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市外經貿局的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廣州今年的開放型經濟發展情況可用一句話概括:憂中有喜,喜中有亮點。 首先,受錯綜復雜的國際經濟環境影響,進出口表現低迷。1-9月,全市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為866.2億美元,同比微跌0.8%。其中,出口450.1億美元,增長4.3%;進口416.1億美元,下降5.8%。 其次,利用外資保持平穩增長。前9個月吸收合同外資47.4億美元,增長5.9%;實際使用外資40.3億美元,增長4.5%。 且,境外投資、服務貿易高速增長。前三季度,新增境外總投資額14.2億美元,同比增長1.5倍;其中中方投資額13.3億美元,增長1.4倍。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423.20億美元,同比增長46.53%。服務外包全口徑合同額50.65億美元,同比增長27.36%。其中離岸外包執行額19.72億美元,同比增長29.78%,占廣東省近六成。 該負責人表示,目前,廣州開放型經濟正處于外部經濟形勢深刻變化和內部發展方式轉變的關鍵時刻,各種挑戰和機遇相互交織,面臨的形勢更趨復雜。 從國內外大環境看,國際經濟復蘇充滿曲折,各國之間的經貿合作、經貿爭端交替出現,世界產業格局深刻變化,各種有利和不利因素不斷累積。國內經濟保持增長的動力長期存在,但企業經營成本也不斷增加;全國各地競相開放,城市間競爭異常激烈。特別是今年國家批復成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必將引發新一輪的改革開放熱潮,各地競爭將更趨白熱化。 從廣州自身情況看,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發展,開放型經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在推動全市產業轉型升級、貢獻稅收、解決就業、引進先進理念、技術等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但同時也存在有些領域開放力度還不夠大、政策創新相對弱化、對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不夠、投資環境需要進一步改善等問題。 “今年以來廣州外貿發展低迷,表明開放型經濟抵御風險能力有待增強,在實現增長與轉型的問題上仍任重道遠。”該局方面稱。(王媛 羅政 李國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