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香港金融發展局日前發布了6份研究報告,其中就包括了《就有關私募基金的稅務寬免和反避稅措施建議概要》(下稱《概要》)。 對此,香港私募基金財務人員協會昨日表示,對香港金融發展局就加強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公布的研究報告表示歡迎。 《概要》稱,2006年特區政府就引入了關于離岸基金的稅收豁免條例,但僅僅限于部分特定的交易,且這并不包括對非上市公司投資的交易,如果PE基金要申請在香港投資稅收的豁免,需要多種程序,這使得香港對PE基金吸引力優勢有限。 香港私募基金財務人員協會主席何志成表示,私募基金同業十分認同香港金融發展局建議對私募基金給予稅務豁免,這是發展香港成為地區基金樞紐重要的一步,也是幾年前當局定下的政策目標。實際上,自從財政司司長于今年2月財政預算案內提出該政策后,查詢稅務豁免推行進度的基金經理在過去六個月內不斷增加;希望未來稅務豁免將會覆蓋香港設立的特殊目標公司(SPV),只要這些公司不擁有大量的投資物業。 該協會表示,香港私募基金行業對給予稅務豁免的安全港規則感到欣慰,認為這是推動香港私募基金行業發展關鍵的一步,并為眾多于香港運作的私募基金就稅務問題帶來更清晰的理解。協會建議,未來要使得私募基金行業與對沖基金行業獲得稅務豁免一致,期望可以吸引更多國內和國際基金經理在香港設立據點。 香港一位知名學者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稱,現在香港、新加坡、上海、深圳等城市都有計劃爭取成為PE的中心,主要投資亞太市場,這也是金融中心之間競爭的一個關鍵環節;上海自由貿易區成立后,預計將會有大量投資海外市場的PE進駐,這樣的話就會跟香港、新加坡等城市展開直接競爭,而深圳本身也是國內的PE聚集地,未來前海區域的各種政策也會進一步鞏固深圳的地位,并為國內資金投資海外帶來便利,香港本身在稅收貿易上的優勢已經難以持續下去,現在如果能夠作出進一步減免,是要盡快爭取先機,吸引更多國際資金進駐。 香港私募基金財務人員協會副主席、中國-東盟投資合作基金投資組合管理及風險管理主管葉家強表示,香港一直以來努力發展私募基金行業,而該稅務豁免政策推出的時機正好,因為鄰近的新加坡、深圳以及上海正在加快推行稅務優惠以吸引基金經理和服務提供者轉移其運作到這些城市。 何志成認為,稅務豁免在促進更多國內和國際基金經理在香港設立公司的同時,也為基金管理行業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并為專業服務提供者,包括律師、基金會計師、稅務顧問及托管人帶來不斷增加的業務需求。協會將繼續加強與行業機構和服務提供者合作,為行業內的專業人士及有意于該行業發展的年輕人提供教育和培訓機會。 作者:李雋 相關信息: |