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剔除8個稅務管轄區避稅天堂黑名單
近日,歐盟《官方公報》刊登最新的“避稅天堂黑名單”。去年12月,歐盟28個成員國的財政部長已就不合作稅務管轄區名單(即歐盟首份避稅天堂黑名單)達成協議。
歐盟28國的財政部長以未能達到良好稅務管治標準為由,總共把17個管轄區列入黑名單,包括韓國及澳門。此外,歐盟也有“灰名單”或“觀察名單”,名單內的管轄區與歐盟聯絡后,承諾會處理稅制缺點并符合剔出黑名單的所需條件。最新名單可在歐洲委員會的網站查閱。
歐盟希望,這些名單可以鼓勵“全球各地達致良好的稅務管治水平,盡力防止詐騙及逃稅行為”。不過,外界反應并不正面。許多發展中國家及非政府組織批評名單制度有欠公允,認為歐盟多個管轄區都未能達到有關的良好稅務管治標準,而名單更特別把歐盟成員國及其附屬地區排除在外。
經過多次談判后,8個管轄區已被剔出黑名單,轉為列入灰名單。這些管轄區包括巴巴多斯、格林納達、韓國、澳門、蒙古、巴拿馬、突尼斯及阿聯酋。歐盟根據管轄區作出的承諾,作為編列灰名單的標準。例如,除了阿聯酋及蒙古之外,上述管轄區與其他24個納入灰名單的管轄區(包括香港)已承諾,在2018年底前「修改或廢除損害性稅務措施」。其他承諾包括簽訂多邊主管機構協定及經合組織(OECD)的《稅務事宜行政互助多邊公約》,以提升財務透明度。
最近,世界經濟論壇在瑞士達沃斯舉行。歐盟經濟事務專員莫斯科維奇(Pierre Moscovici)在論壇上批評,黑名單管轄區所作的承諾缺乏透明度。他指出名單制度的可靠性視乎3項重要元素,即透明度、制裁及嚴格審核程序。特別值得關注的是黑名單管轄區為除名而作出的承諾內容。歐盟成員國負責與黑名單管轄區就上述承諾進行談判,雙方通常會訂立保密協定。莫斯科維奇指出,公眾大力支持提升國際稅務協定的透明度,并要求歐盟成員國起帶頭作用。
歐盟28國的財政部長以未能達到良好稅務管治標準為由,總共把17個管轄區列入黑名單,包括韓國及澳門。此外,歐盟也有“灰名單”或“觀察名單”,名單內的管轄區與歐盟聯絡后,承諾會處理稅制缺點并符合剔出黑名單的所需條件。最新名單可在歐洲委員會的網站查閱。
歐盟希望,這些名單可以鼓勵“全球各地達致良好的稅務管治水平,盡力防止詐騙及逃稅行為”。不過,外界反應并不正面。許多發展中國家及非政府組織批評名單制度有欠公允,認為歐盟多個管轄區都未能達到有關的良好稅務管治標準,而名單更特別把歐盟成員國及其附屬地區排除在外。
經過多次談判后,8個管轄區已被剔出黑名單,轉為列入灰名單。這些管轄區包括巴巴多斯、格林納達、韓國、澳門、蒙古、巴拿馬、突尼斯及阿聯酋。歐盟根據管轄區作出的承諾,作為編列灰名單的標準。例如,除了阿聯酋及蒙古之外,上述管轄區與其他24個納入灰名單的管轄區(包括香港)已承諾,在2018年底前「修改或廢除損害性稅務措施」。其他承諾包括簽訂多邊主管機構協定及經合組織(OECD)的《稅務事宜行政互助多邊公約》,以提升財務透明度。
最近,世界經濟論壇在瑞士達沃斯舉行。歐盟經濟事務專員莫斯科維奇(Pierre Moscovici)在論壇上批評,黑名單管轄區所作的承諾缺乏透明度。他指出名單制度的可靠性視乎3項重要元素,即透明度、制裁及嚴格審核程序。特別值得關注的是黑名單管轄區為除名而作出的承諾內容。歐盟成員國負責與黑名單管轄區就上述承諾進行談判,雙方通常會訂立保密協定。莫斯科維奇指出,公眾大力支持提升國際稅務協定的透明度,并要求歐盟成員國起帶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