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凈值人群一直是近年來銀行、信托等金融機構關注的焦點。日前,記者了解到,為高凈值人群應運而生的家庭信托雖然在國內才剛剛起步,但由于在傳承財產、合理避稅、保護隱私等方面具有獨特的功能與作用,未來發展空間被一些金融機構看好。 家庭信托服務的高凈值人群主要以民營企業家為主。深圳的民營企業眾多,不少企業老板是高凈值人群甚至是超高凈值人群。但業內人士表示,相較于北上廣等傳統大城市,深圳的民營企業家年齡普遍偏年輕,大多在四十到五十歲之間,還沒有傳承家族財產的迫切需求。再過十來年,深圳這個市場才會爆發出對家庭信托的強勁需求。 1/2超高凈值人群開始考慮“財富傳承” 案例一:楊先生為民營企業老板,家庭幸福美滿,夫妻年紀已快60歲,正在考慮未來小孩到美國讀書及自己的養老問題。目前有小孩3個,2個兒子已成年,小女兒僅8歲,因境內資產較多,有自住、商用物業、股權及金融資產。除了在美置產及生活花費外,希望未來子女能回國工作,故考慮在境內設立幾個不同目的的家族信托。受益人大兒子、二兒子和小女兒各有一定比例的定期與最終分配,信托期限設定50年,達到財富傳承目的。 上述案例提到了一個國內還比較新鮮的名詞“家庭信托”。家庭信托在香港市場及國外十分常見,但內地人對此還比較陌生。 所謂家庭信托,指的是一種以資產為核心、以信用為基礎、以信托為方式的財產管理制度。法律上,信托把財產權分為名義上的財產產權與實質的財產權,委托人設立并交付信托資產,受托人擁有名義的財產權,有管理、執行、運用及分配信托資產的權利,卻沒有實質所有權及受益權,而受益人享有信托的實質財產受益權。 家庭信托在傳承財產、保護隱私、合理避稅等方面具有獨特的功能與作用,家庭信托設立目的就是實現資產風險隔離、保值增值、為子女的教育、生活、醫療、成家以及創業提供保障。 招商銀行與貝恩咨詢公司此前聯合發布了《2013中國私人財富報告》,該調查報告稱,“財富保障”已成為中國高凈值人士財富管理的首要目標,而“財富傳承”需求進一步顯現,有約三分之一的高凈值人士、約二分之一的超高凈值人士開始考慮財富傳承,部分高凈值人士已開始進行財富傳承的安排,希望借助的工具和服務包括家族信托、稅務籌劃、法律咨詢、保險規劃等。 招商銀行私人銀行副總經理楊誠信告訴記者,隨著業務的深化發展以及對本土高凈值人士及其家庭需求的深入洞悉,該行今年推出了細分領域的“財富傳承家庭工作室”,且在“家族信托”業務上實現了國內私人銀行第一單的突破。他認為,家庭信托將成為未來超高凈值人群實現財富規劃和財富傳承的重要手段,雖然現在在國內才剛剛起步,但未來發展空間值得想象。 “合理避稅”對企業和家庭影響重大 案例二:陳先生,擬以家族資產出資三億元,成立專業投資公司,投資境內外房地產、酒店等行業,投資對象、投資所在國家以及投資方式,均可能產生復雜的境內外稅務影響。金融機構通過為其家族跨境投資搭建最合理的投資、融資架構,運用信托、離岸公司等工具進行稅務籌劃,能幫助其跨境投資增加投資收益率,減少融資成本。 除了財富傳承,家庭信托提供的“合理避稅”也是高凈值人群關注的重心。 在中國,隨著法律法規和稅務制度的不斷完善,稅收因素也對企業和家庭產生了重要影響,無論是境內或境外,稅收影響投資收益率,也影響融資成本;稅收影響財富的安全,也影響財富的傳承。 招行零售金融總部常務副總裁劉建軍認為,由于境內、境外稅務環境錯綜復雜,積累起豐厚財富的企業家卻并不熟悉,也不擅長。因此,在為高端客戶進行財富保障和傳承的規劃設計中,專業的稅務籌劃與法律規劃就顯得尤其重要?!昂侠肀芏愂侵笜嫿ㄒ粋€立體的稅務籌劃系統,為高凈值人群理清所有稅務和法律風險,從境內、境外的稅收,到家庭、個人的稅收,都能助其獲得在稅收方面的法律支持。” 記者了解到,為了達到“合理避稅”的目的,一些機構會主動聯合全球知名會計師事務所,為高端客戶的家庭和企業提供綜合金融服務,在稅法規定的范圍及符合立法精神的前提下,為其提供專屬的稅務咨詢與籌劃服務。通過對客戶家庭和企業的經營、投資、理財活動的綜合規劃,幫助客戶獲得合理合法的節稅收益。在此基礎上,為了滿足客戶家庭及家庭成員多元化的綜合服務需求,也為客戶提供法律咨詢,以應對婚姻財產及子女傳承的需求。 家庭信托面臨動力不足、信任缺乏等問題 記者了解到,家庭信托雖然被一些金融機構看好,但面臨諸多發展瓶頸。 第三方獨立理財機構諾亞財富的一位負責人表示:“目前國內市場家庭信托還基本上是空白,這一方面受到傳統理財觀念的影響,國內很少有人愿意將家庭的資產完全交給機構來打理,缺乏對機構的信任度;另一方面,目前信托公司傳統業務的盈利空間很大,開展財產類信托等業務的積極性并不高。” 瓶頸首先來源于信任度的缺乏。信托的根本就是信任,而信任的前提是“充分了解”。但由于家庭信托在我國才剛開始,不少高凈值人群并不了解家庭信托。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曾有一位高凈值人士當面問他:“家庭信托的收益率是多少?”這位業內人士認為,“這位先生把家庭信托當成了一種理財產品,對家庭信托連了解都談不上,更不要說信任了。” 另一個瓶頸則是國內信托在家庭財產類信托上的動力不足。劉建軍向記者表示,目前國內信托熱衷于做融資類項目,但這主要是國內的信托“走偏了的緣故”。他認為,家庭財產信托這樣的財富管理業務才是未來信托業長遠發展的方向。 還有業內人士分析,由于國內信托發展時間短,按照我國現行法律體系,成立家庭信托并不受法律與制度上的限制,但同時也缺少配套的制度安排,這些都成為制約家庭信托業在我國發展的因素。 一位業內人士在當天的新聞發布會上質疑,“國內的銀行少有百年老店,不少銀行才成立20來年。而家庭信托的信托期限設定動輒就是50年。試問,富豪家庭怎么相信你這個機構能一直正常運營下去,他能把巨額財富放心交給你去搭理?” 不管是專業性還是信任度,國內的家庭信托,方方面面都任重而道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