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當前 為什么中國企業還是熱衷美國上市?

0
除了LP之外,一些創始人顯然也有著赴美IPO的動機。中國富豪擁有巨額的離岸信托美元賬戶并不是秘密,在美國上市,一旦減持股份便拿到美元,立刻實現了對發鈔國貨幣資產的持有。如果在中國香港上市也不錯,在香港的聯系匯率制度之下,港元本質上即是美元(按照固定匯率折算)。
無論如何,這都是一場頂級富豪的游戲。但這絕對不是仇富,金融家和創業者依靠智慧實現財富自由,將資產配置于全球金融市場,這是他們應得的。只是說,如果“一羊多吃”,在海外上市,退出拿到美元,設立個人超級離岸信托之后,再回來收割A股股民,又賺取一把人民幣,就不大好了。前幾年,中概股出現了退市潮。一家傳媒領域的公司在美股退市之前,市值約為26億美元,按當時的匯率折合人民幣約170億元,但回歸A股之后,最高炒到了2700億元,之后跌到700億元的水平,只剩零頭。其中,有多少是股民的損失?
按照中概股回歸的“平均水平”,回歸之初的股價基本上都會被不斷炒高,10多個漲停板也不是什么新聞。之后,股價迅速回歸“正?!?。但是,即使是回歸“正?!敝?,估值依然比在美國的估值要高很多倍。比如,以上這家傳媒公司即使跌到700億元,依然是在美股估值的4倍,投資人和企業家依然是超級贏家。
這些跨國富豪深諳中國資本市場的某些特性,更善于利用這些特性,跨國資本套利的手法越來越滴水不漏。現在,中概股又可能迎來回歸大潮,其中必然魚龍混雜。高質量的中概股回歸,對資本市場是好事,它可以提升股民投資標的的質量,對爛公司形成擠出效應,助力A股早日實現“改革牛”,不亦快哉。
無論如何,這都是一場頂級富豪的游戲。但這絕對不是仇富,金融家和創業者依靠智慧實現財富自由,將資產配置于全球金融市場,這是他們應得的。只是說,如果“一羊多吃”,在海外上市,退出拿到美元,設立個人超級離岸信托之后,再回來收割A股股民,又賺取一把人民幣,就不大好了。前幾年,中概股出現了退市潮。一家傳媒領域的公司在美股退市之前,市值約為26億美元,按當時的匯率折合人民幣約170億元,但回歸A股之后,最高炒到了2700億元,之后跌到700億元的水平,只剩零頭。其中,有多少是股民的損失?
按照中概股回歸的“平均水平”,回歸之初的股價基本上都會被不斷炒高,10多個漲停板也不是什么新聞。之后,股價迅速回歸“正?!?。但是,即使是回歸“正?!敝?,估值依然比在美國的估值要高很多倍。比如,以上這家傳媒公司即使跌到700億元,依然是在美股估值的4倍,投資人和企業家依然是超級贏家。
這些跨國富豪深諳中國資本市場的某些特性,更善于利用這些特性,跨國資本套利的手法越來越滴水不漏。現在,中概股又可能迎來回歸大潮,其中必然魚龍混雜。高質量的中概股回歸,對資本市場是好事,它可以提升股民投資標的的質量,對爛公司形成擠出效應,助力A股早日實現“改革牛”,不亦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