。香港特區政府隨后向各利益方征詢意見,并在匯總后給出了近日的修訂版,再次向各界征求意見。
據普華永道提供的統計,離岸基金在投資香港股市和債券后需繳納17.5%的稅收。香港政府于2000年中推出了這項稅收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